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不问第一学历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en8431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第一学历”,是指每个高校毕业生所取得的大学本科(或专科)文凭。或许是因为高考是被世人最认可的公平考试,所以每当社会对拥有大学文凭的人进行评价和选拔的时候,第一学历时常被作为关键的一项指标。但是,第一学历却不见得就是一项工作甚至一个事业的入门必要条件。即使没有闪亮的第一学历,依旧可以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与成长道路,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以我个人最近十来年来指导研究生的所见所想,得出的结论是:成就不问第一学历。
  事实上,在我最近十年指导并已毕业的研究生中,75%来自目前用人单位和导师不大认可的非985或211大学,其中也不乏某些常被人诟病的“考研专业户”院校。虽然我的大多数研究生第一学历并不好,但这种不理想的第一学历却没有影响他们在研究生阶段的成长和成就,这些学生中不乏能够在专业课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研究工作中也取得丰硕成果的成功者。
  “我不比你差!”
  当我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及这些博士生为何而来读研时,出身鲁东大学的朱星宝同学在答复说,父母对他读书求学的全力支持、自己个人对科学的喜好和追求是他选择读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的两个最主要的动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心头始终有“我不比你差”这样一句看似朴实无华,但意涵深刻的励志语录。
  我至今仍记得,在他博士入学后来和我讨论研究课题的时候,当我谈起我根据当时课题组所从事研究课题状况和博士生的个人能力,提出了博士生毕业要求“一五一十”(即发表5篇以上SCI收录的论文、影响因子之和力争达到10)的指标时,他坦然接受了这个要求。后来我得知,其实他当时在心里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在读博士期间发表10篇论文,他最后也真的做到了。
  朱同学能达到这个宏伟目标,是因为他可以起得比别人早,经常在早上5点半就来实验室开始做实验。在整理结果撰写论文期间,他可以靠一兜子馒头和几包大酱再加上点简单的生鲜蔬菜就能在寝室写一整天的文章,其用心专注,可见一斑。朱同学的另一个特点是执行力强、下手快,有想法立刻就会付诸行动。他的视野比常人更开阔,常常不拘泥于自己既有的研究选题,不断积极拓展新的研究方向,所以他取得的成果最终超出了我的想象。
  例如,他的博士论文课题是研究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氧化物的微纳米阳极,最初的方案中主要侧重解决阳极在甲烷燃料中的抗积碳能力。朱同学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在发现这种阳极具有优异的性能之后,不但迅速在其他液体燃料和固体燃料环境下进行了电池试验,而且把它用于单气室燃料电池和火焰燃料电池,还颇具创意地制作出了以一种氧化物材料同时作为阴极和阳极的对称结构燃料电池。因为他能够不断地对研究方向和选题进行自主扩展,所以取得了超乎想象的许多成果。
  因为学术上的突出成就,朱同学赢得了一连串的荣誉,其中包括2010年度的首届“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该奖项2010年设立,奖励在博士生阶段学术研究表现出色的博士研究生),哈尔滨工业大学“李昌奖”(这是以我校老校长命名的大奖,每次只奖励5名学生)、研究生“十佳英才”等等,并在2011年的两个国际学术会议上获得奖励资助。第一学历并没有成为朱同学成长的羁绊,相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反而让他“很接地气”,结果是“触底反弹”,时时刻刻促使他要比别人多付出、多努力、多思考。
  放下包袱,无须纠结
  如果说朱同学选择读研还带有一些古典理想主义色彩的话,田彦婷同学考研的理由算是比较现实主义的。对本科大规模扩招后就业难的担忧和期望到一个新的地方走走看看的想法,是这位山西师范大学毕业的女生选择来到地处东北陲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研的主要原因。在如愿考取了哈工大研究生后,田同学以“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研究工作中,并不因为自己的出身而感到自卑或过多的压力,认认真真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用女生特有的细心和耐心做好自己承担的电解质薄膜制备技术方面的工作,出色地完成了硕士阶段的论文工作。
