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一些新课程如《成功》、《家乡》、《心理健康》、《绿证》、《安全》、《写字》、《祖国在我心中》、《民族团结》等等像雨后春笋般纷纷登上讲堂,与语数英物理化平分秋色,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毕竟由于这些学科在升学考试中“靠边站”,因而不被重视、不受青睐,被视为辅助学科,类似于“小三”――插足,老师、学生通常称之为“小科”。其实,有一些学科,像<<科学>>、<<品社>>也不吃香,也类似于小科。但就是这些所谓的小科,却承载着更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俗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升学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而学知识,是培养人才的途径。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结果会怎样不言而喻,现实是无情的、残酷的,竞争无时不在。难道我们的教育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升学吗?拔苗助长的故事人们似乎忘记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耐力、需要理念、需要机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那么容易,“恶习难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这个转轨的过程中,作为教书育人的“工程师”,心中对自己的工作目标、任务、实力一定要心知肚明,自己要重视自己,自己要看得起自己,“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同时,也要为学生的未来和发展着想。学生就像那生长中的树苗,它需要的不仅仅是春风、春雨,也需要电闪、雷鸣。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就要向学生施肥、松土、浇水、剪权、打叉、打药、杀虫,学生经历了这一整套的全过程,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才能勇敢地踏入激流暗礁、灯红酒绿、风云变幻的社会,才能分清是非、辨别对错。
小科教学,更多地承载着德育的内涵,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现在是选拔后备干部的原则之一,因此我们更应该把学生的品德教育放在首位,从小就培养忧国忧民、清正廉潔的好苗苗,以备将来为国效力,为民服务。
的确,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下大力气去研究,方式、方法是灵活多变的,是需要因地、因人、因科而异的,有时照搬别人现成的方式方法却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的,弯下腰、摸着石头过河才有可能走出困境。
在《品德和生活》教学过程中,我克服了抽象、干枯的说教,把知识和道理具体化,让学生明明白白地知道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以我的“学生荣辱教育”为例:
以勤奋探究、学有所得为荣,
以贪玩享乐、学无所得为辱;
以认真严谨、一丝不苟为荣,
以马虎潦草、敷衍搪塞为辱;
以遵规守纪、雷厉风行为荣,
以顽皮滋事、拖拉懒散为辱;
以思考未来、忧国忧民为荣,
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为辱;
以关心班级、团结进取为荣,
以自私自利、自我为轴为辱;
以乐于助人、扶弱救难为荣,
以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为辱;
以诚实守信、树志立向为荣,
以虚假失信、胸无远虑为辱;
以珍惜资源、生活俭朴为荣,
以破坏资源、浪费奢侈为辱;
以尊敬师长、文明谦和为荣,
以视而不见、粗俗野蛮为辱;
以锻炼身体、健康向上为荣,
以肥胖庸肿、萎靡不振为辱。
这样,就把《中小学生守则》具体化了,便于学生对照理解和识记,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学生喜欢的,学生也就愿意学习了,细节决定成败是有道理的。所以我们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成长的促进者,就不能不为学生的未来和发展考量,想敢于说教,不能让“不敢扶”、“扶不起”这样的怪事滋生、蔓延。“小科”不小,地位重要。
小科教学,更多地承载着德育的内涵,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现在是选拔后备干部的原则之一,因此我们更应该把学生的品德教育放在首位,从小就培养忧国忧民、清正廉潔的好苗苗,以备将来为国效力,为民服务。
的确,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下大力气去研究,方式、方法是灵活多变的,是需要因地、因人、因科而异的,有时照搬别人现成的方式方法却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的,弯下腰、摸着石头过河才有可能走出困境。
在《品德和生活》教学过程中,我克服了抽象、干枯的说教,把知识和道理具体化,让学生明明白白地知道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以我的“学生荣辱教育”为例:
以勤奋探究、学有所得为荣,
以贪玩享乐、学无所得为辱;
以认真严谨、一丝不苟为荣,
以马虎潦草、敷衍搪塞为辱;
以遵规守纪、雷厉风行为荣,
以顽皮滋事、拖拉懒散为辱;
以思考未来、忧国忧民为荣,
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为辱;
以关心班级、团结进取为荣,
以自私自利、自我为轴为辱;
以乐于助人、扶弱救难为荣,
以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为辱;
以诚实守信、树志立向为荣,
以虚假失信、胸无远虑为辱;
以珍惜资源、生活俭朴为荣,
以破坏资源、浪费奢侈为辱;
以尊敬师长、文明谦和为荣,
以视而不见、粗俗野蛮为辱;
以锻炼身体、健康向上为荣,
以肥胖庸肿、萎靡不振为辱。
这样,就把《中小学生守则》具体化了,便于学生对照理解和识记,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学生喜欢的,学生也就愿意学习了,细节决定成败是有道理的。所以我们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成长的促进者,就不能不为学生的未来和发展考量,想敢于说教,不能让“不敢扶”、“扶不起”这样的怪事滋生、蔓延。“小科”不小,地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