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在大學这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其人生观价值观受到消费行为的直接影响,因此,我们要时刻对他们的消费观进行关注。本文首先剖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找出其形成的原因,最后就如何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养成合理消费观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 大学生 消费行为
近年来,为响应教育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规划,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总数量逐步增加,作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要在学习期间形成良好的习惯、养成高尚的品德尤为重要。而大学生良好的消费行为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关注高职院校大学生消费情况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1.消费结构不合理、缺乏理性。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消费可以概括为四个大的方面,日常必需的生活消费、学习性消费、娱乐性消费和社交性消费。但以现有的各项调查发现,当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其中,学习性消费所占比例较低,而娱乐性和社交性消费所占比例较高。很多女大学生压缩自己必需的生活消费,将省下来的钱用于追求当下时髦的穿戴,甚至会购买一些奢侈品,而很多男大学生会在各种网络游戏以及恋爱交友方面加大自己的消费,并且很多大学生消费没有计划性,不注意节制和平衡自己的开销,成为“月光族”,这些行为长期下来必然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养成不良的消费习惯。
2.消费存在从众心理。大学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一个过渡时期,他们的消费行为既会受到身边同学的影响,也会被社会上的一些消费行为所影响,他们会不经意间与大多数人采取相同的行为,其消费行为较为被动,“跟风”他人。如不考虑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追求新款电子产品、潮流服饰以及购买网络游戏装备,他们不想在大学这个“小社会”中与他人格格不入,殊不知在这过程里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影响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3.消费存在攀比和炫耀心理。在高职院校的校园中,一些大学生虚荣心较强,盲目追求高消费以显示其优越的家庭地位。部分涉世未深的学生,还会受到网络上一些炫富、拜金等不良言论的影响,从而导致自己的心态变得越发浮躁起来,在其自身消费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盲目崇拜甚至刻意效仿那种有钱人的光鲜生活。为了维持这样一种超出其自身经济能力所能承担得起的消费行为,他们往往不经意间掉入一些资质不好的校园贷平台所设的陷阱之中,有些女生甚至通过“裸条”进行贷款,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消费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因素。高职院校大学生消费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经济等的影响。对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大学生来说,虽然看似生活在学校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但是随着近些年来随着网购的大力发展,他们可以足不出户买遍全球,同时学校周边的商业气息也越来越浓郁。很多商家把他们的目光锁定在大学生这个消费群体上,通过各种手段激发他们的消费欲望,诱惑大学生进行冲动消费,大学生们往往是买的时候激动,买回来后无用,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2.学校因素。高校对大学生正确消费行为的引导以及健康消费观念的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当下很多高职院校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只注重将文化知识传授于学生,而忽视了对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现状的了解。学校的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和后勤处工作人员疏于对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进行管理。同时,校园的环境与文化均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3.家庭因素。每一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父母的消费行为对孩子的消费理念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大部分家长都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宁可苦自己,也不苦孩子”,致使他们的子女没有吃过多少苦,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家长们殊不知,这种不良的消费理念潜移默化的对孩子造成影响,今后极有可能出现消费浪费的现象。其实,家长们如果能够身体力行,给予孩子正确消费观的指导,无论今后遇到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子女们都能进行合理的消费。
三、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养成合理消费观的建议
1.发挥社会的正确引导作用。国家监管部门要担负起净化市场消费环境的社会责任,对商家为了学生消费,想法设法钻法律的空子形成的管理漏洞、打擦边球的销售行为进行严格的管理,对违法违规的行为坚决取缔,以营造有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社会各界要携手一起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开展反奢侈反浪费相关系列主题活动,以达到遏制社会上的一些攀比消费、炫耀消费、盲目消费等错误的消费行为,同时大力倡导理性消费,积极响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
2.建设良好的校园消费文化氛围。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教育。积极鼓励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多开展这方面的课题研究,并在每周的政治学习和思政讲座上积极地引导学生展开关于合理消费的大讨论,让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切身地体会到盲目的、非理性的消费所造成的危害,从而使他们意识到养成合理消费观对自身未来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利用校园官网、微信公众平台、校内宣传栏等媒介手段,在校园内对大学生合理消费这一理念进行积极宣传,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消费文化氛围,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
3.家庭方面。家庭对于大学生良好消费习惯的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父母需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增强孩子独立理财的意识,使他们能够逐步地学会如何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父母,自身必须有正确的消费观,在日常的生活中身体力行,用正确的消费理念来引导孩子,从而使他们逐步走理性消费的道路。其次,家长不能无节制的为孩子提供金钱,要根据孩子上学所在地的消费水平,合理的给予他们适当的生活费,进而从源头上对他们的消费能力进行了适当的节制,使他们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关键词:高职 大学生 消费行为
