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课堂上,学生比较含蓄,开口较难,教师应竭尽全力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和锻炼机会,以培养他们的勇气和胆量,提高交流能力。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交流
学生要想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提高交流能力,必须通过自己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例如,教“in, on, near”等介词时,如果教师只在黑板上板书这几个单词让学生跟读,再给几个相关的句子让学生跟读,结果是学生只会读这几个句子,却不会使用这些介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出示一棵大树和一间房子,让学生用鼠标把小动物拖到大树、房子的有关位置上,一边做一边说:“The dog is near the tree. The cat is on the house.”让学生一边根据自己的意愿把不同的动物放在不同的位置,一边用英语把句子说出来,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介词的含义。低年级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因此,教学中适当引进一些让他们舒展身体,活动四肢的教学活动,既可以调节他们的神经,又可以使他们通过这些有意义的动作表演感受知识的乐趣,从而更愿意张口去表达。如让学生猜猜:“Where’s Miss Chen?”学生会饶有兴趣地回答:“She’s in the kitchen/bathroom.”再如创设情境设计对白,帮一迷路小孩找妈妈:“I can’t find Mum. Where’s she? ”“She’s in the park. I bring you there.”学生通过表演,将真实的场景再现,运用英语表达的能力得到了训练与提高。
二、有效提问,让学生行云流水的交流
一个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能够充分把握与整合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并使之对教学产生最佳的影响。课堂进程中不同提问的灵活运用往往能使整个教学过程的过渡环节如同行云流水般自然,不留痕迹。
《牛津小学英语》4B,教学内容为“What do you like?”和“Do you like…?”等句型。上课伊始,教师就以聊天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了自己的爱好:“I like…”随后提问学生:“Do you like…?How about you? ”在自然的交流中,教师向学生渗透了上述三个句型。接着,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喜好,使他们放松心情,并培养其运用语言的能力。
为了提高设问教学的参与质量,问题要体现层次性,要让不同能力的学生产生共鸣,教师也可将竞赛融进问答活动中,这样能使活动呈现出热烈和紧张的气氛。如对问题的“抢答”便是一种促进学生迅速思考和充满挑战意味的活动,还可以采取“擂台”式的竞争方式,“擂主”的身份能否保持下去,取决于他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回答台下学生向他提出的问题。由此可见,教师的提问,学生间的设问,都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关注过程,让学生充分自主地交流
即使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其英语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而且同一个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所取得的进步也是不同的。教师设计的任务应能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既能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又能让基础较弱的学生参与其中并从中获益,最终使每个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获得成功。
例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3B Unit11 A good idea中的“Do you like…? Yes, I do. Let’s go…/What do you like? I like…”句型后,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将他们分成A、B、C三个组,然后给这三组分别布置任务:
A组学生:以“A good idea”为题写一段话,要求运用上所学的重点句型,还有一些礼貌交际语。
B组学生:完成调查表,并根据调查结果完成以下句子。
I lik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Your friend’s name) like____________.
_________ (Your friend’s name) like____________.
C组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图片,运用所学的重点句型写句子。
三项难度不同的作业不仅适应和满足了A、B、C三组学生的需要,并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了相应的语言能力训练。
学生在学习语言时,首先需要听到清晰的语音语调,并需要大量的交际机会。作为教师,课堂上应该多讲英语,不断重复学生的回答,对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作出相应的回应。为支持、鼓励学生敢说英语、多说英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耐心等待学生的回答(不要担心课堂中的沉默);
——回应学生时可以重复他们的话;
——不时地总结和评价每个学生的表现;
——多给学生开口的机会;
——对还没有准备好的学生不要强迫他们说。
实践证明,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小学英语课堂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课堂教学也因此而更富有创造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轻松自如地使用英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小组活动,以便他们说得更多,最终达到运用英语交流的目的。交流,是小学启蒙学习的重要过程,它为初学者运用语言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和条件,也提高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以及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责编 刘宇帆)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交流
学生要想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提高交流能力,必须通过自己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例如,教“in, on, near”等介词时,如果教师只在黑板上板书这几个单词让学生跟读,再给几个相关的句子让学生跟读,结果是学生只会读这几个句子,却不会使用这些介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出示一棵大树和一间房子,让学生用鼠标把小动物拖到大树、房子的有关位置上,一边做一边说:“The dog is near the tree. The cat is on the house.”让学生一边根据自己的意愿把不同的动物放在不同的位置,一边用英语把句子说出来,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介词的含义。低年级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因此,教学中适当引进一些让他们舒展身体,活动四肢的教学活动,既可以调节他们的神经,又可以使他们通过这些有意义的动作表演感受知识的乐趣,从而更愿意张口去表达。如让学生猜猜:“Where’s Miss Chen?”学生会饶有兴趣地回答:“She’s in the kitchen/bathroom.”再如创设情境设计对白,帮一迷路小孩找妈妈:“I can’t find Mum. Where’s she? ”“She’s in the park. I bring you there.”学生通过表演,将真实的场景再现,运用英语表达的能力得到了训练与提高。
二、有效提问,让学生行云流水的交流
一个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能够充分把握与整合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并使之对教学产生最佳的影响。课堂进程中不同提问的灵活运用往往能使整个教学过程的过渡环节如同行云流水般自然,不留痕迹。
《牛津小学英语》4B,教学内容为“What do you like?”和“Do you like…?”等句型。上课伊始,教师就以聊天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了自己的爱好:“I like…”随后提问学生:“Do you like…?How about you? ”在自然的交流中,教师向学生渗透了上述三个句型。接着,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喜好,使他们放松心情,并培养其运用语言的能力。
为了提高设问教学的参与质量,问题要体现层次性,要让不同能力的学生产生共鸣,教师也可将竞赛融进问答活动中,这样能使活动呈现出热烈和紧张的气氛。如对问题的“抢答”便是一种促进学生迅速思考和充满挑战意味的活动,还可以采取“擂台”式的竞争方式,“擂主”的身份能否保持下去,取决于他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回答台下学生向他提出的问题。由此可见,教师的提问,学生间的设问,都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关注过程,让学生充分自主地交流
即使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其英语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而且同一个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所取得的进步也是不同的。教师设计的任务应能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既能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又能让基础较弱的学生参与其中并从中获益,最终使每个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获得成功。
例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3B Unit11 A good idea中的“Do you like…? Yes, I do. Let’s go…/What do you like? I like…”句型后,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将他们分成A、B、C三个组,然后给这三组分别布置任务:
A组学生:以“A good idea”为题写一段话,要求运用上所学的重点句型,还有一些礼貌交际语。
B组学生:完成调查表,并根据调查结果完成以下句子。
I lik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Your friend’s name) like____________.
_________ (Your friend’s name) like____________.
C组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图片,运用所学的重点句型写句子。
三项难度不同的作业不仅适应和满足了A、B、C三组学生的需要,并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了相应的语言能力训练。
学生在学习语言时,首先需要听到清晰的语音语调,并需要大量的交际机会。作为教师,课堂上应该多讲英语,不断重复学生的回答,对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作出相应的回应。为支持、鼓励学生敢说英语、多说英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耐心等待学生的回答(不要担心课堂中的沉默);
——回应学生时可以重复他们的话;
——不时地总结和评价每个学生的表现;
——多给学生开口的机会;
——对还没有准备好的学生不要强迫他们说。
实践证明,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小学英语课堂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课堂教学也因此而更富有创造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轻松自如地使用英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小组活动,以便他们说得更多,最终达到运用英语交流的目的。交流,是小学启蒙学习的重要过程,它为初学者运用语言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和条件,也提高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以及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