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生数学教学过程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学习互动的过程,老师提问与学生应答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交流,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形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问可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本文从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入手,对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技巧及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提问 技巧 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提问方法很多,只有巧妙恰当地提问才能产生良好的课堂效果。下面浅谈以下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技巧与策略。
1.基于初中学生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基础上的提问
课堂提问要从学生自身能力出发,在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提问。例如,对苏科教材中“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章节相关知识进行提问时,要建立在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可以对学生直接进行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度”,此时学生们回答“180度”,然后可以继续提问“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证明上述结论的正确性?”,学生经共同讨论最终得出三种方法:使用量角器得出三个内角的度数,然后将三个内角度数相加即可;折叠三个内角;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接成平角。在这个基础上在进一步对学生进行诱导行提问“上述三种方法的共同目的是什么?”,通过类似的提问方法,在拓宽书本知识的同时,有鼓励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了学生敢于猜想的独创精神。采用这种提问方式,经过长久的锻炼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2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提问
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把握适当的课堂提问时机,一个适时地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课堂提问。其一,在开始一个新课时的时候可以采取引趣式的提问,从而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其二,在概念教学时采取正反式提问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思维严谨性。一般来说初中生在刚接触数学概念的时候常常是似懂非懂、一知半解,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站在正反两个角度上去思索,开动脑筋,让学生对数学概念有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比如,学生学习过正比例函数定义后,老师可向学生提问:函数Y=X/K(K是非0常数),它是正比例函数吗?或者在一个函数式中,随着自变量X增大函数值Y随之增大,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吗?通过这种正反两个角度的提问可以促使学生对正比例函数概念的把握;其三,对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递进式的提问。在数学重难点的教授过程中,可能存在学生理解困难的现象,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在全面掌握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估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把握好课堂提问时机,有步骤有层次地进行提问。比如,在学习过四边形及特殊四边形之后,课本课后讨论中提出的中点四边形和原来四边形是怎样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有难度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设计如下类似的提问:①任意一个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怎样的一个四边形?②对角线相互垂直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怎样的一个四边形?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的中点是怎样的一个四边形?④对角线相互垂直并且相等的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怎样的一个四边形?通过逐层深入式的提问可以促使学生对知识结构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以及条理性。最后,数学问题提问要注意采取迁移式的提问,通过这种有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并且可以将已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到新知识中。
3数学课堂提问中老师应注意以下几点技巧及策略
3.1提问时要注意量力性原则。在设计数学课堂提问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力争使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课堂提问得到发展,提出的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学生积极思考。
3.2提出问题之后要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课堂提问后要给学生留出充裕的思考时间,之后可以点名提问。留出的思考时间要能够照顾到全体、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
3.3提问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维过程。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主要方面,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比学习结论重要的多。只有学会了如何思考,才能真正掌握如何从书本获取知识的本领。
3.4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时老师要有意地制造一些错误,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学生思维批判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会发现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讲的很明白,自己也听得很清楚,可是在课堂提问时学生却出现错误,并且什么样的问题都会出现,这就说明了学生只是停留在老师讲授的那个问题上,而没有真正地做到融汇贯通,所以当提出的问题条件稍微变动的时候便会出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针对这种现象,老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学生易出错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这样在纠正学生错误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攻克了难点,优化了学生的思维过程。
4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通过这种技能一方面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因此,在今后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总结、探索和提高数学教学过程汇总的提问技巧及策略。
参考文献:
[1]蒋洁丽.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与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2]祁舒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提问 技巧 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提问方法很多,只有巧妙恰当地提问才能产生良好的课堂效果。下面浅谈以下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技巧与策略。
1.基于初中学生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基础上的提问
课堂提问要从学生自身能力出发,在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提问。例如,对苏科教材中“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章节相关知识进行提问时,要建立在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可以对学生直接进行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度”,此时学生们回答“180度”,然后可以继续提问“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证明上述结论的正确性?”,学生经共同讨论最终得出三种方法:使用量角器得出三个内角的度数,然后将三个内角度数相加即可;折叠三个内角;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接成平角。在这个基础上在进一步对学生进行诱导行提问“上述三种方法的共同目的是什么?”,通过类似的提问方法,在拓宽书本知识的同时,有鼓励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了学生敢于猜想的独创精神。采用这种提问方式,经过长久的锻炼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2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提问
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把握适当的课堂提问时机,一个适时地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课堂提问。其一,在开始一个新课时的时候可以采取引趣式的提问,从而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其二,在概念教学时采取正反式提问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思维严谨性。一般来说初中生在刚接触数学概念的时候常常是似懂非懂、一知半解,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站在正反两个角度上去思索,开动脑筋,让学生对数学概念有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比如,学生学习过正比例函数定义后,老师可向学生提问:函数Y=X/K(K是非0常数),它是正比例函数吗?或者在一个函数式中,随着自变量X增大函数值Y随之增大,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吗?通过这种正反两个角度的提问可以促使学生对正比例函数概念的把握;其三,对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递进式的提问。在数学重难点的教授过程中,可能存在学生理解困难的现象,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在全面掌握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估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把握好课堂提问时机,有步骤有层次地进行提问。比如,在学习过四边形及特殊四边形之后,课本课后讨论中提出的中点四边形和原来四边形是怎样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有难度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设计如下类似的提问:①任意一个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怎样的一个四边形?②对角线相互垂直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怎样的一个四边形?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的中点是怎样的一个四边形?④对角线相互垂直并且相等的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怎样的一个四边形?通过逐层深入式的提问可以促使学生对知识结构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以及条理性。最后,数学问题提问要注意采取迁移式的提问,通过这种有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并且可以将已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到新知识中。
3数学课堂提问中老师应注意以下几点技巧及策略
3.1提问时要注意量力性原则。在设计数学课堂提问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力争使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课堂提问得到发展,提出的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学生积极思考。
3.2提出问题之后要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课堂提问后要给学生留出充裕的思考时间,之后可以点名提问。留出的思考时间要能够照顾到全体、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
3.3提问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维过程。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主要方面,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比学习结论重要的多。只有学会了如何思考,才能真正掌握如何从书本获取知识的本领。
3.4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时老师要有意地制造一些错误,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学生思维批判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会发现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讲的很明白,自己也听得很清楚,可是在课堂提问时学生却出现错误,并且什么样的问题都会出现,这就说明了学生只是停留在老师讲授的那个问题上,而没有真正地做到融汇贯通,所以当提出的问题条件稍微变动的时候便会出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针对这种现象,老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学生易出错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这样在纠正学生错误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攻克了难点,优化了学生的思维过程。
4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通过这种技能一方面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因此,在今后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总结、探索和提高数学教学过程汇总的提问技巧及策略。
参考文献:
[1]蒋洁丽.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与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2]祁舒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