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培养小学数学的预习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shenshi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预习能力提高了,思维品质发展了,教学质量随之就会显著提高起来。可见从小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是很必要的。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预习的习惯。正确分析预习习惯养成的可能性,低段渗透为主,从五年级开始进入高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预习能力会突飞猛进,会上升为自学能力。
  【关键词】预习方案数学教学养成习惯
  “教是为了不教”,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要立足于学生终身学习,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学生预习能力提高了,思维品质发展了,教学质量随之就会显著提高起来。可见从小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是很必要的。
  一、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计切实可行的预习方案。
  1、教给学生简单易行的预习方法。
  当我第一次给新接的四年级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时,学生问:“老师怎么预习?”我教给他们的预习方法是:像看书一样看过去,能计算的用铅笔算一算,不明白的地方记个“?”号。
  我的思考:这班学生第一次接触预习,预习方法的呈现要不让他们觉得突兀。我的预习方法三步曲“看书、计算、记问号”,都是他们平时已掌握的学习技能,借用到预习方法上来,让学生觉得有路可走。
  2、留给学生预习的时间,培养学生逐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要实现任何教学目标,时间是第一要保证的要素。在“五·一”与“十·一”长假期间,如果让学生做较多的书面作业,小学生天性好玩无拘无束,加上父母没有管教的习惯,能自觉完成作业的学生会没几个,多数潦草应付一下。再说太多的书面作业也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于是我就布置较少的书面作业,然后让他们预习。放假回来,不但检查书面作业,还要检查预习。
  二、初步培养小学生预习能力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预习习惯要从小培养,不要急于求成。小学生的智力、能力是有差异的,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允许他们在预习上有不同的发展。正确分析预习习惯养成的可能性,低段渗透为主,一般学生到了四年级,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抽象思维开始质的发展,注意力较低段集中,可以做一件事坚持半小时左右,为预习取得效果提供了可能性。从五年级开始进入高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渐渐地接近成人水平,预习能力会突飞猛进,会上升为自学能力。
  2、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预习的习惯。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例如《角的画法》一课,学生问我:“老师角怎么画?”我说:“书上不是写着吗?你们可以几个人一起看,一起讨论。”学生们拿着量角器,边看边讨论,还一边用量角器比划着,不一会儿就把书本上50°的角画出来了。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不仅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还自然地理解了数学知识。预习活动就在这说一说画一画当中不知不觉地完成。
  3、正确地处理由预习产生的矛盾。有人会说,预习过的学生,不是有些懂了,上课会不专心听讲吗?老师讲课的时候,懂的学生会打乱讲课秩序,影响不会的学生学习新知吗?回答是否定的。教师组织课堂的方式改变一下,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我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外显来解决。如:一个问题呈现以后,让学生静静地思考,会说解决方法的学生,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讲解,一方面加深了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其他同学补充,满足了一部分学生的表达需求,补充完善了学生的思维;中下生摹仿着说,说不好的试着说,不会说的引导着说,一遍不会说两遍,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实现教学的动态生成。
  4、稳住学生的情绪,控制课堂秩序。如在学习《小数除法》时,有的学生早就会计算了。针对我班计算基础薄弱,我请计算不熟练的学生板演。当学生在黑板前愣住的时候,下面的同学有点不耐烦了。我就说:“××同学别慌,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冷静思考。老师会耐心地等等你。同学们也耐心地等等他好吗?”利用现有的资源,让下面同学检查问题出在哪里?亲切地告诉大家,说不定你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学生会马上投入到检查的队伍当中去。
  三、实践证明:在数学学科开展预习活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1、开展预习活动,使学生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学生在课堂上,作业做好了,会说我来预习了。放学回家会把第二天上课的内容预习一下。有的学生你追我赶,一有空就预习。这样见缝插针地预习,有效地利用了时间,也许当学生在玩的时候,还在思考某个数学问题呢。
  2、开展预习活动,提高了学习效率,使教学有针对性。通过小数除法的预习,问题聚焦在“商的小数点怎么定位?”在教学时针对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四人一小组学习,会的手把手教不会做的,反馈交流后,有问题再做。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不相同时,学生会出现多移、少移或不移小数点、小数点向左还是向右移不分的错误。一个错误往往要重复好几次,我就专门训练学生说:怎么移动题目中的除数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如85÷0.34 让会说计算方法的示范着说,说不好的由教师引导着说,不会说的摹仿别人说。说了之后还要安排充分时间练习,会做的教不会做的。学生巩固一个知识往往要一个月的反复巩固,学生才能逐步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我就每堂课都抽出大量的时间练习。教师一边巡视,一边更要发挥学生的能量,会的教不会做的,就使每一个角落都有学生在一对一地练,增强了教学的密度,广度,使懂的更懂,不会的也学会了做。
  3、开展预习活动,使学生认识知识的框架,取得“不点也通”的良好效果。预习了小数乘法之后,学生很快提出关键问题“积的小数点怎么点?”学生对问题有了眉目,加上看书上的计算方法介绍,就迫不及待地把书上的题目做起来。当学生自己把知识学懂,学生的心情是非常高兴的,成功的体验,高兴的情绪洋溢在脸上,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不试不知道,试了才知道,收获真不少。我在培养小学生的预习能力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不同的人在预习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为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取得不同的进步,从而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取得个性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玲. 预习策略与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J].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2)
其他文献
【摘要】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基于当前新课程改革和初中阶段化学教学的实际,本文提出应培养初中生发散思维能力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及学生的接受能力,提出解决问题途径,完善培养良好化学品质方法,弘扬学生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发散意识、发散思维、发散品质、发散能力,通过发散思维新模式的创建,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形成。  【关键词】化学 思维意识能力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 of sodium thiosulfate on human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HT-29) and normal small intestine cells (IEC6). Meth
配制了以普通硅酸盐为主的三元体系复合自流平砂浆,研究了不同掺量条件下的α-半水石膏与硬石膏对自流平砂浆的0~24h、1~28d尺寸变化率及1d、28强度.试验结果表明,自流平砂浆在
初中物理复习教学策略研究  近几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和课程理念功能的转变中,各省、各市的中考物理一改过去以答案唯一的记忆性、技巧性或速度性的内容为主,而多考一些与生活实际问题相关的,能体现综合应用的,需要创新思维的内容,以反映学生真正的理解状况。物理试卷中以设置“联系社会或生活实际题”、“综合材料题”、“开放性试题”、和“实验题”为主导,给学生提供贴近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的真实可信的物理情景平
【摘要】在最近几年中,由于我国各大高校不断实施扩招,导致学校学生整体的素质偏低,在中职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教师一人独讲一节课,而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实质性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种教学状况是无法实现教学最终目标的。本文主要以如何提升中职学校在数学教学形式为主要目的,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如今我国多数中职校普遍存在技能比文化重要的错误认识,由于中职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概念难点来讲,它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老师在数学教学上能否突破概念难点,为学生创造高质量的教学环境。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突破教学上的难点,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效益,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概念难点对策  当前小学教育随着我国教育不断的改革,在教学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小学
随着课程的改革,教学模式也随之改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在我们的课堂上已经在尝试。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和质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 在实现这一改革中,作为在学生进行参与、交流、合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