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说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大瑰宝,对于小说的学习是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点。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新课程中小说教学方法弊端的叙述,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意在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水平和文学修养。
关键词:小说;鉴赏水平;文学修养
小说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小说教学是引导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的良好契机。小说是高中语文学习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小说中生动的人物刻画以及曲折的故事情节往往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但是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对小说的学习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对小说人物以及情节的关注上,而且要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小说人物、情节、环境的揣摩中产生自己的想法,学会从多角度、深层次的挖掘小说的内涵,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水平和文学修养。但是在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上,小说的教学方法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一、高中语文新课程中小说教学方法的弊端
(一)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中国的教育机制仍然是应试教育,所以很多学校的教育理念都是为高考服务。以高考考试大纲为教学指导,按照高考的考试形式来划分教学的侧重点。近年来,高考语文考试阅读鉴赏题中,散文的比重明显高于小说,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轻视小说教学。很多老师会根据高考的考试形式来选取几个小说进行讲解,但是对于剩余的往往采取让学生自学的形式进行学习,这对于学生小说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有着致命的影响。
(二)教学过于程序化
很多教师在对小说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过于古板,程序化。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机械的采用人物、情节、环境的顺序来讲解,千篇一律的重复不仅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会扼杀学生自己的一些想法,不利于学生鉴赏水平的提高。
(三)教师盲目追求创新
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是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追求创新,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盲目的采取一些激进的教学方法。很多老师在小说鉴赏的过程中,往往会直接为学生展示以小说为原型的影视剧,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突出新课改的要求。这样做虽然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小说学习的本质要求,一部影视剧播放完毕,学生只会觉得是看了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对小说鉴赏水平的提高帮助有限。小说鉴赏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对小说文字的把握和理解上,简单通过视频教学想要传达出小说的内涵很显然是不够的。过分追求新颖而忽视小说本身的鉴赏是舍本逐末,对于学生的小说鉴赏水平和文学修养的提高是不利的。
(四)教条化
目前很多课堂上,老师或者教科书上的解释都会被学生奉为完美的解释,任何与之相左的看法和观点都被认为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的认知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过程中极大的限制了学生本身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的小说学习是不利的。
二、高中语文新课改中小说教学方法
(一)注重整体上把握小说意境
小说是一种具备完整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作品,只有从整体上去把控、去理解才能真正的抓住小说的内涵。只有通过整体上的把握才能真正的了解小说中人物的形象和小说所要说明的故事,也只有这样才不会因为局部而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学生在学习小说的时候首先要通读小说,从整体上对小说有个自己的认识,然后才能从细节入手。
(二)注重小说阅读基本功
小说鉴赏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基本要素,学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有目的的去阅读。
(三)注意品读
小说是一件文学作品,需要你仔细品读才能把握它的韵味。小说的文字间常常有着不寻常的含义,我们只有仔细阅读文本,推究文本的字句,才能获得审美感受[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小说,不能走马观花,去机械的阅读和背诵。要仔细揣摩小说中的字、词、句、段、篇,通过细节描写来把握作者的真实思想,来把握作者的写作的目的。在这个品读的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同时还能够从中有所借鉴,对以后的鉴赏甚至是自己写作小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注意把握自己的感受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在读同一篇小说的时候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褒贬不一。所以,学生在学习小说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做到个性化阅读和创新性阅读。带着自己的感受和问题去阅读小说,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三、结语
好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在高中语文小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对小说内涵的理解,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的理解小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小说阅读水平,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韩斯日古楞.高中语文新课程中的小说教学方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王艺洁.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小说阅读教学[D].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
[3]将芸芸.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小说阅读教学内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小说;鉴赏水平;文学修养
小说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小说教学是引导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的良好契机。小说是高中语文学习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小说中生动的人物刻画以及曲折的故事情节往往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但是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对小说的学习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对小说人物以及情节的关注上,而且要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小说人物、情节、环境的揣摩中产生自己的想法,学会从多角度、深层次的挖掘小说的内涵,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水平和文学修养。但是在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上,小说的教学方法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一、高中语文新课程中小说教学方法的弊端
(一)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中国的教育机制仍然是应试教育,所以很多学校的教育理念都是为高考服务。以高考考试大纲为教学指导,按照高考的考试形式来划分教学的侧重点。近年来,高考语文考试阅读鉴赏题中,散文的比重明显高于小说,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轻视小说教学。很多老师会根据高考的考试形式来选取几个小说进行讲解,但是对于剩余的往往采取让学生自学的形式进行学习,这对于学生小说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有着致命的影响。
(二)教学过于程序化
很多教师在对小说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过于古板,程序化。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机械的采用人物、情节、环境的顺序来讲解,千篇一律的重复不仅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会扼杀学生自己的一些想法,不利于学生鉴赏水平的提高。
(三)教师盲目追求创新
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是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追求创新,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盲目的采取一些激进的教学方法。很多老师在小说鉴赏的过程中,往往会直接为学生展示以小说为原型的影视剧,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突出新课改的要求。这样做虽然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小说学习的本质要求,一部影视剧播放完毕,学生只会觉得是看了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对小说鉴赏水平的提高帮助有限。小说鉴赏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对小说文字的把握和理解上,简单通过视频教学想要传达出小说的内涵很显然是不够的。过分追求新颖而忽视小说本身的鉴赏是舍本逐末,对于学生的小说鉴赏水平和文学修养的提高是不利的。
(四)教条化
目前很多课堂上,老师或者教科书上的解释都会被学生奉为完美的解释,任何与之相左的看法和观点都被认为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的认知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过程中极大的限制了学生本身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的小说学习是不利的。
二、高中语文新课改中小说教学方法
(一)注重整体上把握小说意境
小说是一种具备完整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作品,只有从整体上去把控、去理解才能真正的抓住小说的内涵。只有通过整体上的把握才能真正的了解小说中人物的形象和小说所要说明的故事,也只有这样才不会因为局部而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学生在学习小说的时候首先要通读小说,从整体上对小说有个自己的认识,然后才能从细节入手。
(二)注重小说阅读基本功
小说鉴赏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基本要素,学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有目的的去阅读。
(三)注意品读
小说是一件文学作品,需要你仔细品读才能把握它的韵味。小说的文字间常常有着不寻常的含义,我们只有仔细阅读文本,推究文本的字句,才能获得审美感受[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小说,不能走马观花,去机械的阅读和背诵。要仔细揣摩小说中的字、词、句、段、篇,通过细节描写来把握作者的真实思想,来把握作者的写作的目的。在这个品读的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同时还能够从中有所借鉴,对以后的鉴赏甚至是自己写作小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注意把握自己的感受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在读同一篇小说的时候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褒贬不一。所以,学生在学习小说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做到个性化阅读和创新性阅读。带着自己的感受和问题去阅读小说,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三、结语
好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在高中语文小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对小说内涵的理解,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的理解小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小说阅读水平,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韩斯日古楞.高中语文新课程中的小说教学方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王艺洁.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小说阅读教学[D].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
[3]将芸芸.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小说阅读教学内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