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ST退市风险警示作为ST制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证券市场当中的买卖双方,即股民与上市公司具有特殊的引导价值。面对证券交易所给予特定上市公司的风险警示,于理性股民群体而言是一项重要的投资风向标,风险警示标识引导股民审慎投资,掌握投资主动权与自主权,避免资本的盲目投向;于理公司性的上市公司而言势必不想成为被风险警示的目标,进而注重规范企业经营活动,树立良好企业形象,而不幸成为被证券交易所给予风险警示的上市公司群体将会不遗余力地进行公司整改活动的落实,恢复企业形象的建立。本文以“中国一重”披星摘帽事件为例,从理性买方视角与理性卖方视角对*ST风险制度的积极价值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退市风险警示 特别处理 危机意识
ST(Special Treatment )——特别处理制度,其自沪深交易所1998年4月22日正式宣布实行以来,已经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发挥整整20周年风险警示作用。与域外的国家和地区不同,ST制度仅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中存在并发挥作用。该制度主要是对出现财务危机状况或其他异常状况的上市公司给予退市可能风险警示,根据目标上市公司连续亏损的时间长度以及是否在连续期间内实现扭亏为盈的情况不同,其风险标志各不相同,主要有ST、SST、*ST、S*ST这四种风险标识。其中*ST警示,又称退市警示、摘牌警示,出现在上市公司利润连续两年亏损的前提下,如果一个上市公司被交易所给予“*ST”退市风险警示,那么该警示标识将直接出现在该上市公司的简称前。例如,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简称“中国一重”,被给予退市风险警示(俗称“披星戴帽”)后称“*ST一重”,本文主要以买卖视角结合*ST一重(601106)披星摘星案例来探讨“*ST”警示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积极价值。
一 *ST一重带帽脱帽案例简介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是我国最重要的国有独资企业之一,注册资本高达50亿元,其公司股票系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A股。2017年月21日,中国一重成为*ST一重。2018年5月9日,*ST一重恢复中国一重名称。
(一) ST制度简介
ST 制度作为中国一项特有的制度是对中国证券市场退市制度的一项补充,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风险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办法》的规定,上市公司一旦出现异常的财务状况或者产生其他异常状况致使公司股票存在终止上市的风险或者导致投资者对公司前景难以判断时,为了保护投资者权益免受损害,证券交易所将对上市公司进行特殊标记处理,提醒股民注意。
(二)中国一重带帽脱帽过程简介
中国一重公司,2015年度、2016年度连续两年经审计的净利润均为负值,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4 年修订)》第 13.2.1 条第(一)项规定,公司股票于2017年4月21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从“中国一重”披星戴帽成为“*ST一重”。
2017年,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ST一重的公司财务报告进行了全方位审计,随后为*ST一重的公司财务情况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经审计公布,截至2017年12月31日,归属于该上市公司股東的净资产为1,083,014.17万元,2017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025,182.52 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18.34万元。
因该上市公司已于2017年度实现扭亏为盈,净资产为正,并且该公司主营业务发展趋势良好,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具备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的大概率情形,截至2017年末,相较于上一年度同期,该上市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9.74%,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9.93%;全年新增订货总额达122.5亿元,同比增长50.9%。
2018年4月24日,*ST一重正式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申请。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18年5月7日同意撤销公司股票退市。根据相关规定,该公司股票于2018年5月 8日停牌1 天,2018年5月9日起撤销风险警示。撤销股票退市风险警示后,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更为10%,该公司股票将转出风险警示板交易,“*ST一重”摘星脱帽恢复原有名称“中国一重”。
二 理性买方视角——股民视角
