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装潢设计专业课程构成与课程类别的分析,剖析了装潢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渗透现象,并尝试按照不同学习阶段对装潢设计专业课程进行合理调整,以提升课程的实施效率。
关键词:装潢设计;课程设置;构成;类别;调整
一、装潢设计专业课程构成分析
本文对多所高等院校装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调查,包括著名的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清华高职等,综合分析了装潢设计专业课程的构成:
1.专业理论课程
专业理论课程构成主要包括设计概论课程、设计史课程、美学基础课程、设计心理学课程、营销学课程、广告学课程等。其中营销学课程大多为选修课程,专业理论课程着力于为学生提供理论指导与理论支持。
2.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图文设计课程、装饰设计课程、板式设计课程、商业摄影课程、印刷基础课程等,这些课程主要着力于夯实学生专业基础能力。
3.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是装潢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标志设计课程、书籍设计课程、包装设计课程、海报设计课程、商业广告设计课程、电子出版物设计课程、网页设计课程、展示设计课程、POP设计课程、导视系统设计课程、型录设计课程等。其中包装设计课程又涵盖包装容器造型设计课程、包装结构设计课程、包装装潢设计课程等,这些课程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核心素养的发展。
4.校际课程
高等院校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特色存在的差异,各自都设计了具有本校校情特色的校际课程,以彰显人才培养的个性化。此外,一些院校还设置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美术应用课程。
二、装潢设计专业课程类别
装潢专业课程因其教学目标、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结构存在的差异,又可以将其细化为以下几种:
1.产品包装类
产品包装类课程主要研究内容是产品包装,包括产品包装的容器造型、结构设计、装潢设计等。这三种课程构成了产品包装类课程主干,涉及的基础课主要包括色彩、立体等。
2.企业视觉识别类
企业视觉识别类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企业形象的视角传达,通过该类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企业形象传达技能,它包括以下几种基本设计课程:企业标志、视觉识别、企业吉祥物、产品展示、导视系统等。
3.企业宣传与推广类
企業宣传与推广类课程主要内容是企业策划与推广,具体课程包括企业广告策划与平面广告、商业摄影等。
4.印刷出版类
[JP2]印刷出版类课程,顾名思义就是涵盖与印刷有关联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印刷、书籍与概念书籍、电子出版物、型录等。[JP]
5.装饰装潢类
装饰装潢类课程运用的主要表达手段是手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装饰画、插画、POP等设计课程。
三、装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与调整
通过分析发现,装潢设计专业课程存在互相交叉与互相渗透的现象,这就需要遵循专业课程规律进行合理调整。
1.装潢设计专业课程的交叉渗透
装潢设计专业课程交叉渗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专业课与基础课交叉渗透、专业课程之间交叉渗透。专业课与基础课交叉与渗透具有专业共性,是每一个专业都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是由两者特殊的关系与地位所决定的,基础课的基本属性是基础性,为专业课奠定基础,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前提条件;专业课的本质属性是发展性与延展性,是基础课的有机延伸。专业课之间的交叉与渗透普遍存在于不同学科之间,因此就需要加强课程资源整合,提升课程实施效率。
2.装潢设计专业课程的理性调整
鉴于装潢设计专业课程交叉与渗透一般规律,我们可以对课程按照前期、中期、后期进行合理调整,以达到最优课程设计效率。
前期:主要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装潢装饰类课程,具体包括素描、色彩、三大构成,图形创意、文字设计、插画设计、POP设计、装饰画设计等。
中期:主要包括印刷出版类课程、企业视觉识别类课程。印刷出版类课程具体包括版式、书籍、印刷、电子印刷物设计。企业视觉识别课程具体包括标志、展示、型录、导视系统设计、宣传与推广类课程。
后期:主要进行专题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
装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根据装潢设计课程自身的规律,循序渐进地推进课程设置与优化调整,提升课程实施效率。
参考文献:
[1]周莹.装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与项目教学探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1).
