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促教用情促学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_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教师角色的转换、情感交流、创新化教学
  
  教育教学过程,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而且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更是学生沐浴教育爱的过程,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情入手,以情换情,以情激情,才能开启学生蒙昧的心扉,才能弹奏出教学艺术的美妙乐章。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充满激情,学生积极学习呢?
  
  一、教师改变角色。要平等地对待学生,要让每个学生感觉到你喜欢他,关爱他,有时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抚
  摩学生头的动作,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让他感觉到你对他的关爱。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要宽容,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这样教师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微笑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面带微笑,从容而自信地走上讲台,会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加强友谊合作的桥梁。
  (2)多赞美,少批评。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赏识。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了解学生的优点,并加以真诚的赞美。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孩子们一旦得到老师真诚的赞美,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因为孩子们都有表现欲,获得的赞美越多,就越希望做得更好,慢慢地,他们的行为习惯、思想表现、知识水平就会越来越接近教师的期望值。总之,一个不会赞美的老师是不会受到学生欢迎的。
  
  二、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在英语教学中,要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需要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1)注意与学生情感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时间,场合。有些情感沟通可以面向全体,有些需要个别沟通。比如:有的学生自尊心特强,平时学习好,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若他偶尔犯错,你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他感到没面子,自尊心会受到伤害,会很长时间不开口讲英语。还有当学生发言答错时,别的同学讥笑他,教师应立即制止这种现象,否则有的胆小又缺乏自信的同学就更不敢开口发言了。
  (2)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每一个人都希望受到表扬、肯定。教师在课堂上要多使用鼓励学生的语言,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当学生答对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如:Great/Wonderful/welldone/……即使学生回答错了,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并给予鼓励:Try again / Think it over / ……教师的话会给予学生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参与交际的信心,让学生感到“我真不错”“我说英语真好”。让每个孩子在英语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加强孩子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增加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动务。多给予他们信心和鼓励,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3)设计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组织学生运用pair-work,group-work或team-work等方式进行合作。这样小组内优劣互补,互相帮助,有利于共同提高。他们共同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每个人的努力都能得到认可,由此学生就会有一种被重视、被接受和被尊重的感受,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加。
  
  三、创新化的课堂教学
  
  《课标》中指出把情感态度的发展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是在英语课程中实现情感态度目标的最重要的小节和过程。关注学生的积极情感,必须与英语教学本身相结合。因此,教师要尽可能把情感态度的关注渗透到外语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之中。
  (1)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激“活”教科书,让学生更易理解接受。
  摆在我们面前的教科书就是教科书而已,不能说话也不能动。我就想方设法,利用电教器材如TV、VCD、电脑、录像等,让教科书“活”起来、动起来、形象起来、发出声来,让“活”的教科书震撼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我在教小学英语第三册Our day这一课时,就将LiLei一家的一天利用抽拉式投影片制成“小电影”,教师配音,把长长的几段话立体地展示给学生,让课堂变得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学生充满激情,易理解掌握,并能模仿自编自演对话。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将这课书制成CAI课件,运用电脑多媒体教学,效果将会更好。
  (2)创新方法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如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等,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例如组织课前活动,我通常以听说训练为重点,利用课前几分钟,开展听说训练活动,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迎来即将开始的英语课。
  (3)教师转变观念,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活”起来
  单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教师上课节奏要快,以训练学生的反应、思维与速度。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0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学生做小动作或小声讲话等不良习惯。为避免这一点,教师应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游戏、唱歌、做动作、抢答竞赛等,使学生既紧张又活泼,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会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会记得特别牢固,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形式的教学,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提高了学生兴致、活跃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总之,创造各种有利于他们学习英语的活动让他们参与,使他们乐学,使他们对英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4)巧妙设问,以疑激思
  好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师生交流;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与积极情感态度。比如,在教学26个英语字母时,我做了棵美丽的苹果树,树上有25个字母苹果。这时可向学生提问:26个字母苹果,哪一个被小调皮摘走了?这时学生会积极地思考,寻找26个字母的顺序,总想最先找出少了哪一个。等同学们找到问题的答案后,我又马上问:谁能把这个字母放入正确的单词中?学生的大脑马上又活跃起来了,争先跑到黑板上写下正确的单词。然后试着问大家:“Is that right ?(对吗?)”大家还给他一个笑脸“Yes,(对)。”课堂气氛活跃,把学生带入了知识的环境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关注和培养小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多增加师生情感沟通,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生作为时代骄子、社会精英,理应具有完善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然而由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由过去的统一而又单一的道德结构转向复杂、多元化的格局。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生道德建设的现状的前提下,提出如何完善当代大学生的社会道德素质的思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地加强道德建设,才能维护社会的安定稳定,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素质;幸
在传统教学中,初中化学教师主要是在讲台上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而化学本身就是相对较难的学科,需要大量数据实验和定律验证各种化学方程式,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化学学习并没
摘要:本文通过对语文课程与学生素质形成关系进行了介绍,探讨了新时期语文教育对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作用,包括:熏陶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等方面。文章旨在提高语文教育对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丰富语文教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关键词:语文教育;学生素质;作用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做为培养人才的学校,与时俱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篇好的文章的创作一般来源于渊博的阅读量.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使用他们科学合理地学习语言,教授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语言技能,它有
时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体验、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共同的任务,既有明确分工又相有互协作的互助性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体验合作式学习既是“课改”新教学理念,也是实施新课程的新教学行为,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方式。真正的合作应该是:主动参与、相
长期以来“为教而教”、“为学而学”的教学形式,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这使得整个课堂缺少感情交流,一片死寂。在大力提倡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把新理论带进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变教师单一讲解、发问为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孩子们焕发出他们勃勃的生命力,从而获得健康优化的发展。   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怎样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自觉
邓小平同志曾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现在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已成为小学生必不可少的课程组成部分,这不仅对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提高我们民族的素质也有着深远的意义。小学生年龄小,接受能力有限,教材又是五花八门,这就要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因地制宜地把握好这门课的重点、难点。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呢?    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好1~5分钟的导入内容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其语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新课标7至9年级阶段目标中把写作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并列为五大目标。本文着重从作文教学的做法来谈论培养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    一.写作素材的积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的作文写作如缺乏素材必然难为无米之炊,或写出的作文空洞乏味。新课标中对作文写作材料的准备指出“学生的写作都需要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不仅包括书面表达能力,还包括口语交际能力。把口语交际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体现了语文教改的全新理念,而且符合语文课程的言语性和工具性特征。  口语交际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笔者就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最主要的方面,也是口语教学中的难点。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