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让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一直都是广大英语教师们在积极探索、实践的课题。本文主要就有效教学的内涵、实施有效教学的注意点以及如何使得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达到最优化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在高中英语教学课堂中,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与学生怎样互动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提高学生自身英语知识和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呢?下面,本人将根据自己的英语教学经验,与大家在如何打造高中英语高效课堂这一话题上,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以语言实践.
教师首先要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从用好教材中的素材做起,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和活动为中心的新课堂。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学有所用,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乐学兴趣,思考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真正变英语教师为英语教育工作者、教学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我教高一英语Unit 7 Cultural Relics中的Reading A City of Heroes的话题是英雄城。通过对精读课文的学习,学生对文章St Petersburg和Peter the Great的历史和人物有了了解和认同,并会应用Where there is a river, there is a city等句式。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渐次提问,从八一起义的南昌城到抗日的台儿庄,串讲其他名城和相关人物引导他们深思Who made the city great? What plays an important parts to make something(someplace)different?引导学生深度思考,Peter the Great is gone. The City remains the city,从而悟出It is people who made the city great. 教师顺势引申,举例并深入到Where there are people. there is(are)…,完成了对学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情意教育,并为学生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素材。教师利用这些素材,借助学生已有经验,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促使综合运用所学语言完成“四会”任务。
二、因材施教,分层设计教学内容和提问.
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就是因材施教。A、B两种教学法都能使学生的自身素质有所提高,学生的情况不同教师的教学内容就要因此转变。对于实施A层次教学方式的学生教师应该让他们在自身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而对于实施B教学方式的学生,应该让他们向高难度的目标挺进。因此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调整,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才能有助于自身提高。其次,对于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提问,教师也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来明确提问的对象。满足学生取得成功的心理就要让他们有所表现。对实施A层教学方式的学生的可以提问关于课文的基本内容以及细节等问题,让学生回答一般难度的问题,如文中简单生词的含义和课文的中心思想。对于实施B层教学方式的学生可以向他们提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这个时候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最好时机,如文中是否隐藏着和文章表面思想不一样的内容。A、B两个教学方式都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着重处理Reading和Workbook中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处理。当然,对于A层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鼓励来增加他们对学生的自信心。
三. 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学得轻松。
我们可以把学习过程划分prlearning,while-learning,post-learning三个阶段,这就是pwp教学过程。Pre-learning(学习前)阶段是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学生自我准备,教师激活学生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其目的是为新语言内容的学习进行准备。这一阶段包括课堂教学之前的一切准备活动,也包括课堂教学开始学习新的语言内容之前的导入,启动,复习,激活等活动。While-learning(学习中)阶段当然就是学习新语言的阶段,一般是在课堂进行,但也可以是学习在课堂之外的自我学习活动。在这一阶段,教師进行知识呈现,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语言内容,形成运用能力。Post-learning(学习后)阶段是学习新语言之后的评价,运用阶段,这一阶段应该是课堂之外的运用活动阶段,因为课堂内的活动本质上都属于学习阶段的活动,即使是课堂内的运用也是促进学习的运用活动。PWP教学过程可以用以听、说、读、写各种技能教学过程,也可以用于词汇、语法、课文等学习过程,其核心就在于是否以学生的语言学习为过程的中心。PWP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优化,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要求教学设计的时候,明白教师的作用是指点和引路,学生的语言习得需要自己去揣摩和训练。
四.把教学主体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乐队趣.
新课标的核心教学理念就是教学的主体应是学生。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应充分体现在实际的教学中,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享受学习,从而学生能积极、主动、活泼、健康、高效地发展,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效率必然低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因此,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互相交流,由单向灌输关系变为多向互动。为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 要善于组织学生参加诸如Role- play,Pair-work,Group-work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 实践证明,课堂中丰富多彩的师生活动减低了学生课堂活动中的焦虑感,促进了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互动活动中,教师要积极热情并以开放、协商、激励的态度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会因此从教师的情感投入和协商式、鼓励式的话语中得到激励和鼓舞,从而更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
总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深入了解教材、注重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不做蜡烛,只做打火机;不做一桶水,只做带领学生找到水源的人;找不到水源,但要给学生指明水源所在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韩翠英.高中学生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调查与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 王海华.加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在高中英语教学课堂中,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与学生怎样互动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提高学生自身英语知识和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呢?下面,本人将根据自己的英语教学经验,与大家在如何打造高中英语高效课堂这一话题上,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以语言实践.
