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教育,在教师眼中,是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和激发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幼儿眼中,是表现自己内心世界无声的语言。如何有效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的情趣和能力,从技能技巧的教育转化为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加强美术教育引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时期是人的艺术开始的表现时期,而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启蒙,绘画、手工、美术欣赏等极其简单初步内容正是幼儿叩响艺术之门的必经之路,因此,我们要通过教师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引领,促进幼儿思维开拓、激发兴趣、知识掌握等多角度全方位发展。教师要启发幼儿感受美的情趣和能力,从技能技巧的教育转化为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不是千篇一律,而要的是百花齐放。在环境创设中,教师与幼儿共同利用以其独有的可视形象和色彩,以表现出大自然的美好和社会生活的美好,以这种强烈的感染力,加深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激发幼儿的审美观念和造型智慧。幼儿可根据自身审视美的角度,来诠释自然与社会的美好,正如教师不能作为知识的灌输工具,而是要作为启发幼儿兴趣的引路人,在美术活动中通过对幼儿细微之处的观察,动态的调整授课方式,甚至是授课内容。而这种观念的转变,需要教师通过日常学习,拓宽自身知识层面,及时引领幼儿解开疑惑。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对其一生兴趣的培养有着奠基作用,根据丰富多彩的美术授课内容,使幼儿不仅对多幅图案和对比色彩有认识,而且要懂得美术图案背后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二、发展幼儿多种能力、塑造幼儿良好个性
与成人不同,幼儿有其独特的视野,为了使孩子们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激发孩子创造能力,我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采风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幼儿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看图片、听描述,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身临其境的学习,通过观察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而如何开发幼儿兴趣培养,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我园通过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给孩子们一个有力的环境,作为激发其兴趣点的源动力。通过组织幼儿集体活动,使幼儿结伴感受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对幼儿来说,这一切都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孩子会在小团体不断的交流中,加深对自然的感悟,在拓宽幼儿审美能力的同时,加强语言环境的创造,给幼儿一个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以上种种,均是利用大自然的美好对孩子进行美的熏陶,进一步启发孩子的灵感和想象力,给孩子创造一个自我发挥的空间,加深对大自然美的领会,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重引领,把孩子的思想感情带入优美的境界中。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幼儿会不知不觉的感受生活中的色彩、感受自然中的气息,使孩子从平凡的事物中体会到自然的美好,体味到生活中蕴含的一切美的事物。孩子们徜徉在生活这个大观园中,能学到知识,加深对课本的理解,开拓了视野、丰富了想象、激发了创造力,自然而然的接受了对美的熏陶。如中班通过参加亲亲自然动植物园参观活动后,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绘出的鸵鸟千姿百态,婀娜多姿;大班幼儿在一次性盘中用精美的线条勾画出青花瓷的美丽;小班幼儿在雏鹰行动——亲子文化衫彩绘活动中,用稚嫩有小手,用五彩斑斓的色彩拓印出美丽的图案。
三、引领家庭延伸教育、促进幼儿智力开发
根据研究表明,人脑的左半部分是抽象思维,右半部分处理总体形象信息,目前家长和教师较重视的文字、数字的掌握能力,超负荷的给左脑以压力,而右脑锻炼不足。这种现象有损于一个成长期的孩子正常的和谐发展,美术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教育,启发和诱导幼儿右脑的开发。我们要认识到家庭对幼儿智力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我园利用家长会、交流会、宣传展示屏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通过组织各种开放活动如亲亲自然游园会;亲子花灯展览;当当城职业体验;雏鹰行动——亲子文化衫彩绘活动等,引导家长懂得智力开发的因果关系,引导家长以童心去欣赏孩子眼中的美好,协助教师进行家庭辅导,鼓励幼儿在家绘画,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表现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为了家与园步调一致对幼儿施加良性影响,我园采用美术区展示的方式,鼓励孩子在家绘画,并定期让孩子将自己满意的作品带回幼儿园进行展示。对待幼儿的作品,需要我们用欣赏的目光、纯净的心灵去感受,需要我们正确、合理的评价、鼓励,保护幼儿的自信心,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绘画的兴趣。由于家庭的参与,进一步丰富了孩子绘画的形式和内容,将家庭中的温暖与爱传递给孩子,开拓幼儿的思路,同时生成较新的,有创意的绘画主题,其效果不言而喻。
经过对美术教育的深入思考与实践革新,会发现每位幼儿都有自己对美的理解,以及特有的表现美的方式,深层次的挖掘幼儿潜能后,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会发现另一种美。对于美术教育,没有正确与否、没有特定取材,需要的是幼儿通过自身观察力、想象力、操作能力化身的产物,表现幼儿天真的童心,彰显幼儿个性。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依靠文化的氛围给幼儿以影响,才能调动内在的潜知,才能激发幼儿对美术的一种热爱和需要,有效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的情趣和能力,从技能技巧的教育转化为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附属第三幼儿园分园)
