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在青少年心理发展方面的作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sq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图象记录和传播的作用不断增大,视觉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视觉文化像一吧双刃剑,在促使青少年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也产生着许多负面的效应,例如广告、网络游戏等引发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而视觉文化范畴中的许多部分与美术教育相关。因此,通过正确的学校美术教育能促进青少年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美术教师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面对敏感、自我、矛盾的学生时该以何种方法何种技巧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了广大美术教育者的重要任务。正如常锐伦所说:“美术学科教育正是通过充满感情的艺术形象,从感性上打动学生,使其感之以美,动之以美,然后晓之以理,达到陶冶情操,使之心灵美好,行为高尚,身心得到协调健康发展。”而只有切实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从学生的心理状态出发,才会让美术教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到底怎样才能让美术教育与心理教育得到双赢呢?
  笔者以为,可以在以下二个方面做努力:
  一、准备学生
  初中学生还处于身心发育时期,对美术的技法与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与熟悉,但是对事物的写实认知仍处于模糊阶段,特别是对事物的造型、色彩、创新等处于知觉困境。初中生已经对小学的简单绘画已经烂熟于心,如果课堂还是像以前一样千篇一律,自然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与参与感。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把人的内心需要的最高境界概括为“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要求着我们教师要努力开发各种资源,把美术与音乐、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让美术不仅仅只有视觉上的冲击,还要通过绘画教学重新唤起学生的知觉想象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效率往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而要引起学生的兴趣,你首先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所以,美术教师们应该从学生出发去备课,而不是站在自己高高的楼房上去给平地上的学生授课。这点笔者深有体会。
  美术课堂要想获得对学生思想方面良性的作用,首先要确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备好每一个细节,而不是将自己“以为”的东西强加于学生。在激发学生兴趣之后,从青少年的心理来看,获得成功的体验将是一件令人感到非常愉悦的事情。
  二、准备教师
  一堂优秀课的重要体现在于教师激情的展示。老师本身的情绪会影响整堂课的气氛。要在充分备课之外酝酿一定的教学情绪去感染自己,像一个演员或者更像一个节目主持人,了解内在情感目标的递进和和转化。这样,学生才会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跟随教师的脚步去实现你的教学目标。
  但是,除了教师自身高昂的情绪之外,还应具备以下两点要素:
  1、课堂机智
  课堂不是一道只有一个答案的填空题,总会有很多奇特的火花闪现。有学生的奇思妙想,有学生的“捣蛋”,总是会干扰到一堂课的思路。但从青少年的心理出发,对他们一贯打压肯定不是明智之举,只会让课堂陷入僵局。在这个时候,学会用巧妙的方法扭转这些“突然”,也成了一名教师必备的要素。
  教师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课堂机智。课堂机智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既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临堂发挥的灵感教学,即教师能以其敏捷的思维能力与应变能力随机调整与课堂教学进展不一致的内容或节奏,又是指教师能从容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以巧妙的手段予以引导、转化、淡化等恰当处理,将教学引向深入。
  对于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有些教师可能会采取回避的态度,怕影响自己上课,有些教师可能会比较冲动,凭一时感情简单武断地予以处理。富有课堂机智的教师则会比较冷静、理智,或者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加以化解,既能轻松一下课堂气氛,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或者以此为教学的新契机,就势组织学生讨论争鸣,激活学生的思维,并巧妙地将学生高涨的情绪导向教学的正题上来。
  当然,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维护小小的面子。对教师来说,让课堂回到轨道,对学生来说,会明白互相尊重的重要性。
  2、给他们点阳光
  青少年富于幻想,胸怀远大的理想与信念,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但是他们又是急躁的理想主义者,对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以致遭受挫折,就容易引起激烈的情绪波动,出现沉重的挫折感,有的甚至悲欢失望,严重的陷入绝望境地而不能自拔。
  教师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心语的倾听者和积极的反映者。因此,在对待学生的课堂反应和作业方面,美术教师应该要以更细腻的观察与更全面的评价来对待。
  学生喜欢说这样一句话:“给我点阳光,我就灿烂。“教师都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与创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育者只有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赏识教育,不仅要赏识优秀学生,也要赏识后进生。
  很多研究都曾经说明这一点,在人的本性中,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得到别人对自己各方面的肯定。青少年的知识粗浅,意志脆弱,但又极力地想表现自我,想得到别人的承认。他们的生理以及心理特性注定了他们的幼稚性与不成熟性。如果我们都以赏识的眼光和态度去对待他们,从积极的方面去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进步,则可使他们看到自我的价值,从而向更高的目标去努力。
  当然,赏识教育中也包括“批评”。对学生的错误也要及时提出,并要求改正,不能一味地要去赞美,而忘了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对自我评价过高,会产生沾沾自喜,甚至居高自傲、盛气凌人的心理。
