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以抗心力衰竭作用与心脏毒性为例探讨附子的毒效二重性.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及文献报道收集附子化学成分,利用Swiss 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对成分作用靶点进行预测,结
【机 构】
: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1166号,611137;四川省骨科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以抗心力衰竭作用与心脏毒性为例探讨附子的毒效二重性.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及文献报道收集附子化学成分,利用Swiss 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对成分作用靶点进行预测,结合TTD、UniProt、ClinVar等数据库筛选附子抗心力衰竭靶点及心脏毒性靶点.通过对药效靶点、毒性靶点KEGG通路分析,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附子“成分-抗心力衰竭靶点/心脏毒性靶点-通路”生物网络.进行动物实验验证,采用ELISA法检测附子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与正常大鼠心肌组织心肌肌钙蛋白T(cTnT)含量的影响.结果 附子药效生物网络由66个成分、43个靶点、10条通路构成,涉及钙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环磷酸鸟苷酸-环磷酸鸟苷酸依赖蛋白激酶(cGMP-PKG)信号通路,心肌细胞肾上腺素能信号,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肾素分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心肌收缩,肥大型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等;毒性生物网络由46个成分、16个靶点、1条通路构成,即心肌细胞肾上腺素能信号,附子毒、效网络在成分、靶点、通路三个方面均高度重叠;动物验证实验结果显示,附子可显著降低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肌组织cTnT含量,显著升高正常大鼠心肌组织cTnT含量.结论 附子的毒效作用是多成分、多靶点、多环节协同作用的结果,其毒效网络在成分、靶点、通路三个方面具有极高相似性,其抗心力衰竭药效中的强心作用正是其心脏毒性产生的原因,附子的毒效作用紧密相关.
其他文献
中医药治疗稳定性冠心痛患者强调长期服药,但由于中药汤剂自身的局限性,使得患者难以长期坚持服用,造成治疗的中断,使病情反复.基于“血-脉-心-神”一体观,合理运用方药剂量
在王琦院士“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体质可调”理论指导下,探索“无症状”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模式,初步形成了“辨病-辨体”诊疗模式.认为针对“无症状”2型糖尿病患者,应先行
目的 观察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普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20年2月5日至3月10日在武汉市5家方舱医院治疗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普通型患者295例,根据治
还魂汤首载于《金匮要略》,其后在《小品方》《备急千金要方》等著作中均有其“救卒死,客忤死”的记载,但后世医家对其功效多持怀疑态度.通过考据麻黄的用药史和功效,认为“
目的 构建中医古籍证据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分级及推荐方法. 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中医古籍评分标准、中医古籍证据评分标准、中医古籍证据推荐级别标准各部分具
目的 评价四妙勇安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瘀热内郁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12月就诊于东直门医院脑病科门诊,运用四妙勇安汤治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湿热困脾证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血清Apelin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影响.方法:将66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
目的 探讨脊髓康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强的松组和脊髓康组,每组2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改进Allen's方法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