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教学的体会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long_lium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优化数学教学,是数学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创造最佳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 数学教学;优化;能力;兴趣培养
  下面谈谈我在优化数学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学习主动性及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训练基本技能等方面.
  一、怎样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在学习“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时,我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实例,如 “人与指纹”、“戏院看戏时,票的座号与戏院的坐椅号”等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学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时,我引导学生分析“木工师傅先用钉子钉下做为一个点、然后手拉紧墨绳子,定出墨线,钉子及拉紧的手就是两个点,它确定一条直线”,通过这一具体事例,由生活事例引入数学知识,学生就会感到亲切实际,激发他们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三角形的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我用太阳从海平面冉冉升起,演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通过动手操作的直观教学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动手能力
  加强学生实操的教学,在学生已经掌握基础和技能基础上,辅以操作性的动手活动,如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拼剪证明,把符合某些条件的两个三角形重叠证明三角形全等,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图形重合得出轴对称图形等. 这样可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从传统的教学过渡引导学生动手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角平分线的定理“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时,我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先让学生动手折做角的平分线,再让学生在角的平分线上任取一点做到角的两边距离的两条线段,学生量得这两段线段相等,然后再通过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AAS),从而得到定理. 逆定理反之也然.
  三、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的创新能力不存在于形成的认识成果中,而活跃在形成结论成果的探索过程中,只有认知发展的积极性,才能释放创造潜能、驱动主体去发现真理. 因此首先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你能不过河测量出河宽吗?”根据题中条件,可以从不同的方法进行求解,但都可以从三角形全等入手得到河宽.
  (1)在平面取点O,连接AO并延长AO至C,使得AO = OC,连接BO,并延长BO至D,使得BO = OD,连接CD. 因为 AO = OC,BO = OD、及∠AOB = ∠COD.
  所以△AOB ≌ △COD(SAS),所以AB = CD,故量CD的长就是河宽AB的长.
  (2)过点A做AC⊥AB,在AC上取点O使得AO = OC,过C作DC⊥AC,连接BO并延长BO交CD于D点.
  故∠A = ∠C = 90 度,∠AOB = ∠COD,AO = OC.
  所以△AOB ≌ △COD(ASA),所以AB = CD,故量CD的长就是河宽AB的长.
  上面利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来解决不过河测量出河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在讲解“直角三角形”知识时,提问题:“你能在地面上测量出塔的高度吗?”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能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其次注意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如银行利息计算问题、制定投资方案等,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怎样重视数学活动,训练基本技能
  课堂练习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加强练习,充分发挥数学练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编排一些质量较高的练习题,配合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优化,当我们的数学课堂能做到优化课堂教学,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高,那么我们的教学离优化就不远了.
其他文献
设计5个不同NaCl浓度梯度(清水ck、1‰、2‰、3‰、4‰)试验,研究不同NaCl浓度梯度下降香黄檀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差异。结果发现,随着NaCl胁迫程度的增强,降香黄檀种子萌发
当刚刚拿到新教材后,就觉得新教材有新鲜感,新教材与我们一直用的教材有所不同,感觉在很多方面都做了改进,例如,更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更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不同的学生学习,使每名学生都能有进步,但实际怎样操作,怎样把握新教材心里却没底,经过一年半的新教材的教学工作,我想将我的一点看法总结如下。
我们在课堂中经常会见到这样一种现象:面对教师的提问,当一名学生不会回答时,教师会说:“你再坐下想想”;当一名学生回答不全时,教师会说:“谁来帮帮他”;当学生回答的答案不在老师的课前预设中或者一下不知道对还是错时,教师会说:“他的想法对不对呢?有没有道理呢?有兴趣的学生下课去研究研究”;当学生回答“答非所问”时,教师会提醒:“再想想。老师是提的什么问题?”等等,我不知道我们的教师注意到没有:这些学生
研究了山豆根种子在室温下和5℃冰箱里分别贮藏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时间和持续发芽时间。结果表明:贮藏对山豆根种子的始发芽时间和发
数学课堂教学倡导“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按“标准”的理念来说,就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弹性原则,不必对每名学生强求一律,应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差异的存在,允许同一问题的不同程度的理解,不同层面、不同方法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一、“数学课堂”——情感的课堂  
以山东半岛黑松沿海防护林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和母树年龄对黑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程度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呈波浪形降低,而
【摘要】 素质教育的数学课堂教学就是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故事式的问题情境,游戏式的问题情境,生活式的问题情境,启发式的问题情境,陷阱式的问题情境,巧妙的问题情境可以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生色,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  【关键词】 素质教育;问题情境;故事;游戏;生活;启发;陷阱  素质教育的数学课堂教学就是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创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