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预设在小品中的应用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ou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用预设可以帮助小品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本文将对沈腾和马丽小品中的话语进行分析,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语用预设在其小品中所产生的喜剧效果。
  【关键词】语用预设 小品 喜剧效果
  一、引言
  小品多数短小精悍,演绎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很多小品通过生活中屡见不鲜的例子反应不良社会现象或反应深刻的生活哲理,达到幽默和教育民众相结合的效果。语用预设在小品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小品创造中很常见。它通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达到小品的喜剧效果。但目前学术界对小品语用预设的分析的文章却很少,一些文章注重字面的分析,并不能从语用学的层面揭示出幽默语言背后的实质。本文试对沈腾和马丽在春晚中的小品话语进行全面分析,探讨语用预设策略如何在小品中发挥作用,论述语用预设在其小品中的喜剧效果。
  二、研究综述
  1.预设及语用预设的定义。“预设”这个概念是语用学和语义学中均采用的一个概念,用来解释语义中的逻辑现象。这个概念由德国的弗雷格在《论意义和指称》中提出。预设的英文名是presupposition,也被一些学者翻译为前提或前设。它指的是说话人在讲话语时作出的假设,用来确保语句的合适性。预设最初多在哲学的领域被讨论。随着语言学的发展,预设逐渐从哲学领域进入语言学领域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预设从不同的研究角度被学者划分为两类——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划分的标准是是否依赖语境。语义预设是从句子,更确切地说是命题本身来讲,指的是真实和虚假命题之间的关系。语用预设涵盖说话人、听话人以及语境等诸多因素,是从语用学的层面进行研究分析。说话人在向听话人传递新信息时,不仅仅要考虑听话人自身的因素,还必须结合当时的语言环境,做出最恰当的表述,才能真正达到发话目的,语言才会产生语力效果。
  2.研究背景理论。喜剧小品是写生活中千姿百态的“人”的。生活中的“人”搬到舞台上必须是思维灵活,表现力有弹性的。当这个灵活的“人”瞬间思维像一块机械运转,其表现必然是幽默滑稽的。这也就是柏格森所说的“镶嵌在活的东西上面的机械的东西”。小品的语言环境也是各式各样的,并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产生喜剧效果。小品的幽默语言形式表现离不开语言环境。一般来讲,小品会设置一个总的语用预设,艺术家在这个特定的语用预设下将小品的幽默喜剧效果呈现出来。
  三、语用预设在沈腾春晚小品中的运用
  1.转换语用预设的重心。语用预设中的转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话轮中发话者A通过转移话轮中发话者B话语的焦点,这样旧的语用预设被打破,新的语用预设产生,话语意义因此有了新的指向,最后达到特定的语用效果。另一种情况是听话者利用发话者话语中的谐音,创造误解说话人的意图的假象,制造出新的语用预设,从而达到特定目的。
  2.故意误解语用预设。说话者主观提供一个语用预设,或者通过主观有目的性地曲解预设信息就此达到发话目的。这种模式是违背了预设的共知性来制造幽默效果的。所谓预设的共知性是指交际双方或一般人所共知的信息。
  马科长:我这么跟你说呀新调来的这位杜局长巧了他也喜欢打乒乓球,你明白知道怎么做了吧
  郝建:科长呀,你这就为难我了,我最多能管住自己不打,局长我哪敢管呀。
  (马科长站起来):郝建呀,你这领会意图的能力真是太差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你思想上不求上进,我告诉你啊,你要再这么下去,这辈子也是这么一个科员了。
  郝建:真的吗,那我就放心了,工作总算是稳定了。
  ……
  马科长:来来你坐着,你看哦咱门科就你一个会打乒乓球的,那你要是打乒乓球把领导给陪舒服了,那你不就成为领导身边的红人了吗。
  郝建:红人了?
  马科长:魏小宝,陪康熙摔跤,那最后魏小宝成什么了?