股民群体作为证券市场中不可忽视的经济主体,该群体以完全追求经济利益回报为目的而进行一系列的证券交易活动,趋利性极强。他们关注证券市场的一系列“风吹草动”,而“*ST”退市风险警示作为我国证券市场中极其重要的投资引导信号,当然会吸引来自理性股民群体的普遍关注。“*ST”风险警示标识对于广大股民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规劝股民远离盲目投资
作为一名理性的股民面对一个上市公司被给予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况,会自然而然的思考该公司是否具有被自己投资的价值,自己的资本流入该公司是否可以为自身带来合理可观的利益收入。显然凡是被证券交易所带帽*ST的上市公司,其必然存在公司财务危机或者其他异常状况。*ST退市风险警示相当于证券交易所给广大股民群体的善意警告:这个“孩子”存在问题,在其改邪归正之前不要轻易与他玩耍,小心被带坏,不听劝者,后果自负。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引导股民进行理性投资,将市场资本投入到健康的资本市场当中。
(二)牢固把握投资主动性与自主权
2017年4月21日,中国一重带帽成为*ST一重,当日收盘价跌为3.90元(该上市公司以往收盘价峰值曾达19.75元,日均收盘价在5元左右),涨跌幅为-5.11%。表明,当理性股民群体在获悉证券交易所给予该上市公司退市风险警示后,其投资行为受到了该风险提示的有效影响。试想,假设证券交易所在发现中国一重存在资金风险的情况下,没有设立该特别处理制度给予*ST警示。那么,股民群体将会在对于上市公司真实状况一无所知的状况下进行证券投资,其势必会导致我国证券市场的盲目性与自发性,滋生大量的垃圾股、绩劣股持续存在。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股民基数大,证券市场一旦发生大的波动,其不利影响的波及范围是相当广泛的。政府作为我国宏观调控工作的重要主体其设立*ST制度一方面有效整顿了证券市场的秩序,另一方面保护了广大股民的投资权益。政府作为我国国内最大的服务主体,将存在资金风险或者其他风险的上市公司情况公之于众,其并不是要求股民怎样去投资,也不是强令指示股民去进行投资,而只是客观的公布特定上市公司的特定时间段内存在的风险情况,由此来看,投资主动权与自主权依旧在理性股民的手中。 (三)引导股民群体谨慎投资,保持理性
证券交易所给予特定上市公司特别处理并给予*ST退市风险警示意图就是让股民群体在对存在风险的上市公司进行投资时强调谨慎,保持理性。因而特别处理的制度设计方面也配套制订了两种限制买入的制度设计。其一是投资者首次提交买入风险警示股票的委托前,必须通过电子或书面形式签署《风险警示股票风险揭示书》;其二则是限制单一账户买入数量,即单一账户当日累计买入单只风险警示股票的数量不得超过 50 万股。在第一种制度设计下,如果股民没有签署《风险揭示书》,那么该股民将不能依法买入风险警示板面的*ST股票;在第二条制度条件下,为了防止部分股民绝对失去理性,过于依赖投机行为所带来的收益,其限制了单个账户的最大风险警示股票的买入数量,同时,也为了有效防止不法投机者伺机哄抬风险警示板面上市公司的股价而使中小股民的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三 理性卖方视角——*ST一重视角
退市风险警告已经做出其最直接的负面影响主体应当是上市公司本身。而上市公司的股价与上市公司的经营实力、市场信誉、社会形象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当企业冠以“*ST”标识时,作为理性的企业一方将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快破除窘况,“*ST”标识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一)引导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推动企业良性发展
显而易见的是退市风险警告会使得社会公众对于上市公司的经营实力、市场信誉、社会形象给予相对否定性评价。而这种否定性评价将会直接作用于公司的股票价格,并且有可能使得股价偏离上市公司的真实市场价值,从而导致上市公司下一轮的融资成本畸高,丧失股民群体的信任。股价稳步上升的公司在市场中的信誉会越来越好,而拥有这种信誉会让公司后续的融资越来越方便,融资成本越来越低。任何越做越大的实力型公司都不可能只融资一次的,不管是股权融资还是债权融资,都需要企业具备良好的过往记录,这种企业形象在投资者心中十分重要。会给股民投资的信心,导致股价上升,反之,则会使股价下跌。因为风险警示制度的存在,每一个活跃在证券市场的企业都必须重视良好企业形象的建立以获得股民群体的信赖利益。
(二)优胜劣汰,帮助企业树立危机意识
中国一重是拥有国字背景的实力公司,始建于1954年,是中央管理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53户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 。带帽成为*ST一重,无疑是对这样的老资历上市公司的当头棒喝。退市风险警示下达后,*ST一重紧急召开股东大会与董事会并发布公告坚决确保公司2017年实现扭亏脱困。据*ST一重的年度公告数据资料显示,2016年,中国一重的净利为-57.9亿元。截止2017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达157.42亿元。数据显示,中国一重2016年销售毛利率为-23.71%,是该公司2006年以来首次为负。财汇大数据终端显示,中国一重2016年第四季度,销售毛利率为-72.72%。而*ST一重2017年第一季度销售毛利率为21.61%。从营运能力來看,中国一重2016年营业周期为1748.48天,2017年第一季度为824.22天。从这点看,中国一重2017年的行业环境相较于2016年的行业环境而言行情颇佳。
