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uimin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将数学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建立关联,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变得更为感性和直观,激发其数学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探究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探索数学知识的内涵。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0-034
  引言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课程,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积累数学学习经验,提升数学学习技能,培养独特的数学思维,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有利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核心素养纳为教学的重点,从自身做起,创新教学模式,有效改善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在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创建小学数学特色课堂。
  一、创建数学情境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和复杂。虽然,小学数学知识内容较为简单。但是,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数学思维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这是小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时,可以通过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增加自信与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课本中的知识内容融入实际生活中,作为数学学习的传递。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节“折线统计图”一课时,课本中的例题有较强的数据性,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不太贴合实际生活。这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我们每个人家里每月的用电量,自己每月的用水量,我们每月会使用掉多少水性笔等与自己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并画出自己的折线图,发表看法。这样的问题会提高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结合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生活探究积极性
  数学的广泛应用决定了数学教学必须结合实践,学以致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找到每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意义、作用及应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增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使其快速理解知识点的意义,并懂得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应的生活问题。例如,在完成了“位置与顺序”相关知识点的教学后,教师可采取灵活提问的方式巩固学生对上下、前后的认识,强化学生的方位意識:李明前面坐的是谁?哪位同学坐在李明的后面?教室的墙上挂着什么?教室地上都有哪些物品?可见,合理进行生活化教学,能让学生的思维从书本知识中跳出来,从身边、从生活中找到与书本知识对应的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学活用,边学边用,赋予数学学习以乐趣。又如,在完成了“厘米与米”章节的教学后,教师可提问:我们刚才学习了厘米、米的概念,也知道了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即1米等于100厘米。现在,请大家用尺子量出我们身边课本、作业本、课桌及铅笔等物体的长度与宽度,再想一下,如果我们量出书的长度是20厘米,那应该是多少米?教师还可将生活化教学拓展到课堂之外,要求学生回家后量一量自己家里电视机、餐桌等物体的尺寸,并在下一节数学课上和大家分享。这种从课内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学习效率。
  三、重视课堂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
  数学作为一门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数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联,真正在数学学习中动手、动脑、用心,并具备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深入理解各教学知识点,并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高数学应用能力。例如,在“时、分、秒”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实物时钟为例,引入时针、分针、秒针的概念,指导学生学会从表上准确找到时针、分针、秒针,再讲解这三者在表示时间时各代表什么,它们在时钟上的运转与人们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要求学生回家后将时钟定在6点15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分、秒的概念。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知识点的意义及其与生活的关联,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结束语
  要想有效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专注于实现,并长久坚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提高核心素养和优化创新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也要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得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修明.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探究[J].华夏教师,2019(36):21.
  [2]林素娟.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9(12):26.
  [3]王静.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分析[J].华夏教师,2019(34):42-43.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常常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去,那么这个时候教师进行教学,学生也并不能够很好的进行学习,知识点也并不会很好的被记忆。教师为了促进学生数学的学习,因此采用信息技术融合的方式来让学生学习数学这门学科。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结合有效的引领了学生的进步,让学生很快的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去,开展数学的学习。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融合进行探讨和总结,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为教师的教学带来十足的生机,助力了教师教学效率地提升。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学时,需要多多关注信息技术所具备的优势,多多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的教学,以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多方面探究高中物理教学信息技术的辅助运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体育强国”目标的提出和实施,体育课程在当前初中教育工作开展当中显得更加的重要。体育课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均衡的考量,不仅要求学习多项体育技能,还要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坚强的内心。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特点,采取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组织一些游戏活动等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体育课程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趣味性教学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
期刊
摘要:数学这门课程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在小学中年级的数学教育当中需要更加重视学生计算能力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在小学阶段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进行数学教育时需要积极的采用各种方式去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本篇文章就是以小学中年级计算能力的培养为中心而展开讨论和分析的。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中图
期刊
摘要:在框架橋下穿既有铁路施工过程中,最常用的是顶进法,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保证营业线的正常运营,也要保证框架桥工程的施工质量。基于此,以下对道路下穿铁路框架桥顶进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下穿;铁路框架桥;顶进施工;关键技术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0-05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与铁路交叉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因此,有施工工期短
期刊
摘要:现阶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个学科都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做出相应的调整,结合现代化的教学元素与化学学科本身的教学特点展开具体的教学研究十分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探索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本文将会针对当前化学教学的现状展开具体的创新策略分析,研究出符合当代高中化学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策略微探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
期刊
摘要:小学生学英语以感性认识和感性思维为主,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能真实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经验,从而提高、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利用图片、实物、多媒体等直观教具创设情境,进行导入、理解、表演和运用。基于此,对多媒体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误用与对策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多媒体;不合理的影响;恰当使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
期刊
摘要:在当今社会时代得以快速进步和发展的这一背景下,社会逐渐对幼儿的健康教育提高了重视程度,并有了更高要求标准。所以作为幼儿园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到现代社会对幼儿健康教育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并积极转变以往传统教学观念和思想,结合幼儿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开展教学活动,以此来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新时期;幼儿健康教育;有效策略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小学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识字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识字教学的质量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来讲至关重要,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注重语文识字教学,提高学生识字水平,保证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保证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關键词: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0-055  引言  随
期刊
摘要:《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有必要更好地强调课程需要发展学生所具备的综合语言运用方面的能力,以此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过程。为了适应这一趋势,国家英语课程要求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通过进行文本情景境与语境方面的演绎,以此来提高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的能力。基于此,对文本情境优化小学英语对话教学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文本情境教学;小学英语;优化英语对话中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