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地位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991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教育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应当用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去充实音乐教育,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也应重视民族文化效应,因为音乐和教育都是一种文化现象,都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既构成了文化本体,又具有传递和深化音乐文化的作用,尤其对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具有传承、弘扬和创新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音乐 中小学音乐教学 传统文化 人文精神
  在现时代的学生、民众观念里面,一提到音乐大家脑子里反映出的就是贝多芬、莫扎特、交响乐等,而我们中国的音乐在大陆统称叫“民乐”,基本上尤其是给年轻一代的概念就是“低俗”,我问过很多学人这样的问题“你觉得民乐怎么样”,他们会说:“听不懂,太吵”等等。
  民族音乐,代表深厚的人文精神、文化精神的内涵,它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代表。传统音乐应该是民间戏曲的一个部分。所以在中小学音乐课中要求给学生树立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正确概念。
  民族音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首先表现在它与传统文化互相交融、互相联系、共同发展、共创辉煌的主要特质。在音乐课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民族情感的教育,学习民族音乐,让学生学会用歌声去歌颂我们的祖国、人民,去赞颂英雄人物,去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对学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可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在社会主义怀抱的幸福、自豪。
  在音乐课教学中,长期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教育,对学生民族情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渗透作用,让民族情感之花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它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内容,是加强学生的民族情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音乐教育的目的所在。民族音乐是国家的象征、友谊的桥梁、增进相互了解的共同语言。中国民族音乐为其他民族、其他国家打开了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窗口。加强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在校园内外大力弘扬民族音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这不仅仅是在于向学生传授民族音乐知识,更是要让中小学生认识到它在世界音乐宝库中的重要地位,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在大力弘扬民族音乐,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中,音乐教师素养是十分重要的。一般素养包括作为教师通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和教育能力。中国民族音乐素养主要是指各种优秀的戏曲、民乐、中国锣鼓、民歌民谣和民族舞蹈知识和技能等。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素养是指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教学和活动中的组织、策划、设计和指导能力等。让民族音乐走近学生,满足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需求,促进学生作为龙的传人的个性不断发展与自我完善。
  《课标》中指出:“在音乐教学中,应创设多种情景,提供各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在民族音乐教育中也应如此。课堂上应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听、唱、奏、演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外在的愉悦表现,而且有内在的成功体验。让学生与民族音乐多次面对面地接触,品尝民族音乐的“原汁原味”,使民族音乐中蕴涵的伦理道德、人间真情、人文境界、民族尊严等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例如,在讲授《说唱脸谱》时,可以让学生演唱、演奏《说唱脸谱》,欣赏江苏、河北、东北、广东的不同地区的京剧风格。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民族的“变异性”及民族发展与传承。
  在欣赏教学中,我曾选择许多地方戏曲,民歌。如东北的二人转,豫剧,河南省三弦书、河南坠子、十不闲莲花落、宁波走书、凤阳花鼓、车灯、商 花鼓等。《流水》、《苏武牧羊》、《二泉映月》等来开展教育活动。在欣赏《二泉映月》时,先介绍阿炳的悲惨命运、曲名的由来、创作的背景,并了解“二泉”的地理环境, 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在欣赏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文字或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一次文学、音乐与美术的文化整合。这样学生能初步感受到这部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了解这部作品的时代特征与文化价值,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欣赏《春江花月夜》这首民乐曲时,我启发学生从优美的音乐中去想象春风和煦、明月当空、山水相连、花月相映的动人面,从内心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等。欣赏时,对学生进行引导、提示,介绍一些大音乐家的生平事迹以及歌曲创作背景等。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增强民族自豪感。
  大力弘扬民族音乐,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质;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领略中国传统音乐之美,了解华夏优秀文化之伟大和丰富,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还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在我们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发展音乐教育,让民族音乐走近学生,这是我们音乐教育上的一条灿烂的光辉大道。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2] 江明淳《中国民族音乐欣赏》
  [3] 冯增俊《教育创新与民族创新精神》
  [4] 冯光钰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数学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提问、质疑、说服、推广,直至学生理解。如何改变学生过去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关键在于老师的精心引导。  【关键词】自主探究学习 能力 培养  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通过指导学生自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就是培养以多向、逆向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寓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创新能力要有一定知识和智慧的基础,但是不可低估情感对知识、智慧的作用。  【关键词】想创新 敢创新 会创新 爱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就是培养以多向、逆向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寓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创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它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增强,它的威力将在知识经济时代
一直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及师道尊严的影响,学生的课堂权益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许多孩子失去童年的欢乐和自由,失去全面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可以说让数学课插上“快乐”的翅膀,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活质量,已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也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的追求。  一、营造“快乐民主”的教学氛围。  心理快乐能使人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对一切充满希望,充满信心,充满创造力。课堂上,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要爱护学生,
期刊
摘要:历年高考数学的命题原则对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试卷的题型更新,更具有开放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方法 交流与合作  历年高考数学的命题原则是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数学能力的考查,强调了综合性。这就对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
摘要:现代科技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与普及,小学教学中也渐渐开始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首选,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死板的书本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有声有色的、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化,真正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乐学”。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小学数学 应用实践  一、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数学被很多小学生认为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需求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而农地资源的稀缺严格限制城市扩展占用农地,城市土地供给缺口很大。因此,改善城市土地利用不合理状况、挖掘城市土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