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趣味游戏 增强幼儿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x19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垃圾分类从小做起。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游戏引导幼儿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帮助幼儿养成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

一日活动中渗透垃圾分类游戏


  教师可以在一日活动中增加一些趣味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增强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通过观察幼儿的兴趣和行为有效创设游戏环境,构建适合的场地,选择适当的材料。场地和材料应当尽量生活化,这样有助于让幼儿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来参与游戏,提高幼儿的沉浸感、体验感和获得感。
  由于幼儿尚不具备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能力,大多只有丢垃圾的经历,但没有垃圾分类的经验。因此教师需要在趣味游戏活动之前,采取适当的方式创造情景,并适当传授一些知识性的内容,让幼儿学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
  比如分垃圾游戏,教师可以在手工课上引导幼儿玩,具体过程是,先让幼儿寻找一些硬纸板,然后引导幼儿自己动作制作小垃圾桶(要求每人制作四个,分别涂上不同颜色,一般为红、蓝、绿、灰),然后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图片,彩色打印出来,制作成不同垃圾展示卡片。游戏准备活动完成,教师根据幼儿具体情况,先创设情境。幼儿对垃圾分类并不清楚,因此教师可以先制作精美的PPT或动画(FLASH动画即可),通过信息技术将垃圾分类的一些知识植入,先让幼儿都说一说有没有和家长一起去丢垃圾,爸爸妈妈有没做好垃圾分类等等,然后开始引导幼儿进行游戏,先出示一些卡片(部分混合),然后引导幼儿开始利用之前制作的垃圾桶道具,进行卡片分类。为了激励小朋友,可以适当提供一些小奖励,比如小红旗、小红心、小红花等,以竞赛方式引导幼儿进行垃圾分类游戏。

创设垃圾分类环境,

帮助幼儿实践


  为了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垃圾分类游戏,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创建垃圾分类游戏。由于垃圾分类还处在试行阶段,教师也缺少一些垃圾分类的知识,同时幼儿园内也没有垃圾分类的氛围,所以幼儿园需要先创造垃圾分类教育环境,利用户外电子屏等渠道设置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幼儿教师则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经验、活动需要设置合适的垃圾分类教育环境,用以支持幼儿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因此场地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因地制宜优化园区空间,充分利用幼儿园公共区域打造垃圾分类趣味游戏场地。
  例如“垃圾分类小能手”活动场地安排在操场,准备四种不同颜色的小球,以及四个对应小球颜色的垃圾桶。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轮流进行游戏。教师将不同颜色的小球混合在一起,然后向每组幼儿发出口令。幼儿听到口令后,选择对应颜色的小球并投入对应颜色的垃圾桶。该游戏可以做成亲子活动游戏,操场是最佳的场地,家长和自己孩子配合完成游戏,如此一来也能向家长渗透垃圾分类,方便后续开展家园合作共育。
  由于上述游戏需要较大的场地,适合规模较大的游戏活动,但需要在户外进行,如果遇到雨天,则可以在室内选定场地进行趣味游戏活动。比如红橙蓝绿抢椅子,可以在教室内进行,也可以在门厅内进行,即准备四张不同颜色的椅子,代表不同种类的垃圾,幼儿手拉手圍成一圈将摆好的椅子围起来,教师可以适当创编儿歌来作为口令,当幼儿听到垃圾名称后需要抢对应颜色的椅子。

