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来源 :教育实践与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h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成熟表现出强烈的追求和感受,他们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同,他们不希望被当成不懂事或还是小孩子,所以这时候他们就会在语言、行为上作出一些不近常理的表现,以显示自己与周边的同学不一样,在同学们复杂的目光中得到肯定和满足。面对生理逐渐成熟而心理还处于发展时期的初中生,积极心理学就是班主任开启学生心灵,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的一把金钥匙。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积极心理;学生
  积极心理学主张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和问题做出解读,从而激发人的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强调教育并不只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并在实践中进行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品质。
  班主任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担负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任。因此,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中,给予被教育者人格尊重,挖掘被教育者身上的潜能,让学生心灵不膨胀、不压抑,处于舒展状态。
  目前,班主任在面对越来越多形式不同的学生问题时,感觉越来越不知道如何是好,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此时,不妨用点心理学,讲究交流的艺术,充分尊重学生,那么就能让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勇气,坚强得以充分发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1 积极教育
  曾有这么一个案例:小李是个内向的学生,他不善言辞,很少主动表现,常常会由于忽略而丧失很多机会,但在一次选举中,小李被选为劳动委员。平时他不善表达,不过做事却满认真。有些同学对他的当选心存疑虑。要知道,作为劳动委员,有时候还真是“吃力不讨好”的角色。小李对他自己也是没有把握。为此,我运用积极心理学,帮助内向的小李学生走出性格障碍,放大他的闪光点,让他重拾信心,获得成功。一方面让他每日考核值日生的劳动表现,另一方面让他利用每日晚读时间到讲台前,向所有的学生宣讲当天所有的值日生的值日表现,提出表扬,批评和鼓励;久而久之,他俨然成了个小老师。由于评价客观,他也得到了同学的信任和肯定,从而自己的信心也增强了,站在讲台上不那么紧张了,声音也响亮了,与同学交流也增多了。我想这样的积极激励,一定对他今后的人际交往产生巨大的影响。
  2 积极心理治疗
  积极心理治疗,主要是指积极心理学思想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并不是指某一特定的疗法,而是一种反对过去问题为核心的病理心理治疗,提倡把注意力集中在增进和培养人自身的各种积极力量。
  2.1 保持距离观察阶段:小黄学生,眉目之中常显出一丝倔犟,当时我心理就感到这也许又是一个“问题学生”,当我打量他的同时,他也盯着我,但我眼睛很快的扫过一边,避开了他的目光,尽量不让他感觉到我对他的注意以及看法。
  2.2 调查阶段:我从同学那里了解到,原来他的父母亲都去广东打工了,平时就爷爷管他的日常生活,一直以来都是“自由成长”的,调皮捣蛋是常事,自然少不了老师的“关注”,按他的话说:我从来不怕老师,老师拿我没办法。
  2.3 鼓励阶段:了解他的过去,认为批评教育在他身上取得的效果应该是最次的方法,所以我决定另避他径。由于他体育较好,于是我在班上宣布他是本班的体育委员时,班里顿时开了锅,大家都议论起来。这一招其实也是各班主任惯用的手法,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早已经有了,只不过还没形成系统的心理在工作的指导程序中的一环。小黄虽然当上了班干部,但小错不断,我每次都用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去解决,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目光、温和的语气、饱满的情绪去感化他,如拍拍他的肩膀说:你这件事做得不对了,去道个歉,下次不要再难为班主任了,好吗?”就是这么简单的方法,但效果特佳,它让小黄在变,变得积极,变得有进取心和更有责任感。
  2.4 扩大目标阶段:小黄虽然纪律是有很大变化了,但学习成绩还不是理想,所以我要求他制定出自己近期、远期的学习奋斗目标,上课时,鼓励他认真地思考,主动地参与,努力地竞争,大胆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让他在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中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每天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实施自我教育,这样,有反思才会有进步。
  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而且有成功的潜能,关键是班主任应该让学生能够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和生活,以达到学习更佳的效果,取得最佳的绩效。并且,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体验到主观幸福感。通过快乐创造,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发展到他们的积极人格的培育和历练,发展积极的人格、乐观的精神,创造出积极的生长环境,进一步达到可以在更加积极的空间里发展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从对小黄同学个案的整个过程看,“尊重”是从头到尾的一个主线。“爱”和“尊重”是两个不同的含义,爱不代表着我们一定会“尊重”, 尊重是把学生当成一个自由、完整、独立,有独特天性、人格特征和尊严的人;尊重是接纳、平等、理解和宽容,看待学生一切作为积极心理治疗着眼于冲突和苦恼的积极面,致力于加深自我认识中,接纳自己,从而建立自我信任和安全的新模式。
  积极心理学倡导的积极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思,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不妨用点心理学,用积极教育的方法转化学生的行为,培养性格自信、心智健全的学生,他们必然会热爱学校、热爱班级体、爱同学,积极向上,乐于在班中发挥作用,走出自卑心理,融入班级体,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苏林著.《不妨用点心理学——班主任个别辅导模式新探》.
  [2] 张焕庭、赵兴中主编.《心理学》. 江苏教育出版社.
  [3] 孟繁华.《赏识你的学生》.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让语文课“活跃”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互动,碰撞出思维火花,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在课堂上,我主要是从以下几点入手,让学生获得充分的交流与互动的机会:
期刊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应尽可能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模拟真实情景,贴近生活,加强直观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交际活动,力求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活泼,从而使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以此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情感互动; 师生关系; 课堂气氛; 英语交际  英语教学既要发展学生的
期刊
【摘要】聋儿因听力障碍,造成掌握语言困难,他们有嘴说不出,失去了和正常人交往的机会。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发展聋儿语言。  【关键词】语言能力; 积累语言; 丰富语言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聋儿因听力障碍,造成掌握语言困难。由于没有有声语言,他们无法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大量的知识,思维只停留在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阶段。他们有嘴说不出,失去了和正常人交往的机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发展学生的语言,使
期刊
【摘要】创新意识即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意识 ,是一种发现、探求问题的心理趋向。教学中 ,教师应唤起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并使其在创新意识引导下 ,产生创新动机 ,树立创新目标 ,发挥创新潜力。  【关键词】科学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 ,是指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的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是亟待解决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师不可能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中,教给学生受用终身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要比传授知识更重要。为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独立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来考虑实际问题,逐步掌握自主探索的重要学习方式,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
期刊
【摘要】如何教育和管理学生,使他们成为一个遵纪守法、团结向上、勤奋好学、朝气勃勃、讲文明、有礼貌、讲卫生、爱劳动的好学生呢?我参加工作三十多年,一直都担任班主任,但在这件事情上,一直都令人头痛。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觉得效果甚好。  【关键词】班主任; 教育和管理  在新时代下,如何教育和管理学生,使他们成为一个遵纪守法、团结向上、勤奋好学、朝气勃勃、讲文明、有礼貌、讲卫生、爱劳动的好学生呢
期刊
【摘要】随着课程标准的改革,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那些旧的理念已被新思想取代,这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更是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那么小学语文教师该怎样来教学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建议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如何实施小学教育尤其是小学语文阶段的教育教学改革,关系到落实我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的利用教材,从分挖掘教材中科培养创造能力的因素,并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求异性和预见性入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的利用教材,从分挖掘教材中科培养创造能力的因素,并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求异性和预见性入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 利用教材典范优势,培养变通思维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能力
期刊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自主精神,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方式;策略  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学习周围事物间简单数量
期刊
【摘要】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的表现,好的学习方法才能随时随地的应用,好像处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  【关键词】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贯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的说,就只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的表现,好的学习方法才能随时随地的应用,好像处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证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