教师首先要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从用好教材中的素材做起,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和活动为中心的新课堂。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学有所用,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乐学兴趣,思考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真正变英语教师为英语教育工作者、教学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我教高一英语Unit 7 Cultural Relics中的Reading A City of Heroes的话题是英雄城。通过对精读课文的学习,学生对文章St Petersburg和Peter the Great的历史和人物有了了解和认同,并会应用Where there is a river, there is a city等句式。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渐次提问,从八一起义的南昌城到抗日的台儿庄,串讲其他名城和相关人物引导他们深思Who made the city great? What plays an important parts to make something(someplace)different?引导学生深度思考,Peter the Great is gone. The City remains the city,从而悟出It is people who made the city great. 教师顺势引申,举例并深入到Where there are people. there is(are)…,完成了对学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情意教育,并为学生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素材。教师利用这些素材,借助学生已有经验,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促使综合运用所学语言完成“四会”任务。
二、因材施教,分层设计教学内容和提问.
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就是因材施教。A、B两种教学法都能使学生的自身素质有所提高,学生的情况不同教师的教学内容就要因此转变。对于实施A层次教学方式的学生教师应该让他们在自身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而对于实施B教学方式的学生,应该让他们向高难度的目标挺进。因此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调整,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才能有助于自身提高。其次,对于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提问,教师也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来明确提问的对象。满足学生取得成功的心理就要让他们有所表现。对实施A层教学方式的学生的可以提问关于课文的基本内容以及细节等问题,让学生回答一般难度的问题,如文中简单生词的含义和课文的中心思想。对于实施B层教学方式的学生可以向他们提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这个时候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最好时机,如文中是否隐藏着和文章表面思想不一样的内容。A、B两个教学方式都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着重处理Reading和Workbook中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处理。当然,对于A层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鼓励来增加他们对学生的自信心。
三. 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学得轻松。
我们可以把学习过程划分prlearning,while-learning,post-learning三个阶段,这就是pwp教学过程。Pre-learning(学习前)阶段是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学生自我准备,教师激活学生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其目的是为新语言内容的学习进行准备。这一阶段包括课堂教学之前的一切准备活动,也包括课堂教学开始学习新的语言内容之前的导入,启动,复习,激活等活动。While-learning(学习中)阶段当然就是学习新语言的阶段,一般是在课堂进行,但也可以是学习在课堂之外的自我学习活动。在这一阶段,教師进行知识呈现,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语言内容,形成运用能力。Post-learning(学习后)阶段是学习新语言之后的评价,运用阶段,这一阶段应该是课堂之外的运用活动阶段,因为课堂内的活动本质上都属于学习阶段的活动,即使是课堂内的运用也是促进学习的运用活动。PWP教学过程可以用以听、说、读、写各种技能教学过程,也可以用于词汇、语法、课文等学习过程,其核心就在于是否以学生的语言学习为过程的中心。PWP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优化,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要求教学设计的时候,明白教师的作用是指点和引路,学生的语言习得需要自己去揣摩和训练。
四.把教学主体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乐队趣.
新课标的核心教学理念就是教学的主体应是学生。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应充分体现在实际的教学中,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享受学习,从而学生能积极、主动、活泼、健康、高效地发展,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效率必然低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因此,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互相交流,由单向灌输关系变为多向互动。为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 要善于组织学生参加诸如Role- play,Pair-work,Group-work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 实践证明,课堂中丰富多彩的师生活动减低了学生课堂活动中的焦虑感,促进了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互动活动中,教师要积极热情并以开放、协商、激励的态度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会因此从教师的情感投入和协商式、鼓励式的话语中得到激励和鼓舞,从而更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
总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深入了解教材、注重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不做蜡烛,只做打火机;不做一桶水,只做带领学生找到水源的人;找不到水源,但要给学生指明水源所在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韩翠英.高中学生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调查与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 王海华.加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