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入时”与新闻评论的时代感

来源 :中国记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gn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无鲜明的时代感,是衡量新闻评论认识价值的重要标尺。新闻评论要找准时代感的坐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通过思想入时、文风入时、机制入时、语感入时把“为时而著”落到实处。思想入时1.创新思想,引领思潮。江西《新余日报》2013年3月29日发表的评论《节约也有时代特点》,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神州大地上掀起“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劲风为写作背景,指出“节约的时代特点”应该体现在:一是把节约与反腐,与改进工作作风紧密联系起来,遏制公款开支和 Whether there is a clear sense of the time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the value of news commentary. Press comments to identify the coordinates of the times,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pioneering and innovative, through the thinking into the style of writing into the system, the mechanism into the language sense into the “from time to time” to the letter. Thought into the hour 1. Innovative thinking, leading the trend of thought. Jiangxi “Xinyu Daily” March 29, 2013 commented “Saving also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with the central government promulgated the eight provision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great diligence and frugality, against extravagance and waste,” the breeze for the writing background, Pointed out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ra of conservation” should be reflected in: First, the conservation and anti-corruption, and improving work style closely linked to curb public spending and
其他文献
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期印数超过25万册的期刊有百余种,其中约1/10是文摘期刊。综合文摘期刊虽然只占全国9800多家期刊的1%,总发行量却占到10%左右。其势可谓“壮观”。然而,新媒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能力导向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本课程的核心价值取向.在课程实施中,如何设计学生能力发展目标、如何通过活动达成学生能力发展目标、如何对学生的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非常有魅力的课程,它伴随着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诞生,它促使很多学校思考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它也促使众多老师思考,转变了
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党报民生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作者所在的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佳友民情工作站”,开通了“佳友民情快车”,报道的重点是“话民生、汇民
在评论文章多如牛毛的当下,国际评论相对而言属于一个冷门,因为它需要比较专业的国际关系知识,需要准确无误地把握中国外交动向,需要自始至终贯彻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经过多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传统纸媒的优势仿佛一夜间荡然无存。压力之下,纸媒自觉或不由自主地纷纷谋求转型。然而,传统媒体人是否过于恐慌,以至于不能客观、理性地分析各媒体的优劣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强调以儿
高中研究性学习的教研活动,是推动高中研学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而做好教研活动和上好一节课一样,都需要好的设计和构想.rn一、教研活动的内涵rn教研活动是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课程的具体实施内容和形式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高度的
每个人的身心健康成长都离不开遗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教育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任何一方面都会深刻影响人的一生,都可能决定着一个人的成长轨道、方向、高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