一、加强美术教育引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时期是人的艺术开始的表现时期,而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启蒙,绘画、手工、美术欣赏等极其简单初步内容正是幼儿叩响艺术之门的必经之路,因此,我们要通过教师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引领,促进幼儿思维开拓、激发兴趣、知识掌握等多角度全方位发展。教师要启发幼儿感受美的情趣和能力,从技能技巧的教育转化为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不是千篇一律,而要的是百花齐放。在环境创设中,教师与幼儿共同利用以其独有的可视形象和色彩,以表现出大自然的美好和社会生活的美好,以这种强烈的感染力,加深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激发幼儿的审美观念和造型智慧。幼儿可根据自身审视美的角度,来诠释自然与社会的美好,正如教师不能作为知识的灌输工具,而是要作为启发幼儿兴趣的引路人,在美术活动中通过对幼儿细微之处的观察,动态的调整授课方式,甚至是授课内容。而这种观念的转变,需要教师通过日常学习,拓宽自身知识层面,及时引领幼儿解开疑惑。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对其一生兴趣的培养有着奠基作用,根据丰富多彩的美术授课内容,使幼儿不仅对多幅图案和对比色彩有认识,而且要懂得美术图案背后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二、发展幼儿多种能力、塑造幼儿良好个性
与成人不同,幼儿有其独特的视野,为了使孩子们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激发孩子创造能力,我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采风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幼儿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看图片、听描述,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身临其境的学习,通过观察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而如何开发幼儿兴趣培养,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我园通过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给孩子们一个有力的环境,作为激发其兴趣点的源动力。通过组织幼儿集体活动,使幼儿结伴感受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对幼儿来说,这一切都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孩子会在小团体不断的交流中,加深对自然的感悟,在拓宽幼儿审美能力的同时,加强语言环境的创造,给幼儿一个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以上种种,均是利用大自然的美好对孩子进行美的熏陶,进一步启发孩子的灵感和想象力,给孩子创造一个自我发挥的空间,加深对大自然美的领会,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重引领,把孩子的思想感情带入优美的境界中。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幼儿会不知不觉的感受生活中的色彩、感受自然中的气息,使孩子从平凡的事物中体会到自然的美好,体味到生活中蕴含的一切美的事物。孩子们徜徉在生活这个大观园中,能学到知识,加深对课本的理解,开拓了视野、丰富了想象、激发了创造力,自然而然的接受了对美的熏陶。如中班通过参加亲亲自然动植物园参观活动后,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绘出的鸵鸟千姿百态,婀娜多姿;大班幼儿在一次性盘中用精美的线条勾画出青花瓷的美丽;小班幼儿在雏鹰行动——亲子文化衫彩绘活动中,用稚嫩有小手,用五彩斑斓的色彩拓印出美丽的图案。
三、引领家庭延伸教育、促进幼儿智力开发
根据研究表明,人脑的左半部分是抽象思维,右半部分处理总体形象信息,目前家长和教师较重视的文字、数字的掌握能力,超负荷的给左脑以压力,而右脑锻炼不足。这种现象有损于一个成长期的孩子正常的和谐发展,美术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教育,启发和诱导幼儿右脑的开发。我们要认识到家庭对幼儿智力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我园利用家长会、交流会、宣传展示屏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通过组织各种开放活动如亲亲自然游园会;亲子花灯展览;当当城职业体验;雏鹰行动——亲子文化衫彩绘活动等,引导家长懂得智力开发的因果关系,引导家长以童心去欣赏孩子眼中的美好,协助教师进行家庭辅导,鼓励幼儿在家绘画,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表现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为了家与园步调一致对幼儿施加良性影响,我园采用美术区展示的方式,鼓励孩子在家绘画,并定期让孩子将自己满意的作品带回幼儿园进行展示。对待幼儿的作品,需要我们用欣赏的目光、纯净的心灵去感受,需要我们正确、合理的评价、鼓励,保护幼儿的自信心,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绘画的兴趣。由于家庭的参与,进一步丰富了孩子绘画的形式和内容,将家庭中的温暖与爱传递给孩子,开拓幼儿的思路,同时生成较新的,有创意的绘画主题,其效果不言而喻。
经过对美术教育的深入思考与实践革新,会发现每位幼儿都有自己对美的理解,以及特有的表现美的方式,深层次的挖掘幼儿潜能后,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会发现另一种美。对于美术教育,没有正确与否、没有特定取材,需要的是幼儿通过自身观察力、想象力、操作能力化身的产物,表现幼儿天真的童心,彰显幼儿个性。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依靠文化的氛围给幼儿以影响,才能调动内在的潜知,才能激发幼儿对美术的一种热爱和需要,有效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的情趣和能力,从技能技巧的教育转化为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附属第三幼儿园分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