【摘 要】
:
一排台阶成功站在另一排台阶的肩膀上 梦寐以求地离开了土地 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不远处,搅拌机在烈日的怂恿下 企圖将一纵蝉声搅混 台阶伸展 一些课本搀扶着不合时宜的老师 在这个烈日高悬的正午走失 台阶很高,比人间烟火还高 台子下面,人们蝼蚁一样忙于安宁 风会越来越大 正在攀登的人唱起了破碎的曲子 闪电举着锃亮的斧子 坠落的每一颗星子 都是今晚微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排台阶成功站在另一排台阶的肩膀上
梦寐以求地离开了土地
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不远处,搅拌机在烈日的怂恿下
企圖将一纵蝉声搅混
台阶伸展
一些课本搀扶着不合时宜的老师
在这个烈日高悬的正午走失
台阶很高,比人间烟火还高
台子下面,人们蝼蚁一样忙于安宁
风会越来越大
正在攀登的人唱起了破碎的曲子
闪电举着锃亮的斧子
坠落的每一颗星子
都是今晚微不足道的过客
池塘里不会荡起涟漪
我只听到蚁群的欢笑声
假如芥菜会唱歌
芥菜是在秋天到达我胸口的
它穿过了五个朝代以上
躲过戈戟刀剑和炮火
来到胸口,只是想告诉我
那些祖先的尸骨养活了土地
生长不仅和阳光雨露相关
要用绿色去鼓励一条蚯蚓
要好好活着
只有活着,才能找到
一朵白云对应下的水源
疼痛与药物
药物,以怎样的方式
进入我的身体
四处游走,翻箱倒柜
随意地翻阅我的肺
可以进入心脏的密室
甚至可以偷拍我此刻的想法
疼痛反对药物,药物却是疼痛的兄弟
多少年来,它们坐在我的胃口
建立基地,举杯畅饮,划拳行令
没有谁可以盘查抑或指责它们
谁也不能像那枚圆形的药丸
决然地抛弃圆形的瓶子
我找不到可以离开身体私奔的理由
我的躯体注定成了一所
四面漏风的房子
真正的天黑,不会在疼痛之前结束
但一定在药物之后到来
五谷杂粮养活了一些药物
更多的人却用毕生的心血
去养活一些疼痛
其他文献
教育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效作用。新课程改革引导教师教学由“牵着学生走”的课堂模式向注重学生学习情绪和意志激发的转变,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即利用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亲切”、“激发”、“诱导”等“非教学因素”,调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兴趣”、“注意”等“非智力因素”。以下是笔者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探索与尝试,以期达到触及学生的
千百年来,韩愈《师说》中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直被尊奉为教师角色与基本职责的经典解读,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国的学校教育。这种解读,有其历史的积极意义,也有其时代的发展局限。随着新世纪课程改革的推进,随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深入新课改,对于教学角色及其职责、行为、作用亦有新的认识。现在教师是向导、参谋、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咨询员。教师在教学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教学中注重创新教育,对
新的课程改革全面推行以来,提倡传统文学的回归已经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道德情操的对接已成为思想情感价值观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在中考语文命题上,就是古诗的阅读理解的阅读和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明显增强,仔细分析其考查要求,实际上可归纳为语言、形象、思想、技巧四个方面,不求面面俱到,能表现出个性化理解就为最佳,但这个性化的理解是以顺延作者情感脉络为主线,而不能随意下结论。 一、明确类别,体味思想
再读《论语》,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体会千年前先圣对传道解惑的良苦用心,去品味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去反思今人今事、自省己言己行,感慨已不是用“良深”一词来形容得了了。 之一:治学——乐在其中矣 我总觉得“学”是修身养性的第一步,“性相近,习相远”,生而本善的人,会因学与不学而产生日后根本性的差异。所以就从“学”开始说我对《论语》的浅薄见解了。 学习最重要的便是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我做为一名老师,一名班主任,一名普通的教育者,深知教育学生的责任重大。在全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如何把握时代的脉搏,如何教育我们的学生成为文明,健康的祖国栋梁之才呢?做了几年班主任,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德育的重要性 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德育为首。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他教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学生的
尽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速度。”但在当前,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被普遍推广使用,汉字书写受到严重冲击,广大中小学师生汉字书写水平每况愈下。教师的黑板字、作业批改字,学生的作业和试卷都是字迹潦草、形态不恭,甚至难以辨认,语文教学出现了中学生书法能力的危机,严重影响了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当代中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尤为重要。 一.作文教学中汉字书写的现状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特点是高度凝练、短小精悍,富有形象性和自由、大胆的想象,撷取生活中最强、最深邃的片段,用尽可能短小的篇幅,最少、最精确、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虽字数并不多,但往往蕴含深广。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教学中指出:“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
最近,看了著名作家冉云飞的一篇文章《教师与读书》,他在结尾说道:“不少人做教师而不读书,在中国已是公开的秘密。”“当一个国家的教师不爱读书,已不是新闻的时候,我只有仿用一句联想的广告语:教师不爱读书,学生将会怎样?国家将会如何?”这决非作惊人之语,教师不读书,不是公开的秘密,而是既在的事实! 据一调查研究分析表明:中小学语文教师读课外书极少,其现状很不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当代优秀
徐宏寿,男,1968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姜江苏省堰市第四中学副校长,泰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泰州市语言学会会员,江苏省中语会会员,江苏省新教育研究会会员。多次受聘参加泰州市中考语文命题,曾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现代语文》《语文报》《作文教学研究》《泰州教育》等报刊发表文章数十篇,二十多篇文章在国家级和省级教育学会、省市教研室组织的论文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