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国内制药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加大产品成本的控制,降低产品的价格,提高产品在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经济的效益,这对于制药企业是求得生存的方式,把企业做大做强的重点。
【关键词】 制药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
1 我国制药企业成本控制和物料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成本控制不全面。大多数医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仅占总成本20%。80%的成本支发生在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环节。特别是广告费用和宣传费用等支出所占比重相当大。但制药企业普遍将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看得很重,而对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却不够重视。对原材的采购很少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竞价采购,这是造成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1.2 片面强调降低成本,忽视企业长远发展。从企业长远发展看,确实需要支出某些短期看来高昂却必要的费用,如新产品的开发和储备费用片面强调降低成本.忽视新产品的开发和储备,影响企业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换代,在飞速发展的医药市场里,企业停滞不前,只能是病树前头万木春。
1.3 物料放行管理。物料的放行原则之一就是际准进行检测,合格的物料才允许放行。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定了药品生产所需的辅料必须符合药用要求,但没有规定进行药用辅料生产需要进行审批以及药用辅料的安全性方面的具体标准和要求。目前国外虽尚未对药用辅料的生产强制执行GMP,但美国、欧洲、日本共同成立了国际药用辅料协会,专门负责辅料企业推荐性认证,引导辅料企业走向正规,并在辅料的定义上更加强调了安全陛,而我国对药用辅料使用采取的是认可制和药品生产企业负责制,由此导致辅料的准入门槛很低,由此产生的药品质量隐患相当大。
2 我国医药企业成本控制和物料质量管理对策
2.1 物料放行管理。为解决国内目前药用辅料的混乱状态,建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加大监管力度,尽快统一质量标准,使企业生产有据可依。同时,在制度上严格控制辅料的准入门槛,及早颁布并强制执行《药用辅料管理办法》、《药用辅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逐步引导辅料供应商生产专业化、检测专业化、管理专业化,加快药用辅料供应商的优胜劣汰。如果必须选则非药用辅料,尽量选择食品级,选择分析纯以上级别的,并进行必要的毒性实验和生理活性实验,然后根据实验情况建立企业的内控标准。
2.2 树立战略成本思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在市场经济环境巾,企业作为竞争主体,树立怎样的成本控制思想来支配成本管理工作,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管理理论的不断创新,企业成本的概念也突破了生产经营的局限,它贯穿于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产品引入时发生的成本、产品的设计成本、生产成本、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废弃成本,以及与产品有关的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
3 参与医学和药学人才培养的学术推广活动
医药人才是制药企业发展的根本力量,我国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为制药企业输送了大批医学和药学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之一就是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对于职业教育《纲要》提出了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因此,制药企业参与医学和药学人才培养是利国强教的大势所趋,更为企业培养选拔后备人才、推动企业发展、提升企业专业领域影响力和社会声誉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医药企业可以积极与医药院校开展订单培养,制订与本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或为高校推荐企业高管和专家为学生授课或作专业讲座,从中渗透企业文化和产品知识宣传;或设置企业奖学金和项目研究基金鼓励优秀的师生参与企业科研或调研项目,以多种形式吸引医药人才加入企业,以教育投入推动企业产品学术推广活动。
4 结束语
总之,要想在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发展,制药企业就应充分认识到物料质量管理的重要胜,具备风险意识,从物料采购管理、成本控制和使用管理等方面保证药品的质量,减少各类药害事件发生,提升企业竞争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必将直接影响整个医药经济的发展,制药企业中原有的以带金为主体的药品销售推广模式,损害了医药行业的社会信誉度和企业的美誉度,严重制约了我国医药行业健康、长远的发展。在新的医药市场环境下,医药企业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建立合法化、专业化的新型销售推广模式。制药企业通过专业化的学术推广加客户情感关系推广的新型药品销售推广模式,采用适合企业特点的销售推广实施策略,将有助于企业树立专业化的企业形象与产品品牌,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竞争中争取主动,抢占终端市场提高企业利润。这种新型药品销售推广模式必将占据药品销售推广模式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葛新旗,唐琮沅.成本管理新模式——坎略成本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5).