  正确的美术教育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美术教育要达到其目的,美术教师应该清晰地明白本身的专业特色,否则将对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不良后果。美术教师要从学生出发,了解学生之后才能针对学生的特性备好适合学生接受的美术课。还要时刻注意自己在学生面前扮演的角色,是良师也是益友,是给予肯定的“伯乐”,也是十字路口的“引路人”。当然这过程更加需要教师的素质积累与文化底蕴,这些有待年青的笔者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努力,真正作到完美地驾驭课堂,如此的新课程改革才能使学生的情感价值目标得到充分的实现。
其他文献
【摘要】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反思 经验。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  一、提高教学反思的认识  长期以来,教师在认识和理论上的提高,比较重视让教师学习理论知识,热衷于请专家作报告,热衷于让  教师脱产进修,热衷于教师的学历达标,这些做法确实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但我们可能忽  视了更为重要的一种途径,这就是帮助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1.1
摘要: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伤害事故,对学生和教师造成心理上的负担,既影响了学习和工作又影响了生活。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对开展课内外体育教学,对增进健康都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体育教学活动 运动损伤 预防 健康  一、前言  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里的掌上明珠、娇生惯养、宠爱有加,一点点的运动损伤,即使是擦伤,家长也会心疼,而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又较常发生运动损伤而教师和学生又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老师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也不断取得新成绩。绝大多数老师,对指导学生如何选取材料,布局谋篇的前期工作都非常重视,但是对于学生完成习作以后的后期评改工作却有所忽视。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我认为无论是教学的写前的前期指导还是完成后的后期评改,都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环节,都应该得到重视和发展。因此,重视小学作文的评改也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
摘要:提问是一个重要的技巧问题,有效的或高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将一堂数学课变得轻松自如,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处于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给课堂教学增添神奇的魅力。  关键词:试论 小学 数学 教学 提问 技巧  提问是一个重要的技巧问题,有效的或高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将一堂数学课变得轻松自如,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利于培养
摘要:实践证明,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史、化学家故事、巧设悬念、利用实验多角度创设情景、研讨释疑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关键词:化学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策略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是当前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怎样才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促使学生学好数学呢?下面仅以自己在概念教学中的具体做法谈几点体会。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概念教学  概念的引入是数学概念教学的第一步。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常常要借助具体的事实和已有的经验,从获得的知觉、表象等感性材料中概括出数学概念。因此,上课时联系学
摘要:在课堂学习中,教师是问题(情境)的设计者、引导者和调控者。通过学习使初中生接触和初步掌握观察探究、质疑反思、归纳、数学实验等基本思想和方法,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提升数学思维的层次。  关键词:数学教学 提高 提出问题 能力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教师实施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但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小学一年级,不仅是孩子们校园生活的一个新起点,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孩子读了一年级,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心态也随之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步入小学阶段的孩子对父母到底意味着什么?或许为人父母们心中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答案,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心态一:“孩奴”心理  一年级与幼儿园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孩子们开始了文化课程的学习。由于一年级的孩子还处于各种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期,因此要顺利地完成学业任
摘要:本文在作者从事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从九个方面对初三数学复习效率的提高进行分析、探讨,希望能对从事此项工作的教师及中学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提高 数学 复习 效率  初三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大,知识点多,要想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能力,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教师从多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快速有效地进行复习。下面,根据几年来从教的实际情况,谈几点自己的想
摘要:素质教育的根本是以人为本,通过语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在初中语文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修养和审美感性情怀,提高语文教学综合效应。  关键词:初中语文 素质教育  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探讨学生素质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机制的渗透式很有必要的。虽然语文学科特质和参与素质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