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数学教学的创新思维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z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推动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大力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创建更为有效的新教学体系,国家教育部把探究性学习方式和创新性学习纳入了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创新思维本质的特性是求异性,而求异性思维又包括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来对数学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以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思维。
  一、不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是学生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对知识探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大的动力;接连不断的好奇会一次又一次地点燃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例如在上“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时候导入新课的教学中创设这样的问题:
  1.有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两块,一块成三角形,一块是四边形,要想得到一块和原来一模一样的三角形玻璃,你是不是两块都要带去店里配呢?2.如果只是带一块去,要带哪一块?这种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的探索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的灵感和顿悟由此而生。
  二、鼓励学生冲破思维定势,大胆争论质疑,勇于面对失败,敢于探索
  创新就是要提出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人们比较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抓住重点,培养解题技巧,解答学生质疑,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求同思维多、求异思维少的现状,使得学生只会按照老师的思路去想去做,肯定的多、否定的少,更谈不上去探索问题、寻找新的思维了。如果学生通过质疑向老师提出问题、争议问题,老师及时为学生解决质疑问题;通过质疑启发学生去探索,在探索中寻找规律,从而找出问题所在,便可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1.设计互逆式问题,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正面讲授外还要有意识地挖掘数学教材中蕴含着的丰富的互逆因素,精心设计互逆式问题,打破学生思维中的定势,逐步增加逆向思维的意识。
  2.引导学生会用逆向思维解题,激发逆向思维的兴趣。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教案,启发引导学生从知识的正面转向知识的逆向,教会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从而激发学生逆向思维的兴趣。
  3.引导学生学会逆向思考,促进逆向思维习惯的形成。为了进一步打破学生禁锢于正向思维的定势,培养起双向思维的良好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应加以逐步启发引导,适时点拨,从而提高学生的互逆思维转换能力。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素材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对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上述几个方面的思维能力是思维品质的主体部分,而且它们的发展是相互依赖、互相补充、不可分割的。
  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1.一人可多答。教学中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和定理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刻画和描述。
  2.一题多问。只给出已知条件,让其探求结果的可能性。
  3.一题多解。一题多解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种好方法。通过纵横发散、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一题多解包括两个含义,即一题有多种解答和一题有多种解法。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教师还要抓“想象”训练。想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观念、表象创造出新形象或新观念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使学生可以运用直觉活想、跳出框框想、触类旁通想、举一反三想、四面八方想等。我在概念教学中就常常借助想象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五、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兴趣是创造思维活动成功的先导,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的情况下取得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着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用妙趣横生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去思考、探索、创新。灵活多变的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新视角,以新颖的方式去诱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就一定能使学生向往科学、追求真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会随之培养起来。
  2.积极参与,灵活多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形成师生的良性互动。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打破常规,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对疑难问题能提出较多的思路和见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探索性创新思维能力、选择性创新思维能力、综合性创新思维能力、构建性创新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要根据教学特征和教学的内容大胆改革,要有探索性和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积极、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循序渐进,踏踏实实的训练,做到全方位平衡发展,数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探究法、讨论法,创设一种自由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思维提供漫游的空间,进而产生创造的欲望,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创新能力提高了。
其他文献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当下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大调整、大变革,寻求新发展的关键阶段,上上下下都在进行“痛点”改革,力图找到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央企地产公司通过重组整合催生一批巨无霸地产公司;家电企业借势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加快“中国智造”升级步伐;以消费、科技、能源等为主的企业正通过海内外并购,应对“消费升级”难题;一大批初创企业借着“双创热潮”的红利,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顶
【摘 要】在护理专业的所有课程中,《基础护理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开设《基础护理学》这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的医学知识。我们在施教过程中,大胆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实践观察,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教学改革  在护理专业中,《基础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科目,主要是让学生最终形成一种固定的医学思维模式,让每个学生掌握必备的护理学知识、扎实的实践
【摘 要】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转换教学角色,优化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学观念;转变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交流工具,在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培养新形势下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高中英语教学责任重大。  怎样才能把《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英语教学中,让学生愉快的学习呢?我认为作为任课教师,应转变教
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教学中难免都会遇到这样的情景:老师提问后课堂上只有几个学生举手,凡有被点名发言者大都以刘胡兰式的回答“不知道”而告终,这种情景在农村学校尤为普遍。这样的课堂教学,其效果不言而喻。  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课堂中的这种表现不单纯是忽略了问题的研讨,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忽视了教学工作的另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口
【摘 要】在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本文从角色扮演体验、实验探究体验、问题提问体验三个方面创设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可感知的情境中去思考、操作、观察、总结,进而自觉地将之内化为自己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体验;化学课堂;激发;情境  “体验式”教学是一个非常不同于说教式的教学方式,这如同学游泳、学脚踏车一样,因为获取知识和技能来自学生本人的亲身体验,就会深刻得终身不
【摘 要】目前,网络教学已经成为提高成人教育质量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在成人教育中引入网络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为学生制订个性化的自学目标,本文就网络教学与成人教育的综合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网络教学;成人教育;综合;探讨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把网络教学有效的运用到成人教育中,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媒体课程资源,这不但方便成人学院实现自主学习,还可以使成
david Cruickshank, global chairman of 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limited, recently remarked that the “new normal” of China’s economy would create more demand for consumption and service sectors, and tha
小学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学好这门课对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自然观,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潜能,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现将本人在农村如何开展科学课的教学研究与实验的一些做法说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切实转变观念,重视科学课的教学  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科学技能的重要课程,上好科学课
【摘 要】FLASH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主动的观察分析和总结,方能真正理解原理、举一反三、灵活应用。针对中等技工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FLASH教学中,放弃了“教一步学一步”的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方法,将任务、项目化整为零,每个小组成员都负责一份,推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让脑、心、手动起来,并在组内组间互动起来,达到使其主动练习、主动思考、主动寻找问题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