设想,如果没有风险警示制度的存在,类似于中国一重这样的老牌上市公司难免会认为自身高枕无忧,懈怠竞争,对于企业存在的危机难以做到及时把控,进而丧失发展先机。*ST退市风险警示标识的存在,意味着对于活跃在证券平台上的所有上市公司而言,无论你是拥有国资背景的龙头企业,还是泛泛的中小上市公司,只要公司在特定时间期限内存在法定风险,都会面临同样的退市风险警告,从而加大各上市公司的危机意识,改善其经营状况,着眼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建设。
(三)激发企业整改活力,推动企业落实整改
上市公司的股票一旦被扣上*ST的帽子,就如同天天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被学校出具劝退警告的学生一样,意图警告该上市公司:如果你再不好好经营,不能够在下一年度内扭亏为盈的话,你将会被“退学”。当上市公司被特殊处理后,公司会面临严格的监管从而影响公司的融资渠道,而只有达到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年报盈利的标准才能达到避免退市的目的。 对于达到避免退市的标准的方法中,在相应的法规、规范和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盈余管理,能够相对较好的达到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的目的。同时当上市公司被* ST 后,会产生强烈的危机意识从而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改善相应的财务指标,以便尽快实现摘帽。从中国一重发布的公司公告来看,当其被*ST后,该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了解除质押、冻结公告、公司月度盈利公告、公司季度盈利公告、公司半年度经营数据公告、2017年上半年比较式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公告、ST一重主体与相关债项2017年度跟踪评级报告等,其公告数量大幅增加,*ST一重频繁发布公告拟向社会公众传达公司具有持续的企业盈利能力、股东获利能力、企业发展能力、企业长期偿债能力以及稳定的现金流量,具备绩优股的典型特征,从而稳定股民信心,防止公司股价大幅波动。
结 语
*ST退市风险警示,对于理性股民而言,应当根据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作出的风险警示合理规划自己的投资。而作为被*ST的上市公司应当及时寻求资金风险的应对措施,注重公司的投资经营,提升公司的经营实力,增强股民的投资信心。
【参考文献】
[1] *ST船舶:龙头扭亏可期[J].股市动态分析,2018(20):45.
[2] *ST重钢:重整初步确定债权356亿 部分财产已公开拍卖[J].现代矿业,2017,33(09):258.
[3] 夏宏强.2014年度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案例研究——基于*ST水井案例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6(05):92-94.
[4] 李浩宇.“不死鸟”神话破灭*ST博元被强制退市[J].中国金融家,2016(04):94-95.
[5] 杜翩翩.从盈余管理角度看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的必要性——基于一家*ST上市公司的案例研究[J].当代会计,2016(02):18-20.
【关键词】 退市风险警示 特别处理 危机意识
ST(Special Treatment )——特别处理制度,其自沪深交易所1998年4月22日正式宣布实行以来,已经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发挥整整20周年风险警示作用。与域外的国家和地区不同,ST制度仅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中存在并发挥作用。该制度主要是对出现财务危机状况或其他异常状况的上市公司给予退市可能风险警示,根据目标上市公司连续亏损的时间长度以及是否在连续期间内实现扭亏为盈的情况不同,其风险标志各不相同,主要有ST、SST、*ST、S*ST这四种风险标识。其中*ST警示,又称退市警示、摘牌警示,出现在上市公司利润连续两年亏损的前提下,如果一个上市公司被交易所给予“*ST”退市风险警示,那么该警示标识将直接出现在该上市公司的简称前。例如,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简称“中国一重”,被给予退市风险警示(俗称“披星戴帽”)后称“*ST一重”,本文主要以买卖视角结合*ST一重(601106)披星摘星案例来探讨“*ST”警示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积极价值。
一 *ST一重带帽脱帽案例简介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是我国最重要的国有独资企业之一,注册资本高达50亿元,其公司股票系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A股。2017年月21日,中国一重成为*ST一重。2018年5月9日,*ST一重恢复中国一重名称。
(一) ST制度简介
ST 制度作为中国一项特有的制度是对中国证券市场退市制度的一项补充,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风险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办法》的规定,上市公司一旦出现异常的财务状况或者产生其他异常状况致使公司股票存在终止上市的风险或者导致投资者对公司前景难以判断时,为了保护投资者权益免受损害,证券交易所将对上市公司进行特殊标记处理,提醒股民注意。
(二)中国一重带帽脱帽过程简介
