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策略

来源 :启迪·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68730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水平的提升让当代小学生有了丰富的营养来源,身体与智力成长具备了相比过去雄厚得多的本钱。这对我国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一件好事。但在另一个方面,他们也少了很多需要去关心和注意的事情,造成了一些不太好的后果。责任感的缺失就是一个重要表现。当然,这并不是学生自己的错,班主任也没必要通过让他们多吃苦的方式去培养责任感,但应该重视相关问题,以更有效的途径帮助他们补足这一缺陷。本文即从通过活动来感受责任感、通过榜样来示范责任感和通过家教来巩固责任感三个方面,谈一谈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责任感;培养策略
  小学生缺乏责任感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除了班主任明确要求或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务,不愿意主动参与;比如不重视彼此之间的承诺,互相之间借了课外书或玩具,随手转借给他人,然后就认为与自己无关;还有不关心集体事务,碰见什么需要自己做得事情都要问一句“凭什么”。在一个强调个性与自由的时代,以上场景屡见不鲜。学生似乎的确有了个性,但这种个性恐怕与各种教育理念中所强调的“发展个性”并不一致,只透出了责任感的缺乏,必须加以纠正。
  一、通过活动来感受责任感
  想要培养起小学生的责任感,单纯依靠班主任的说教是行不通的,那样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聊、老土。而在具体的活动中,特别是新鲜有趣的活动,当他们不得不去做些什么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时,才会去主动地承担,并亲身体验到责任感到底意味着什么,能够带来什么样良好的结果。因此,班主任应该多组织、多利用实践活动,为这些实践活动注入更多的趣味性,也给学生更大的活动自由,以自然的方式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很多学校会在六一儿童节之前组织联欢会。班主任可以只负责总体上的组织统筹工作,其他的相应准备全部交由学生自己完成,比如节目的准备和安排,物料的收集与布置,等等。这对小学生来说绝对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给了他们极大的行动自由,能够让他们充分参与进来。而在参与的过程中,他们就会发现自己的事情完不成,会拖延整个联欢会的进度,最后联欢会呈现出来的样子可能远远达不到自己的想象。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憧憬能够让他们感受到为自己负责、为他人负责不是什么麻烦,而是达到美好目标的必备条件。
  二、通过榜样来示范责任感
  从整体上来看,当代小学生缺少责任感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群体特征。但不同学生之间在责任感上也是有强弱的。很多学校或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时候会拿一些知名人物来举例,其实相对于那些名人来说,身边更具责任感的同龄人给他们带去的影响更大。在学生责任感还不是很强的时候,他们是意识不到身边的某个人更有责任感的,这时就需要班主任去寻找、发掘,将其树立为典型,然后通过对榜样的鼓励、肯定乃至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责任感,主动向榜样学习。
  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一个“我有责任感”的小活动,准备一个小公告栏,每天每个同学包括班主任本人都可以将自己看到的某人做了一件颇具责任感的事情写下来贴到公告栏上。一段时间过去之后,看看谁在公告栏上出现的次数最多,由班主任向其颁发一个小奖状。然后班主任再根据公告栏上体现出的情况,告诉学生们这名获奖的同学在平时到底为大家、为班级做了多少事情,给大家提供了多少方便,最后再号召大家向他学习。这样一来,班主任就把学生平时容易忽略的事情呈现了出来,给大家树立了一个身边的良好典范。
  三、通过家教来巩固责任感
  上文已经提到,生活条件变好是造成小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因素之一,其作用就是通过家庭教育而产生的。有的家长觉得现在的生活很方便,自己可以摆脱很多繁琐的家务劳动,就更不愿意累到自己的孩子,总是告诉孩子什么都不用管,这等于就在暗示小学生“不用负责”。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如果忽视了家庭教育的因素,就会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冲突,轻则降低学校教育的相应效果,引起学生的困惑;重则造成学生与班主任或家长的冲突,不利于其身心健康。
  为此,班主任应该建立起与家长之间的精诚合作,告诉家长让学生参与一些家务劳动不仅能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在为这个家负责,能培养其责任感,还会避免他们长大之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赋予他们强大的自理与应变能力,成为其人生成功的必备素质,从而引导家长站到班主任的一边,形成家校合力。日常做家校沟通工作的时候,也不要把关注的目光都放在学生的成绩上,要提醒家长学生在责任感上有了哪些进步,还需要家长配合以解决哪些问题。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应该是一件长期坚持的事情,所采用的方法也应该多种多样,以实现全方位渗透和循序渐进的效果。作为班主任,不能只关心学生的成绩,而要为了他们未来长久的人生历程负责,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真正放在心上、落在实处。
  参考文献:
  [1]李新妍,杨淑萍.班级值日活动中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6(20):14-16.
  [2]杨庆堂.浅谈小学生責任感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7(22):44.
其他文献
摘要: 小学语文建立在丰富的阅读量和长期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情感流畅表达,课本上的阅读量远远达不到当前学生阅读的要求。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需要大量的阅读量来补充,丰富的课外阅读能进一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为学生表达提供前提条件。  关键词:小学语文;板块式训练;方法  语文学习重在积累,除了积累知识外还要积累方法。笔者在中高段语文教学时,将知识分成板块进行训练。如分成: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
期刊
摘 要:小学书法是素质教育下一项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新课程背景下透过小学美术教学渗透对学生的书法教育,需要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书法学习情况进行分析,重点总结了小学书法学习的有效措施,目的是促使小学生在掌握合理的书法学习方法之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强化书法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小學美术教学;书法学习;学习方式  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书法,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学科核心素养”这个词开始出现在广大教师的面前,因此,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以及基于核心素养来进行教学成为教师主要的教学目标。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展开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引言  核心素养理念突出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促使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与关注,全球化的发展也使得英语知识成为学生进入社会后必备的语言交流工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创新转变教学理念,从不同教学方法入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深入学习掌握英语知识的前提下能实现语言知识的运用,让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有效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英语 多样教学 策略实施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要求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提升学生搜集阅读信息,提高分析解决阅读问题的能力,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为适应学生的终生阅读发展需求。小学语文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开始以专题的形式组织单元形式,尝试合理的整合教材的内容,以方便语文老师进行主题阅读指导工作的开展,推动学生在情感、知识、思想品质等各方面进行融合发展,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主题阅读
期刊
摘要: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以及育人的方向,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能够满足新课标所提倡的新要求,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实现双赢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当前小学高段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当着重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口算能力;教学研究  小学高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
期刊
摘要:阅读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定程度上来说学会学习就是学会阅读。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快速提高。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培养阅读策略; 有效设计多种阅读问题; 有效整合阅读资源。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学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文学性;文学素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
期刊
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的号召下,国家为了落实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所提出的课程改革。现在很多高校在专业知识课程的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上存在脱节现象,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因此,我们应该逐步去探寻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关键点与落实方式,为高校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路,从而解决各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关键点、落实方式  国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数学概念是数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概念抽象复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拦路虎。因此,在组织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立足数学概念的特点,采用多样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打好数学教学基础,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内容。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大
期刊
【摘要】  每年九月学校都将迎来一批一年级的新生。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他们从幼儿园自由、释放天性的阶段,进入到了小学严格、规则化管理的阶段。由于环境和角色的双重变化,很多孩子在第一时间里较难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出现了一些令家长担忧的情绪与行为反应。这些不良情绪及行为如果在入学的起始阶段没有得到及时的化解,会对学生后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会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面对这些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