近年来,为响应教育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规划,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总数量逐步增加,作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要在学习期间形成良好的习惯、养成高尚的品德尤为重要。而大学生良好的消费行为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关注高职院校大学生消费情况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1.消费结构不合理、缺乏理性。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消费可以概括为四个大的方面,日常必需的生活消费、学习性消费、娱乐性消费和社交性消费。但以现有的各项调查发现,当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其中,学习性消费所占比例较低,而娱乐性和社交性消费所占比例较高。很多女大学生压缩自己必需的生活消费,将省下来的钱用于追求当下时髦的穿戴,甚至会购买一些奢侈品,而很多男大学生会在各种网络游戏以及恋爱交友方面加大自己的消费,并且很多大学生消费没有计划性,不注意节制和平衡自己的开销,成为“月光族”,这些行为长期下来必然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养成不良的消费习惯。
2.消费存在从众心理。大学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一个过渡时期,他们的消费行为既会受到身边同学的影响,也会被社会上的一些消费行为所影响,他们会不经意间与大多数人采取相同的行为,其消费行为较为被动,“跟风”他人。如不考虑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追求新款电子产品、潮流服饰以及购买网络游戏装备,他们不想在大学这个“小社会”中与他人格格不入,殊不知在这过程里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影响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3.消费存在攀比和炫耀心理。在高职院校的校园中,一些大学生虚荣心较强,盲目追求高消费以显示其优越的家庭地位。部分涉世未深的学生,还会受到网络上一些炫富、拜金等不良言论的影响,从而导致自己的心态变得越发浮躁起来,在其自身消费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盲目崇拜甚至刻意效仿那种有钱人的光鲜生活。为了维持这样一种超出其自身经济能力所能承担得起的消费行为,他们往往不经意间掉入一些资质不好的校园贷平台所设的陷阱之中,有些女生甚至通过“裸条”进行贷款,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消费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因素。高职院校大学生消费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经济等的影响。对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大学生来说,虽然看似生活在学校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但是随着近些年来随着网购的大力发展,他们可以足不出户买遍全球,同时学校周边的商业气息也越来越浓郁。很多商家把他们的目光锁定在大学生这个消费群体上,通过各种手段激发他们的消费欲望,诱惑大学生进行冲动消费,大学生们往往是买的时候激动,买回来后无用,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2.学校因素。高校对大学生正确消费行为的引导以及健康消费观念的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当下很多高职院校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只注重将文化知识传授于学生,而忽视了对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现状的了解。学校的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和后勤处工作人员疏于对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进行管理。同时,校园的环境与文化均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3.家庭因素。每一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父母的消费行为对孩子的消费理念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大部分家长都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宁可苦自己,也不苦孩子”,致使他们的子女没有吃过多少苦,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家长们殊不知,这种不良的消费理念潜移默化的对孩子造成影响,今后极有可能出现消费浪费的现象。其实,家长们如果能够身体力行,给予孩子正确消费观的指导,无论今后遇到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子女们都能进行合理的消费。
三、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养成合理消费观的建议
1.发挥社会的正确引导作用。国家监管部门要担负起净化市场消费环境的社会责任,对商家为了学生消费,想法设法钻法律的空子形成的管理漏洞、打擦边球的销售行为进行严格的管理,对违法违规的行为坚决取缔,以营造有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社会各界要携手一起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开展反奢侈反浪费相关系列主题活动,以达到遏制社会上的一些攀比消费、炫耀消费、盲目消费等错误的消费行为,同时大力倡导理性消费,积极响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
2.建设良好的校园消费文化氛围。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教育。积极鼓励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多开展这方面的课题研究,并在每周的政治学习和思政讲座上积极地引导学生展开关于合理消费的大讨论,让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切身地体会到盲目的、非理性的消费所造成的危害,从而使他们意识到养成合理消费观对自身未来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利用校园官网、微信公众平台、校内宣传栏等媒介手段,在校园内对大学生合理消费这一理念进行积极宣传,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消费文化氛围,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
3.家庭方面。家庭对于大学生良好消费习惯的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父母需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增强孩子独立理财的意识,使他们能够逐步地学会如何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父母,自身必须有正确的消费观,在日常的生活中身体力行,用正确的消费理念来引导孩子,从而使他们逐步走理性消费的道路。其次,家长不能无节制的为孩子提供金钱,要根据孩子上学所在地的消费水平,合理的给予他们适当的生活费,进而从源头上对他们的消费能力进行了适当的节制,使他们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