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策略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n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优秀历史文明,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是不乏一些传统美德在其中璀璨夺目,熠熠生辉。小学所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就是要求学生从小就培养自己美好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今后较高道德水准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小学的学生,尤其是五、六年年级的同学,求知欲、探索欲很强,但心智思想尚不成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其身心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日后国家的命运,所以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一、事实说话,感受“真”实
  戏剧教育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经说过:“真实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我国古代的先辈文人关于对“真”执着的追求与探索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而当今社会追求高速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副产品有很多,各种虚假行为层出不穷,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真”作为我国的传统美德,作为我们的道德底线,我们必须坚守。我们要竭力保护好校园这一方净土,使“真”的理念从小就扎根于孩子们的心灵,加强对学生“真”的培养。课本上说的再多,也不如学生切身感受经历来得实在。
  例如,在一次理论教学课堂快要下课的时候,笔者向学生提出了一个话题:“有一个盛满水的容器,如果里面放入一颗小石子,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学生们议论纷纷,最终还是一致回答,一定会有水溢出来,甚至有的同学还给我举出实例并做了浅显的理论解释。再次向学生提出问题:“哪为什么把一条金鱼放进去,水不会溢出来呢?”学生显然是有些不知所措,有学生说是鱼把水给喝了,还有学生回答是因为鱼有鱼鳞的缘故,最终也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学生带着疑惑下课,笔者要求学生下课自己探究。过了几天,当再次提起这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仍然是一脸疑惑,但有一个学生突然站起,用激动得略有颤抖的声音说:老师你错了,水也会溢出来。笔者向学生解释道:“之所以设置这个话题,就是希望学生能够不畏权威,用事实说话,感受真实,虚假在真实面前永远是站不住脚的。学生们上了生动的一课。”用事实说话,感受真实,让“真”的理念根植于心,也要求教师以“真”来要求自己,并仔细观察生活,以身作则,用事实的例子来让学生也去接触“真”,感受“真”。
  二、探究材料,“善”莫大焉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古代先贤对人性本初的解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拜金主义、利益至上的例子也数不胜数。人性本善的问题时刻叩问着我们的心灵,而教师要做的就是从社会中挖掘材料,向学生传递“善”的信息。小学生心智思想不成熟,很容易受一些社会现象影响。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本身就与社会关联比较大,所以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现象,从中提取正能量,孕育学生心中“善”的萌芽,并浇灌它茁壮成长。
  例如:今年初在西安发生的“诚信老人”碰上“善良女孩”的故事就可以作为探究材料给学生讲解,卖废铁的老人杨智全骑三轮车不小心将90后女孩朱明月的车刮伤,老人决定赔偿,在四处借钱准备偿还后,朱明月不仅没有接受赔款反而拿出1000元钱资助老人改善生活。两个人的故事感动了社会,得到阿里公益的5000元捐助,两人又把钱拿出来奖励十位社会好人。这个故事学生较容易理解,又是社会实事材料,只要教师生动地讲解,挖掘其中的人性内涵,学生就会切身感受到这个诚信与善良的故事所带来的人性光辉。一份诚信、一颗善心可以温暖一座城,生活难免意外,这个你仁我义的故事,也将在学生心底留下诚信善良的印记。社会不会缺少善良,只要教师善于发现,一件暖心的故事完全可以化为一则真实生动的材料,滋养浇灌学生心中“性善”之花。
  三、激荡情怀,升华审“美”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元化的发展,文化的大交融也使我国大众文化缤彩纷呈,多种多样。而这些文化所构成的软实力也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主流思想,作为21世纪新一代的学生,他们比任何一代都活跃,追求主流。所以,对“美”的事物的审视在这个文化大融合时代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课本是教学的活性因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课本为主线,结合具体时间安排,做一些文化宣传,激荡学生的情怀,升华审“美”。
  例如,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九章至最后一章是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些足迹,在上这些课程期间有五一和端午节假期。笔者在班级设置展示栏,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写文章、画手抄报,对我国近代历史的一些内容与精神进行描绘,并在假期组织学生到当地相关地点进行户外学习交流。有学生将课本中李奶奶身上的伤痕一课用漫画画出,还有一些同学在户外学习中拍摄精美照片,都争相放在展示栏中。那一阶段的学习,学生热情高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深烙印,并且这种精神在班级里日趋流行,课下学生也进行了积极的交流讨论。在这种情怀激荡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审美完全得到了升华,对于“美”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只要教师把握好课本,以其为主线,适当展开丰富的课后学习,营造情怀激荡的学习氛围,就能使学生的审“美”得到升华。
其他文献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在许多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的国家得到了普遍的运用,作为一项解决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长期激励手段,在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上,是行之有效的;并且在提
摘要:随着天然气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张,其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也随之不断地发展。但是,在城市建设开展的过程中,燃气设施建设尤其是较为敏感的高压燃气管道建设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逐步凸显。因此,高压燃气管道选线需满足规划要求,充分协调各方面矛盾,以科学的方法推进燃气系统建设,促进城市发展。  关键词:燃气管道选线 城市规划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市政设施及配套管线作为重要的基础支撑也随之不断开展建设。但是,
摘 要: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亲历知识的建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能给初中数学教学以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 自主探究 教学策略  新课改提倡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该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探究性学习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它不仅可以美化生活环境,给人提供一个舒适洁净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提升城市整体的绿化形象,绿色生态城市更是目前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为此,本文对提高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水平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对推动我国园林绿化工程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养护管理  城市园林工程是提升城市软实力,优化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
目前国内外资企业的员工尤其是销售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销售人员掌控着公司关键的客户资源,销售人员的流失无非会对公司业务造成严重打击,非常不利于公司的正常发展。所以如何挽
摘 要: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提高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初中英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从基础抓起,做好英语入门教学。具体来说,可以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夯实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等方面入手,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 入门教学 学习兴趣  在全球一体化时代,掌握
随着教学竞赛举办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参与到教学竞赛中,有的是参加比赛,有的是帮助备赛,但无论是以怎样的方式,参与到教学竞赛中的教师都感受到了在竞赛过程中自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学科,它通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数学具有严密的符号体系、独特的公式结构和形象的图像语言,其特点是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运用性。鉴于数学的这些特点,初中学生如果没有明确学习目的,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很难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的,也无法提高学习效率,更不能很好地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