  郝建:太监呀
  这段话中,郝建三次曲解了马科长的语用预设。当马科长指出新调来的杜局长也喜欢打乒乓球时,本意是指出郝建的爱好和领导爱好相同,多和领导打球有利于升职,郝建却以“科长呀,你这就为难我了,我最多能管住自己不打,局长我哪敢管呀。”这句话故意曲解马科长的语境预设,达到幽默效果。当马科长严肃批评郝建这辈子只能做科员时,郝建以“真的吗,那我就放心了,工作总算是稳定了。”反映出郝建喜悦的心情,取消了原来的话语预设,产生幽默效果。当马科长问道“魏小宝,陪康熙摔跤,那最后魏小宝成什么了?”时,郝建回答“太监呀”又一次误解了原来的语境预设,观众不禁暗暗叫好。
  语用预设具有合适性、共知性、客观性、单向性、隐蔽性和可撤销性等特点,对小品营造幽默气氛、突出喜剧效果、升华主题起了很大的作用。通过运用语用预设的理论来分析小品的语言,可以更好地了解喜剧效果是如何产生的。同时对小品剧本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蒋冰清.预设理论与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阐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3).
  [2]郭绍波.用语用学的预设理论分析幽默产生的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5).
其他文献
课题说明:Unit1 My new teachersA –Let′s talk   教学目的  1.能听懂会说并在实际情况中运用以下对话:Who′s your Math/English……teacher ?  Mr Zhao/..What′s he/she like? He ′s /She′s thin and short .And she′s very kind.  2.能够正确使用Mr, Mi
一、教学背景  新课程标准英语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并热爱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的教学理念。新标准英语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具体的话题展开,有一定的创新度,话题的设计“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学生在熟悉的语境中提高参与度,并让学生有话可说。但课文里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较少,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自己精心编排方能授课。  二、学生分析  1.学生
【摘要】近年来,伴随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进出口贸易额的不断增长,以及企业间跨国合作的不断深入,商务英语翻译在贸易经济的增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奈达的对等理论为主要依据,对商务英语的词汇特点以及语法进行了分析,还以翻译实践中典型语句的翻译作为示例,来体现对等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作用。  【关键词】对等理论 商务英语翻译 具体运用  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商务英语的发展还比较落后,
【摘要】为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以及云南省“桥头堡”战略的实施,培养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细分专业方向设置、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结合地方需求培养一批优秀泰语人才以及培养优秀的专业任课教师等多方面的泰语教学改革已俨然迫在眉睫。  【关键词】泰语 市场需求 教学改革  云南省作为连接东南亚的“桥头堡”,泰语课程的开设成为必然,然而近年来,随着该专业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长,就业压力加大应成为各高校急需
【摘要】去年下半年以来,翻转课堂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在全国各地流行开来,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更为人性化的教学模式,深受广大一线教师的欢迎。本文将围绕翻转课堂与初中英语教学结合进行探讨,重点分析和阐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的几点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初中英语 翻转课堂 课堂有效性  一、引言  所谓“翻转课堂”,是指对课堂内外的时间重新进行调整,将学习决定权从教师转移到
【摘要】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建设正处于探索阶段,系统化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根据《英语口语》的课程设置,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与总结,提出以兴趣为导向、以内容为依托、以互动为核心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 后续课程 英语口语 教学反思  一、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全国各高校的基础课程,其改革与发展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现阶段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
散文是一种自由的文体,在各种文体中它的边界最为模糊。英语中的散文“prose”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对它有着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prose”是指与诗歌相对立的文体,而狭义的“prose”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相当于中国文学中的散文、随笔或小品文。散文创作的生命在于风格的鲜明,散文翻译的关键在于风格的再现。在翻译时,不仅要传达原文信息,还要尽量展现原文的风格和韵味
【摘要】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要做到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才能起到优化英语教学的作用。本文将以“自信”为主题的一节听说课的教学课件划分为导入、听前、听中、听后(检测)、拓展五个部分,分析探讨了如何利用课件辅助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大学英语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大学英语教学,是一种集语言、文字、声音、图形等多种信息为一体的最优化
【摘要】通过整合MALQ和《二语听力元认知问卷》,以成都大学2014级英语专业学生为调查样本,从任务知识、主体知识、策略知识、计划、评价、调节六个维度调查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元认知水平。结果显示学生的听力元认知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对任务知识的掌握最好,其后依次为主体知识、调节、策略知识、评价,最次为听力计划;策略知识与计划、评价、调节、任务知识、主体知识均有显著程度正相关。  【关键词】英语专业 听力
【摘要】本文运用生态女性主义对威廉·华兹华斯的作品《孤独的割麦女》进行解读,揭示了该诗所蕴涵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指出诗人在该诗中通过书写女性与自然的亲密和谐关系、女性与男性话语的对抗关系,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男性与女性平等共处的美好愿望。  【关键词】威廉·华兹华斯 《孤独的割麦女》 生态女性主义  华兹华斯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湖畔诗人,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奠基者,其被誉为自然诗人,以自然质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