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社会工作实践中社区服刑人员的身份建构机制

来源 :中国青年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chi7m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服刑人员既是"服刑人员"也是"社区成员",他们的身份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社区矫正的初衷在于恢复社区服刑人员的"社区成员"身份,并协助其完成再社会化的任务,从而达到预防重新犯罪的目的。针对此,我国本土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实践形成了特定的身份建构机制:首先,社会工作者通过践行专业价值理念,协助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持续的关怀与陪伴等方式所传递的身份信息,实现社区服刑人员"社区成员"身份的赋予;其次,社区服刑人员通过比较社会工作实践情境与社区矫正制度情境、日常生活情境之间的区别,进行了"社区成员"身份的积极体验;最后,社区服刑人员经过对同伴和对社工的情感承诺,得以完成其"社区成员"身份的再生产。
其他文献
[案例]    有一次,听低段语文课,一位年轻老师上《雪地里的小画家》(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其中一个教学环节的处理引起了我的思考。  师:你认识了哪几位小画家?  (学生踊跃地回答:小鸡、小狗、小鸭、小马。教师逐个在黑板上贴小动物图)  师:为什么称它们为“小画家”呢?你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吗?  生:(读)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于是,小画家们的作品都被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我们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情感等问题,因为我们的作文,无非想着这原料是合理的、完好的,才去动手作的。”随着作文教学实践的丰富,我越来越深刻地领悟到了这句话的内涵。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思想、感情的载体。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不仅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而且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再发展,从而增强学生自觉锤炼语言文字的意识,提高学生
户籍制度的“农转非”是我国城市化的一个强有力表征。然而近年来伴随着农村大学生欲将户籍再次转为农村户口的强烈诉求,大学生户口迁移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对此需要深刻反
青年农民作为农村最有活力的群体,他们对气候变化认知水平和适应能力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西北四省农村数据的研究发现:多数农村青年农民感知到气候变化,电视是他们了解
明天,我在教的三年级一个班下午有两节作文课。今天课间刚好听到一个小男孩在喊:"不好啦!明天有作文课啦!作文难作文难!见到作文心就烦!"乍一听,我感到很纳闷,怎么这么怕作文?后
要发挥教材的例文和样本作用其实就是要发现教材的价值所在,发现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特别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内容,就是要明白该研读什么。许多教师的有效探索对如何将研读落到实处作了很好的示范。    一、在精妙处研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花钟》第一自然段在写法上有许多精妙之处:条理清楚;描写手法多样,既有白描,又有拟人和比喻;句子结构整齐中有变化;语言准确、生动、多变。以下教学实录将文本的精妙之处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语交际显得愈来愈重要。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适应社会实际的需要,也是遵循儿童语言发展规律、促进听说读写能力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其素质的需要。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总目标、阶段目标。“说的能力的培养”是口语交际中的要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在实际教学中,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来让学生会说、乐说呢?本人结合语文教学工作的实践,谈谈个人的体会。 
人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性资源。本文通过梳理我国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重点分析几个典型的青年人才项目实施状况,发现我国青年人才计划在项目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