志愿者活动,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为了进一步增强幼儿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在班级趣味活动之余,幼儿园还可组织一些更加开放的趣味活动。通过组建垃圾分类小分队,定期进行志愿者活动,比如确定每周五下午,由老师带领环保小分队(五名幼儿一队),在园区内进行探索。如果园区内环境卫生还可以,则可以创造条件来实施志愿者活动,即在园区内的一些地方人为放置一些材料,如垃圾卡片,小垃圾筒,或者是一些对幼儿无影响的实物垃圾比如空易拉罐,经过包装的电池等等,幼儿戴着小红帽和老师一起在园内巡查,还可以引入竞赛规则,以流动志愿者小红旗作为奖励。园区内划分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一名老师并划分合适的幼儿组成队伍合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区域内找寻垃圾,并进行垃圾分类。通过这种方式让幼儿深度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
  当然应当注意的是还可结合家园合作共育,向每一个家庭成员传递环保意识,由家长带头,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幼儿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发动社区、家庭,联合为幼儿创造垃圾分类教育的环境,支持幼儿在社区、家庭中进行探索体验,持续不断地让幼儿实践,并且幼儿园可以创建相关主题的亲子活动,引导家长参与进来。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中,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来培育幼儿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显然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实践中,关键是要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水平、生活经验等,创造不同的情境,提供相应的场地、材料和游戏支持,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增长见识,提高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
其他文献
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在世代相传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风范、作风和传统,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家庭是德育教育和孩子成长过程的基础,良好的家风家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石。因此,幼儿教育中家风家训十分重要,本文就幼儿教育中家风家训谈点初浅的认识,与家长们共勉。家風家训教育的重要意义  有的家长认为幼儿教育是幼儿园的事,却不知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风家训是孩子成长成才的基石。而有的家长在家里
现代人因生活压力大或者饮食不规律等问题,容易产生各种肠胃疾病,影响身体健康,胃穿孔就是其中的一种。胃穿孔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因大出血而危及生命。所以,人们需要尽早地了解这种疾病,合理地进行检查治疗,避免因疾病造成危害。那么到底什么是胃穿孔,有什么具体症状?什么是胃穿孔  胃穿孔主要是人们在患有胃溃疡时,突然又暴饮暴食所产生的疾病。不规律的饮食会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增
这个年代,年夜饭的标配是廉价的洋糖,盛装食物的红瓷盆和铝饭盒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当时物资匮乏,年夜饭也是“一清二白”,对于鸡蛋和肉更是一种奢望。  上世紀80年代,年夜饭的标配是大鱼大肉。从以前吃不饱饭,餐桌上没有一点荤腥,到肉、蛋、禽应有尽有,酒杯盛满,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这在一顿年夜饭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时间继续向前,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海外食品也开始引进国内。1990年的年夜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颇具重要性的教学科目,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邏辑思考能力。在学习任务量较大、理解难度较高的学习背景下,学生面对数学容易产生消极情绪,难以有效完成数学教学任务。结合小学生实际的认知层次、数学科目的教学需求等因素,若教师以雅趣视角构建数学课堂,借助游戏元素、实践活动等方式,提升数学课堂的雅趣性,有助于缓解学生学习数学科目的消极心理。本文简要分析了构建雅趣课堂的必要性,提出了创建数
陶行知先生曾說:“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民间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极富生活情趣,但其蕴藏的内涵幼儿却无法完全理解。因此,要想把民间美术欣赏与幼儿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必须让民间美术作品走进幼儿生活,融入幼儿生活,让幼儿参与实践,在民间美术作品中寻找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形成自然真实的审美情趣。  幼儿民间美术教育活动生活化是指在开展幼儿民间美术教育的过
宫颈癌是除乳腺癌之外威胁女性身体健康的一大杀手。在我国,患有宫颈癌的女性多达10万人。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宫颈癌的发病率还在显著上升。通过分析宫颈癌的临床症状,早期症状主要為阴道出血和阴道排液。年轻女性的阴道出血常发生在性生活、妇科检查之后,为接触性出血,出血量较少。而老年患者的阴道则会出现不规则出血。在阴道排液方面,早期排量会显著增加,且呈白色或血性,伴有腥臭味。宫颈癌发展到后期,病灶组织则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 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STEM教育理念融合了四门学科,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能力。教师要将STEM教学理念融入幼儿教学中,积极引导幼儿探索这个世界。  “雨后的天空会有彩虹”“海水是蓝色的”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教师要善于观察生活,利用幼儿可能感兴趣的常
近年来,子宫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危害着女性的身体健康。因此,女性朋友要高度警惕,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治疗,以控制病情。本文介绍子宫癌的几种治疗方法,以供参考。一、认识子宫癌  (一)病因  子宫癌的病因比较复杂,诱发因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体重过大。一般情况下,女性重度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女性群体的15%以上者,患子宫癌的概率会明显增加,是正常体重女性的3倍以上。这是由于过于肥胖的女性脂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胆石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中主要应用手术和药物等进行治疗,除了常规治疗外,饮食对患者也非常重要。患者若对饮食不加控制,会对胆囊造成刺激引发胆绞痛,所以胆结石患者一定要注重饮食的合理性。胆结石的基础知识  胆结石又称为胆石症,是指胆囊或胆管内出现的结石,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不断提高。胆结石诱因较多,如肝硬化、缺乏运动、不吃早餐或遗传等。胆囊结石的患者会出现胆绞痛或急性胆囊炎等症
在现代化教育改革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幼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教育要求和教育指标。由于幼儿阶段的教育与其他阶段教育工作的目的和管理方式不同,幼儿园的细节管理工作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新的教育问题。幼儿园的班级细节管理工作对于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虽然现在的幼儿教育工作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幼儿园班主任在细节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问题。同时,现在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在细节管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