[2]申庆全.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美术大观,2011(11).
关键词:装潢设计;课程设置;构成;类别;调整
一、装潢设计专业课程构成分析
本文对多所高等院校装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调查,包括著名的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清华高职等,综合分析了装潢设计专业课程的构成:
1.专业理论课程
专业理论课程构成主要包括设计概论课程、设计史课程、美学基础课程、设计心理学课程、营销学课程、广告学课程等。其中营销学课程大多为选修课程,专业理论课程着力于为学生提供理论指导与理论支持。
2.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图文设计课程、装饰设计课程、板式设计课程、商业摄影课程、印刷基础课程等,这些课程主要着力于夯实学生专业基础能力。
3.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是装潢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标志设计课程、书籍设计课程、包装设计课程、海报设计课程、商业广告设计课程、电子出版物设计课程、网页设计课程、展示设计课程、POP设计课程、导视系统设计课程、型录设计课程等。其中包装设计课程又涵盖包装容器造型设计课程、包装结构设计课程、包装装潢设计课程等,这些课程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核心素养的发展。
4.校际课程
高等院校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特色存在的差异,各自都设计了具有本校校情特色的校际课程,以彰显人才培养的个性化。此外,一些院校还设置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美术应用课程。
二、装潢设计专业课程类别
装潢专业课程因其教学目标、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结构存在的差异,又可以将其细化为以下几种:
1.产品包装类
产品包装类课程主要研究内容是产品包装,包括产品包装的容器造型、结构设计、装潢设计等。这三种课程构成了产品包装类课程主干,涉及的基础课主要包括色彩、立体等。
2.企业视觉识别类
企业视觉识别类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企业形象的视角传达,通过该类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企业形象传达技能,它包括以下几种基本设计课程:企业标志、视觉识别、企业吉祥物、产品展示、导视系统等。
3.企业宣传与推广类
企業宣传与推广类课程主要内容是企业策划与推广,具体课程包括企业广告策划与平面广告、商业摄影等。
4.印刷出版类
[JP2]印刷出版类课程,顾名思义就是涵盖与印刷有关联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印刷、书籍与概念书籍、电子出版物、型录等。[JP]
5.装饰装潢类
装饰装潢类课程运用的主要表达手段是手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装饰画、插画、POP等设计课程。
三、装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与调整
通过分析发现,装潢设计专业课程存在互相交叉与互相渗透的现象,这就需要遵循专业课程规律进行合理调整。
1.装潢设计专业课程的交叉渗透
装潢设计专业课程交叉渗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专业课与基础课交叉渗透、专业课程之间交叉渗透。专业课与基础课交叉与渗透具有专业共性,是每一个专业都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是由两者特殊的关系与地位所决定的,基础课的基本属性是基础性,为专业课奠定基础,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前提条件;专业课的本质属性是发展性与延展性,是基础课的有机延伸。专业课之间的交叉与渗透普遍存在于不同学科之间,因此就需要加强课程资源整合,提升课程实施效率。
2.装潢设计专业课程的理性调整
鉴于装潢设计专业课程交叉与渗透一般规律,我们可以对课程按照前期、中期、后期进行合理调整,以达到最优课程设计效率。
前期:主要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装潢装饰类课程,具体包括素描、色彩、三大构成,图形创意、文字设计、插画设计、POP设计、装饰画设计等。
中期:主要包括印刷出版类课程、企业视觉识别类课程。印刷出版类课程具体包括版式、书籍、印刷、电子印刷物设计。企业视觉识别课程具体包括标志、展示、型录、导视系统设计、宣传与推广类课程。
后期:主要进行专题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
装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根据装潢设计课程自身的规律,循序渐进地推进课程设置与优化调整,提升课程实施效率。
参考文献:
[1]周莹.装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与项目教学探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1).
[2]申庆全.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美术大观,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