【关键词】 制药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
1 我国制药企业成本控制和物料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成本控制不全面。大多数医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仅占总成本20%。80%的成本支发生在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环节。特别是广告费用和宣传费用等支出所占比重相当大。但制药企业普遍将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看得很重,而对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却不够重视。对原材的采购很少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竞价采购,这是造成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1.2 片面强调降低成本,忽视企业长远发展。从企业长远发展看,确实需要支出某些短期看来高昂却必要的费用,如新产品的开发和储备费用片面强调降低成本.忽视新产品的开发和储备,影响企业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换代,在飞速发展的医药市场里,企业停滞不前,只能是病树前头万木春。
1.3 物料放行管理。物料的放行原则之一就是际准进行检测,合格的物料才允许放行。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定了药品生产所需的辅料必须符合药用要求,但没有规定进行药用辅料生产需要进行审批以及药用辅料的安全性方面的具体标准和要求。目前国外虽尚未对药用辅料的生产强制执行GMP,但美国、欧洲、日本共同成立了国际药用辅料协会,专门负责辅料企业推荐性认证,引导辅料企业走向正规,并在辅料的定义上更加强调了安全陛,而我国对药用辅料使用采取的是认可制和药品生产企业负责制,由此导致辅料的准入门槛很低,由此产生的药品质量隐患相当大。
2 我国医药企业成本控制和物料质量管理对策
2.1 物料放行管理。为解决国内目前药用辅料的混乱状态,建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加大监管力度,尽快统一质量标准,使企业生产有据可依。同时,在制度上严格控制辅料的准入门槛,及早颁布并强制执行《药用辅料管理办法》、《药用辅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逐步引导辅料供应商生产专业化、检测专业化、管理专业化,加快药用辅料供应商的优胜劣汰。如果必须选则非药用辅料,尽量选择食品级,选择分析纯以上级别的,并进行必要的毒性实验和生理活性实验,然后根据实验情况建立企业的内控标准。
2.2 树立战略成本思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在市场经济环境巾,企业作为竞争主体,树立怎样的成本控制思想来支配成本管理工作,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管理理论的不断创新,企业成本的概念也突破了生产经营的局限,它贯穿于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产品引入时发生的成本、产品的设计成本、生产成本、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废弃成本,以及与产品有关的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
3 参与医学和药学人才培养的学术推广活动
医药人才是制药企业发展的根本力量,我国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为制药企业输送了大批医学和药学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之一就是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对于职业教育《纲要》提出了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因此,制药企业参与医学和药学人才培养是利国强教的大势所趋,更为企业培养选拔后备人才、推动企业发展、提升企业专业领域影响力和社会声誉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医药企业可以积极与医药院校开展订单培养,制订与本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或为高校推荐企业高管和专家为学生授课或作专业讲座,从中渗透企业文化和产品知识宣传;或设置企业奖学金和项目研究基金鼓励优秀的师生参与企业科研或调研项目,以多种形式吸引医药人才加入企业,以教育投入推动企业产品学术推广活动。
4 结束语
总之,要想在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发展,制药企业就应充分认识到物料质量管理的重要胜,具备风险意识,从物料采购管理、成本控制和使用管理等方面保证药品的质量,减少各类药害事件发生,提升企业竞争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必将直接影响整个医药经济的发展,制药企业中原有的以带金为主体的药品销售推广模式,损害了医药行业的社会信誉度和企业的美誉度,严重制约了我国医药行业健康、长远的发展。在新的医药市场环境下,医药企业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建立合法化、专业化的新型销售推广模式。制药企业通过专业化的学术推广加客户情感关系推广的新型药品销售推广模式,采用适合企业特点的销售推广实施策略,将有助于企业树立专业化的企业形象与产品品牌,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竞争中争取主动,抢占终端市场提高企业利润。这种新型药品销售推广模式必将占据药品销售推广模式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葛新旗,唐琮沅.成本管理新模式——坎略成本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