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施与评价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ead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以其提高理论水平及实践操作能力。

方法

对2012年起新毕业护士86名进行岗前培训、医院护理技能操作培训、医院集中理论培训、科室每月理论和操作培训,使用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书写工作学习笔记等,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规范化培训,设为实验组;对2012年以前新毕业护士72名采用传统的培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设为对照组。

结果

新毕业护士经规范化培训后阶段性考核合格率明显提高;实验组新毕业护士在理论知识、护理技术操作、健康教育、应急能力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的制定与实施,对新毕业护士尽快成为合格的临床护士有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探讨经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88例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祛痰、能量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加低浓度氧疗,治疗
期刊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模式对急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的影响。方法将60名急危重症专科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29名和对照组31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实验组采用半结构式谈话收集培训需求和行为分阶段转变模式干预,并进行培训效果比较。结果实验组急救理论、急救技能、综合技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个临床科室医师、护士、护士长、患者对实验组护士培训后的满意率为93.6%;实验组护士对行为分阶段培训的评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主要目标,也是中央在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为此,党的各级组织要为实现社会和谐不懈余力地奋斗.企业和谐
期刊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胸外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本科实习的大专护生6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基于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实习时间为6周。在实习前后分别进行理论考核、护理操作考核和临床思维能力评定。结果实习结束后,试验组护生理论考核、护理操作考核成绩及临床思维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临床实习教学模式改革。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3年3月进入本科室实习的240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120名,实验组1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床边情境模式结合启发诱导式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学生实习兴趣、积极性、工作能力均优于对照组,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为护生单独胜任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促进了老师带教水平的提高,效果显著。结论床边情境模式综合启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