  在田同学博士入学之初,恰逢课题组的一项863项目进入了攻坚阶段,她欣然接受了去做项目的工作安排,从即将毕业的师兄刘博士手中接过了课题的单气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C-SOFC)微堆结构方面的后续研究任务,并迅速完成了研究方向的转变,成了这项课题中的骨干力量。在半年多时间里,一项项新的SC-SOFC结构设计从最初师生共同讨论的草图,在她的手里变成了器件,并高效率地完成了试验。经过几轮改进设计和改进,课题组的SC-SOFC微堆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不但顺利完成了项目的研究任务,还在此领域达到了领先的水平。
  近一年的项目攻关中,虽然田同学做了大量的工作,却没有立刻写出博士生们梦寐以求的SCI文章,但事实上这一次攻关的过程已然帮她选准了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并进行了关键的技术创新,还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因此,项目结题阶段的繁重实验工作一结束,她就开始清理这部分的工作结果,不断地申报发明专利和撰写论文,从而在博士结束前,取得了发表4篇影响因子较高的SCI收录论文和获得2项发明专利的成就,荣获了2012年度“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和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虽然这些成果似乎已经足够完成她的博士论文了,她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在掌握了新的实验仪器和数值模拟软件后,又针对前期实验中发现的一些机理方面问题展开了研究,让研究工作的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从田同学的经历不难看出,放下第一学历这个包袱和由此产生的种种纠结,轻装上阵,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承担的每一项工作,不但可以取得很好的成果,也可以让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
  思想让人走远
  同样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的王志红同学,在给我的答复中说,自己是为了不再回到原来的高中。去周而复始地讲高中物理那点儿知识而选择了读研,用他自己的话讲,“逃避痛苦”成了他前进的动力。事实上他在读研究生期间,面临的压力也不少,首先是要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获得奖学金,不再因学费问题给家长增添负担,后来则是要发表足够的文章以顺利博士毕业。这些压力,没有把高个子的他压矮压倒,而是统统转变成了动力。
  其实王同学对学术有着明确的目标,而且他很乐于思考问题,所以尽管他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似乎比别人少了一些机会和运气,却也总能敏感地捕捉到对他的研究有直接促进作用的信息。例如,读硕士生的时候,他在一次组会上讲述电解质支撑型SC-SOFC电极的同面和对面布局的结果后,课题组的一位老师半开玩笑地说:“你咋不把两个电极放在电解质块相邻的面上?”这句话立刻触发了他的灵感,他很快提出了新的直角面结构电池设计方案,并迅速付诸实验并取得成功,给他的研究打开了一条新路。
  王同学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很仔细,思考也非常深入。针对SC-SOFC在实验中多次出现的电压不稳定甚至产生震荡的现象,我们以往只是对它进行了现象的描述和定性的分析解释。王同学并没有停留在这个层次,而是精心设计了一个原位观测的实验方案,对单气室燃料电池环境中的阳极电阻和电池开路电压同时测量,分析不同信号之间的关联。这个实验取得成功后,王同学不但很好地解释了电压震荡现象,而且弄清了此前许多次SC-SOFC实验失败的原因。这种失败,曾让他的上一届师兄困扰了许久,几乎到了濒临放弃的地步,而在王同学这里,面对一连串的失败和挫折的他虽然同样有痛苦和郁闷,却没有气馁和放弃,明智地选择了停下来,用心去领悟,再抬头看一看,然后从容地寻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
  王同学是同龄人中比较有思想的一个,在他的博客中,我既能看到他去美国佐治亚理工那一年发生的许多事,更时常能看到他借用一些很生动、形象的比喻表达出他很有见地的想法。在王同学的身上,我没有看到第一学历对他的能力和成就有怎样的不利影响,反倒让我坚信“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这句话。