中国一重公司,2015年度、2016年度连续两年经审计的净利润均为负值,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4 年修订)》第 13.2.1 条第(一)项规定,公司股票于2017年4月21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从“中国一重”披星戴帽成为“*ST一重”。
2017年,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ST一重的公司财务报告进行了全方位审计,随后为*ST一重的公司财务情况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经审计公布,截至2017年12月31日,归属于该上市公司股東的净资产为1,083,014.17万元,2017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025,182.52 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18.34万元。
因该上市公司已于2017年度实现扭亏为盈,净资产为正,并且该公司主营业务发展趋势良好,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具备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的大概率情形,截至2017年末,相较于上一年度同期,该上市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9.74%,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9.93%;全年新增订货总额达122.5亿元,同比增长50.9%。
2018年4月24日,*ST一重正式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申请。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18年5月7日同意撤销公司股票退市。根据相关规定,该公司股票于2018年5月 8日停牌1 天,2018年5月9日起撤销风险警示。撤销股票退市风险警示后,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更为10%,该公司股票将转出风险警示板交易,“*ST一重”摘星脱帽恢复原有名称“中国一重”。
二 理性买方视角——股民视角
股民群体作为证券市场中不可忽视的经济主体,该群体以完全追求经济利益回报为目的而进行一系列的证券交易活动,趋利性极强。他们关注证券市场的一系列“风吹草动”,而“*ST”退市风险警示作为我国证券市场中极其重要的投资引导信号,当然会吸引来自理性股民群体的普遍关注。“*ST”风险警示标识对于广大股民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规劝股民远离盲目投资
作为一名理性的股民面对一个上市公司被给予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况,会自然而然的思考该公司是否具有被自己投资的价值,自己的资本流入该公司是否可以为自身带来合理可观的利益收入。显然凡是被证券交易所带帽*ST的上市公司,其必然存在公司财务危机或者其他异常状况。*ST退市风险警示相当于证券交易所给广大股民群体的善意警告:这个“孩子”存在问题,在其改邪归正之前不要轻易与他玩耍,小心被带坏,不听劝者,后果自负。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引导股民进行理性投资,将市场资本投入到健康的资本市场当中。
(二)牢固把握投资主动性与自主权
2017年4月21日,中国一重带帽成为*ST一重,当日收盘价跌为3.90元(该上市公司以往收盘价峰值曾达19.75元,日均收盘价在5元左右),涨跌幅为-5.11%。表明,当理性股民群体在获悉证券交易所给予该上市公司退市风险警示后,其投资行为受到了该风险提示的有效影响。试想,假设证券交易所在发现中国一重存在资金风险的情况下,没有设立该特别处理制度给予*ST警示。那么,股民群体将会在对于上市公司真实状况一无所知的状况下进行证券投资,其势必会导致我国证券市场的盲目性与自发性,滋生大量的垃圾股、绩劣股持续存在。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股民基数大,证券市场一旦发生大的波动,其不利影响的波及范围是相当广泛的。政府作为我国宏观调控工作的重要主体其设立*ST制度一方面有效整顿了证券市场的秩序,另一方面保护了广大股民的投资权益。政府作为我国国内最大的服务主体,将存在资金风险或者其他风险的上市公司情况公之于众,其并不是要求股民怎样去投资,也不是强令指示股民去进行投资,而只是客观的公布特定上市公司的特定时间段内存在的风险情况,由此来看,投资主动权与自主权依旧在理性股民的手中。 (三)引导股民群体谨慎投资,保持理性
证券交易所给予特定上市公司特别处理并给予*ST退市风险警示意图就是让股民群体在对存在风险的上市公司进行投资时强调谨慎,保持理性。因而特别处理的制度设计方面也配套制订了两种限制买入的制度设计。其一是投资者首次提交买入风险警示股票的委托前,必须通过电子或书面形式签署《风险警示股票风险揭示书》;其二则是限制单一账户买入数量,即单一账户当日累计买入单只风险警示股票的数量不得超过 50 万股。在第一种制度设计下,如果股民没有签署《风险揭示书》,那么该股民将不能依法买入风险警示板面的*ST股票;在第二条制度条件下,为了防止部分股民绝对失去理性,过于依赖投机行为所带来的收益,其限制了单个账户的最大风险警示股票的买入数量,同时,也为了有效防止不法投机者伺机哄抬风险警示板面上市公司的股价而使中小股民的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三 理性卖方视角——*ST一重视角
