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lzh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初中数学也有了新的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要求。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整合教学资源,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来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本文主要从明确教学目标、创设相关情景、联系生活实际三方面来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学生主体
  数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整体成绩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学方式单一,以灌输式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效率也没有得到有效提高。所以,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方法,不断探究多样的课堂形式,进而调动学生兴趣,促进课堂效率的有效提升。接下来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改中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发挥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所以,要想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这点,并不断进行落实。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发现数学知识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一节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首先,我通过谈话导入教学“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相传2500年前,他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用地砖铺成的地面反映了三角形的某种特性,现在你也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由此引发学生思考。接下来我让学生准备出三角尺,画一个直角边为3cm和4cm的直角三角形,并用刻度尺量出第三边的长度,然后再让学生画一个直角边为5cm和12cm的直角三角形,用刻度尺量出第三边的长。由此,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研究两个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学生可以得出“3?+4?=5?;5?+12?=13?”。然后,让学生继续探究:对于任意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有这个性质?由此可以让学生得出勾股定理的定义。这样,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有效掌握了勾股定理有关内容。
  二、创设相关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任何学科来说,兴趣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数学课堂的知识丰富有趣,学生会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如果课堂知识枯燥乏味,学生就会很难集中注意力。所以,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通过相关情景的创设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进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一节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相关概念,会识别一元一次方程,体会方程思想。首先,我通过创设相关情景导入教学:“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客车的速度大约是每小时70千米,卡车的速度大约是每小时60千米,最后客车比客车先到一小时,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学生开始展开探讨,然后我找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再让学生思考:如果用x表示a、b两地之间的距离,根据题意可以得出一个什么方程?由此让学生分清哪些是已知,哪些是未知,并能够运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把题意表示出来。最后,我为学生出示类似的题型让学生练习。如此,通过相关情景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以致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轴对称》一节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认识轴对称图形,分析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首先,我通过联系实际引入教学:“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轴对称图形,例如建筑物、艺术作品、中国的方块字等等。掌握图形对称的奥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图形的特征,还可以帮助我们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和谐。”接下来,我出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他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我提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尝试给它下定义,同时我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我让學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还存在哪些轴对称图形。如此,通过联系实际的方式,促进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综上所述,数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与生活都有重要意义。所以,作为初中数学的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将学生作为主体,不断探究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需求,进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沈文汉.优化教学设计是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J].江苏教育研究,2016(Z1):103-106.
  [2]吴燕萍,高飞.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电大理工,2014(01):74-75.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中的古诗词鉴赏力是指学生个性品读力、学生的意境赏析力、学生的情感感知力,并分别从生活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以及合作教学法进行指导分析,旨在创设具有生活性、情境性以及自主性的古诗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让学生在古诗词学习鉴赏中,有所启迪,有所收获,能力有所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古诗词;鉴赏力;教学策略  现阶段的高中古诗词教学,语文教师大多在古诗词的诵读、疏通文本和
期刊
摘 要:古诗是语文学科中的重要部分,尤其是针对于小学语文,其中涉及的古诗也是需要重点掌握的。但是,由于学生接触语文学科的时间较短,而且很多学生实际上对于语文学科也不是特别感兴趣,因此古诗教学可以说是语文学科的一个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没有概念,觉得一些语句难以理解,也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不高。但是,古诗教学作为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堂效率的提高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关键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以主动性的姿态进行知识的学习。数学是初中生需要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初中数学教师自然需要探究初中数学课本上的内容,采用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以主动性的姿态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基于此,本文将对激发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部编版教材对语文要素进行了整体综合设计,遵循着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梯度发展序列,旨在稳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所以,笔者依托教材,从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方面着手,力图打造小学语文生本有效课堂,探究课堂教学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学;策略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教给学生猜测与推想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阅读之旅充满乐趣;课堂教学运用朗读这
期刊
摘 要:通过对新课改教学内容的深入解读,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注重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围绕学生开展相关内容的授课,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思考的快乐,增强小学数学整体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从互动教学、合作教学以及生活化教学三个角度进行阐释。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主观认为学生不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新时代的学生来说,掌握一门外语尤其是英语已成为一项新的基本技能,同时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阶段,英语教学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对人才的要求,通过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来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从掌握科学记忆单词方法、提高单词储备;小组合作探究、提升实践能力以及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期刊
摘 要:隨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英语教学模式也随着发生了一些变化。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根据新课改中的要求,专注于培养小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并根据学生现阶段的兴趣爱好来进行教学,绘本教学应用而生。在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绘本教学模式的优势,为学生尽量多地拓展阅读资料;教师应善于对英语绘本进行整理与分类,促进英语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绘本来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完善英语阅读教学的弊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一年级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开始,主要内容为一些较为基础的数学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教学的重点要更多地放在学生的个人感受上,让学生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数学学习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从而为以后进一步深化学习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对一年级小学学生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的把握,提出了通过对教学形式的改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并列举了三种主要的具体教学形式,希望能够给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一点帮助。  
期刊
摘 要: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所实施的教学策略单一,课堂教学主体是教师,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受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模式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为了主体。初中数学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能够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尊重学生的需求,围绕学生展开教学,采用多样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数学课堂更具有趣味性。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让初中数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的改革,我国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在这种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自然需要关注教学策略的创新,合理地应用小组合作策略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接受到良好的语文知识的同时,有效地提升合作意识。基于此,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谈一谈将小组合作策略融入到小学语文中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下,越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