  责任编辑:曹晓晨
其他文献
芒果台又要翻拍《天龙八部》,网上流传的演员名单和定妆照,让很多网友大呼“吐血身亡”“恨不能戳瞎双目”……金庸大师作品的每一次翻拍和改编都能引出话题,怨不得一拍再拍版本众多。《天龙八部》确实是个好看的故事,人物、线索众多,我的某闺蜜中学时曾声称那是她看过的最好看的电视剧——当然她看的是黄日华演虚竹的那个版本。  我从前最喜欢看《神雕侠侣》,香港、大陆、新加坡的各个版本都追看过好多遍。可成长真的是件奇
编者按:作为一名刚大学毕业的村官,张小青觉得自己作为不大,但是作为一名旁观者,她却难得经历了基层民主选举的壮阔场面,发现即便是村里的能人有如彪子者,立志“为村里的百姓干实事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篇深入基层的文字,可说代表了一代青年的观察与思考。  村党支部书记换届选举三年一次。我所在的村老书记老王已经连任两届,熟谙为官之道,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村民百姓,都打点得头头是道,如鱼得水。六年来,虽说没
宇航1992年出生,家乡是黑龙江绥化,因为上学早,已经工作2年了。宇航不是一个特“东北”的姑娘。她身上有北方姑娘的硬朗,混杂着南方城市柔软细腻的文艺情怀。她学的是国际文化交流,大学时候做过电台、组过乐队、排过话剧、画过画儿,现在她离开了舒服慢节奏的成都,漂到一切都沉甸甸的北京,给她青春期时代的偶像画家Benjamin(国内实力派新锐漫画家)做助理,同时她还是朋克乐队S-mud的主唱,经常在北京各大
编者按:网上曾有这样一篇文章被广泛转载:“叔叔、阿姨,我们不希望你们来支教,我们都担心,这块贫瘠的土地容纳不下你们公益的热心……真的,叔叔阿姨,我没有任何恶意,我们真的不希望你们再来这里支教。 ”支教、义工,这些是我们大学生在假期最常扮演的角色,各个高校几乎每年都会组织或让学生自行组织各式各样的支教活动,或帮助留守儿童,或关爱农民工子弟。可是我们这些关爱怎会得到如此回应呢?看上去那样美的支教给孩子
毕业那年,我们义无反顾地冲向社会,在第一份工作中卖过萌也犯过二,回过头来再看,仍然青涩,依然值得回味。  高级脑袋犯的低级错误  文/东东枪  大学毕业后的头一年,在某快速消费品公司的市场部做管理培训生。  领导让我去广东出差——一套8个产品(同一产品的8个库存量单位)的新包装,在顺德的一个工厂印,让我去签样。  也就是说:让我监督工厂的工人们调试机器,印刷出合格的包装来,并签字确认,今后以此为标
赛后“福利”让人喜  出身于西安农村家庭的范石钟,从小就对绘画特别感兴趣。那时候,一张宣纸8毛钱,一盒颜料则相当于家里一星期的伙食费,不菲的花费,让父母很难支持范石钟的学艺之路。小学四五年级后,范石钟担起了家里写春联的重任,还在学校办起了画展,父母才正视自家孩子出色的绘画天赋,送他去系统学习。2010年,艺术生范石钟,以优异的成绩考到了湖南大学视觉传达专业。  刚进大学时,范石钟有过迷茫期。课余,
关注身边的“小事”,这是商学的第一张“牌”;  消费者体验、减法、成本、媒体……这些统统都是商学中必须考虑的“牌”;  公益也已成为树立企业口碑的一张关键商学“牌”。  在美国,如果你想要一副高质量的眼镜,平均花费是500美元——直到有了“Warby Parker”;在美国,眼镜的网络销售额只占销售总量的1%——直到有了“Warby Parker”。  这家由4名沃顿商学院毕业生创办的网络时尚眼镜
我一直挺喜欢画点小画儿,中学的时候经常在语文课本的边角画一个跳舞的小人儿,或者在地理笔记本上画一群睡着了的银河系星球们,但是你知道,当年我也是一个要参加普通高考的苦难高中生,在应该专注于高考模拟题的时候,画画这种事儿简直就是超级不务正业。  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后,我对自己学的新闻专业没有什么不满意,能做个记者四处奔走和人聊天并记录真实的社会生活、找寻新鲜事物是份有趣的职业,只是每天坐在教室里背新闻理
呆萌傻的看病流程  在英国留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英国,要么别生病,要么就直接病死。这或许是对英国既完善又漏洞百出的医疗体系的绝佳说明。“完善”指的是它医疗免费的福利和热情温暖的医疗服务,而“漏洞百出”,则是其呆萌傻的看病流程。  然而,我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有了过高的预估。仅仅第二周,我的皮肤就因为无法适应英国硬水而开始过敏,可惜我没带任何抗不良反应的药物,只好去看医生。  英国的医疗体系和看病
2014年4月6日,星期天。波士顿的四月是多么美好的季节。  靠近码头的北区(North End)是意大利移民的聚居地,很像国内大小城市都有的美食一条街。从早到晚车水马龙,笑语欢声。在哈佛大学读博期间,我和吃货朋友们也会在晚上或周末来这里聚会,庆祝同学毕业、父母来访,或只为品尝地道的咖啡和意面。  隔着几条街是游客必到的波士顿水族馆,旁边有一栋不知名的高楼。在那个夜晚,一名哈佛大二学生,20岁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