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有效实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000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数学新课程的总体目标,要实现这些理念并达到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就必须首先要认真思考“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学生应该摆在什么样的地位”这一首要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有效实施
  
  新课程改革在我县实施已六年,我从七年级至九年级连续代完两个循环,在这六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对新课程的理念逐步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现将自己的理解总结如下,以与同行商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师首先要切实转变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1 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是指在课堂中有效地组织学生利用数学学习资源,开展发现、探究、思考、交流等数学学习活动,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学习过程中的浓厚兴趣和宽松的学习氛围,并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2 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者”是指引导学生进行恰当有效的学习活动,过去,教师只要告诉学生数学知识是什么、怎么做数学题就可以了,而新课程则要求引导学生经历“发现数学——解释数学——运用数学”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引导和点拨,激励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不断创新,实践证明,组织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教学才能真正取得良好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这一理念要求教师要从“传道、授业、解惑”的讲台上走下来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它可促使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数学学习的有效指导和对个体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
  新课程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程目标,因此新课程的数学教学就必须要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摆在首位,把促使每名学生的最佳发展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1 数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特别注重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引导他们土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思考与探究中拾级而上,步步登高,理解、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自主构建获取数学知识、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发展个性品质。
  2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敢于“放”,课本让学生自己去看,数学模型让学生自己去建,解题思路让学生自己去讲,数学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议,数学规律让学生自己去找,数学结论让学生自己去得,发生错误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归纳总结让学生自己去做,甚至数学作业、数学试题让学生自己去出,只有真正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三维目标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才可能真正大幅度的提高。
  3 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还要思考如何促进学生健康的心理、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有效形成,如何激发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必备能力,要把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教育要求和面向个体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结合起来,既要着眼全体又要因材施教,以促进每名学生能得到最佳的个体发展,要尽可能地促使每名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得到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最终促使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的根本性转变,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总之,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只有深刻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切实转变教师角色,努力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数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猛,规模迅速扩大,职业高中数学教育在未来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根据新课改要求,介绍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强调了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展示出职业教育特色,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以就业为重点;数学实用性
毽球是我国民间流传广、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技艺性、娱乐性和健身功能。本文以浮山县毽球运动者为对象,结合现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
针对六十四团坝体填筑料的工程实例.简要的说明风和砂作为坝体填筑料在施工中的技术要求,供有关工程参考。
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氛围,强化教育,作为党组织负责人,必须协调领导纪检监察工作,发挥纪检监察队伍的作用,落实反腐倡廉四个重要文件,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和“形”是高中数学中的两大研究对象,“数”和“形”的结合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力,“数形结合”不仅仅是一种解题方法,更是一種基本的数学思想,特别是在高中数学教学和学习中,“数形结合”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摘要]数学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小学数学能力有很多种,最重要的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探讨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思维;策略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保障,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要把最好的教育给我们的孩子,这“最好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重视学生创新学习的培养。    1 树立
文章从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分别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监理要点.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   一、营造愉悦氛围,激发探究意识  心理学家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進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意志力;兴趣;习惯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