退市风险警告已经做出其最直接的负面影响主体应当是上市公司本身。而上市公司的股价与上市公司的经营实力、市场信誉、社会形象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当企业冠以“*ST”标识时,作为理性的企业一方将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快破除窘况,“*ST”标识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一)引导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推动企业良性发展
显而易见的是退市风险警告会使得社会公众对于上市公司的经营实力、市场信誉、社会形象给予相对否定性评价。而这种否定性评价将会直接作用于公司的股票价格,并且有可能使得股价偏离上市公司的真实市场价值,从而导致上市公司下一轮的融资成本畸高,丧失股民群体的信任。股价稳步上升的公司在市场中的信誉会越来越好,而拥有这种信誉会让公司后续的融资越来越方便,融资成本越来越低。任何越做越大的实力型公司都不可能只融资一次的,不管是股权融资还是债权融资,都需要企业具备良好的过往记录,这种企业形象在投资者心中十分重要。会给股民投资的信心,导致股价上升,反之,则会使股价下跌。因为风险警示制度的存在,每一个活跃在证券市场的企业都必须重视良好企业形象的建立以获得股民群体的信赖利益。
(二)优胜劣汰,帮助企业树立危机意识
中国一重是拥有国字背景的实力公司,始建于1954年,是中央管理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53户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 。带帽成为*ST一重,无疑是对这样的老资历上市公司的当头棒喝。退市风险警示下达后,*ST一重紧急召开股东大会与董事会并发布公告坚决确保公司2017年实现扭亏脱困。据*ST一重的年度公告数据资料显示,2016年,中国一重的净利为-57.9亿元。截止2017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达157.42亿元。数据显示,中国一重2016年销售毛利率为-23.71%,是该公司2006年以来首次为负。财汇大数据终端显示,中国一重2016年第四季度,销售毛利率为-72.72%。而*ST一重2017年第一季度销售毛利率为21.61%。从营运能力來看,中国一重2016年营业周期为1748.48天,2017年第一季度为824.22天。从这点看,中国一重2017年的行业环境相较于2016年的行业环境而言行情颇佳。
设想,如果没有风险警示制度的存在,类似于中国一重这样的老牌上市公司难免会认为自身高枕无忧,懈怠竞争,对于企业存在的危机难以做到及时把控,进而丧失发展先机。*ST退市风险警示标识的存在,意味着对于活跃在证券平台上的所有上市公司而言,无论你是拥有国资背景的龙头企业,还是泛泛的中小上市公司,只要公司在特定时间期限内存在法定风险,都会面临同样的退市风险警告,从而加大各上市公司的危机意识,改善其经营状况,着眼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建设。
(三)激发企业整改活力,推动企业落实整改
上市公司的股票一旦被扣上*ST的帽子,就如同天天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被学校出具劝退警告的学生一样,意图警告该上市公司:如果你再不好好经营,不能够在下一年度内扭亏为盈的话,你将会被“退学”。当上市公司被特殊处理后,公司会面临严格的监管从而影响公司的融资渠道,而只有达到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年报盈利的标准才能达到避免退市的目的。 对于达到避免退市的标准的方法中,在相应的法规、规范和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盈余管理,能够相对较好的达到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的目的。同时当上市公司被* ST 后,会产生强烈的危机意识从而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改善相应的财务指标,以便尽快实现摘帽。从中国一重发布的公司公告来看,当其被*ST后,该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了解除质押、冻结公告、公司月度盈利公告、公司季度盈利公告、公司半年度经营数据公告、2017年上半年比较式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公告、ST一重主体与相关债项2017年度跟踪评级报告等,其公告数量大幅增加,*ST一重频繁发布公告拟向社会公众传达公司具有持续的企业盈利能力、股东获利能力、企业发展能力、企业长期偿债能力以及稳定的现金流量,具备绩优股的典型特征,从而稳定股民信心,防止公司股价大幅波动。
结 语
*ST退市风险警示,对于理性股民而言,应当根据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作出的风险警示合理规划自己的投资。而作为被*ST的上市公司应当及时寻求资金风险的应对措施,注重公司的投资经营,提升公司的经营实力,增强股民的投资信心。
【参考文献】
[1] *ST船舶:龙头扭亏可期[J].股市动态分析,2018(20):45.
[2] *ST重钢:重整初步确定债权356亿 部分财产已公开拍卖[J].现代矿业,2017,33(09):258.
[3] 夏宏强.2014年度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案例研究——基于*ST水井案例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6(05):92-94.
[4] 李浩宇.“不死鸟”神话破灭*ST博元被强制退市[J].中国金融家,2016(04):94-95.
[5] 杜翩翩.从盈余管理角度看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的必要性——基于一家*ST上市公司的案例研究[J].当代会计,2016(0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