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考情回顾 近年来高考对数列部分的命题一般围绕五个点展开.第一个点围绕一般数列、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的关系展开,设计求数列的项、数列的和、数列中的某些量等问题,目的是考查对数列概念的理解、基本的变换与运算的能力;第二个点是围绕等差数列展开,设计等差数列的判定、等差数列的性质、通项公式的求解、前n项和的求解等问题,目的是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求解能力;第三个点是围绕等比数列展开,设计等比数列的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考情回顾
近年来高考对数列部分的命题一般围绕五个点展开.第一个点围绕一般数列、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的关系展开,设计求数列的项、数列的和、数列中的某些量等问题,目的是考查对数列概念的理解、基本的变换与运算的能力;第二个点是围绕等差数列展开,设计等差数列的判定、等差数列的性质、通项公式的求解、前n项和的求解等问题,目的是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求解能力;第三个点是围绕等比数列展开,设计等比数列的判定、等比数列的性质、通项公式的求解、前n项和的求解等,目的是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求解能力.第四个点是围绕等差、等比数列,涉及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本量、通项等问题,然后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和,目的是考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和运算求解能力,试题可能是填空题,也可能是解答题;第五个是围绕裂项求和、错位相减求和展开,试题首先设计数列的基本问题 (如数列的通项、数列的基本量等),然后设计使用裂项方法、错位相减方法求和的问题,目的是考查数列的基础知识和这两种重要求和方法,试题一般是解答题.无论在哪个点展开的命题,试题难度都不是太大.
1.从考查的题型来看,涉及本知识点的题目主要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利用等差数列的概念判断性质真假,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进行相关的求值计算;利用等比数列的概念判断性质真假,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进行相关的求值计算等.
2.从考查內容来看,主要考查数列的递推关系、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相关运算,重点在于掌握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能够利用“a1,d,n,an,Sn”和“a1,q,n,an,Sn”这五个量进行相互转化,达到“知三求二”的目的.
3.从考查热点来看,数列计算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要注意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的正确使用及利用数列的性质简化运算.
二、高考预测
预计明年对该部分的考查基本方向不会变化,即主要考查数列的一般问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中基本量的计算、通项公式的求解、前n项和的求解等.考查数列求和(主要是裂项相消法和错位相减法),但数列问题的重心和难点都放在求和上,这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趋势.
三、考查特点举例
1.试题贴近基础,注重理解能力和推理运算能力的考查
以数列为背景或依托的试题,虽然有易有难,但通常总是紧贴着数列基础知识(如有序性、等差、等比、通项、求和等相关的概念和性质),把考查理解能力和推理运算能力作为基本的要求.
对数列相关概念、性质和公式的透彻理解及其恰当的运用,是解答好数列试题的首要条件和基础,是正确理解题意的前提.对题设和求解目标有了正确认识,才能进一步列写出有效的算式,进行推演,获得正确的答案.
2.试题模式多变,注重观察分析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
数列试题的模式与形态多式多样,不拘一格.无论题设的给出,还是问题的提法,抑或求解的要求,都常常打破定式,注意灵活多变,时常有新颖试题出现.这类试题,往往能比较深刻地考查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有一定的要求.
解答数列题,洞察并抓住所讨论的数列特征是关键.审题时,务必弄清试题是如何描述给定的数列,涉及的是一个数列,还是存在关联的若干数列,力求在整体上把握住数列的变化规律,明确求解的目标,理顺好题设的各种数量关系,进行必要的整合、归纳和转化,从中找到解答的突破口与求解的途径.进而,具体的推演要注意合乎逻辑,说理充分,计算准确.
点睛: 由于新数列依赖于顺序,因此项数与项的对应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项数与项对应关系往往需要讨论,因此分类标准的正确选择是考查的难点.
其他文献
一、單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 Mr Commonwewalth often says that success in making money is not always a good of success in life. A. beliefB. element C. criterionD. instance 2. The volunteers provide
Unit 3 Ⅰ.单词拼写 (根据首字母提示写出单词的正确形式) 1. Your luggage will be c______by helicopter from the airport to your hotel. 2. China built the Great Wall to s______its defence against invaders. 3. I put f
摘要:高中“后进班级”和“后进生”的管理转化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积极探究“后进班”和“后进生”的形成原因以及“后进班”和“后进生”的管理转化策略,对于解决这类问题有着极为有利的指导意义。同时,及时对“后进班”和“后进生”管理转化效果加强思考,积累和形成有效的班级管理经验,以利于进一步开展好此类班级管理工作。“后进班”和“后进生”管理转化工作的有效开展,正是注重对“人”的培养和发展,
理解与批判、练习与构建、迁移与应用是深度学习三大特点。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需要教师确立高阶思维发展目标,创设真实情境,整合意义连接的学习内容,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关联、有意义地学习。通过基于历史现象的发现,研究事件的关联,借助史料实证,提升高阶思维,可以有效促进学科的深度学习。 一、呈现丰富的历史现象,创设深度学习氛围 历史现象一般可分为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
摘 要:2018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I、II、III卷政治试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学科核心素养考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觀,发挥考试的育人功能,推动高考改革和教育教学改进与发展。试卷特色鲜明,亮点突出,主要表现为:立意显大气,试题有灵气,答案接地气。 关键词:政治高考;核心素养;特色和亮点 2018年的高考已尘埃落定。综观全国文科综合的三套试卷
单项填空部分既注重基础词汇、基础短语的考查,也全面考查了重要语法项目;着重考查考生在具体情境中使用语言知识的能力。2018年高考单项填空题考查内容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考查内容题号 词汇(2)22. imitate32. assumption 短语(3)25. call for33. in line with34. be reluctant to do sth. 情态动词(1)22. sh
摘要:本文以苏教版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册中的《咏华山》为例,注重学生的课堂趣味性和课堂艺术化教学,浅谈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抓住重点、开拓创新,并采用多种有效形象化手段,力争课堂教学趣味化符合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激趣;导法;艺术化 本文以苏教版新教材第二册中的《咏华山》为例,注重学生的课堂趣味性设计,浅谈自己在语文课堂
一、教学实录 【教材分析】 “法不可违”是国家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的教学内容,包括“违法无小事”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两目内容。该课内容是该单元的起始课,为下一课时“预防犯罪”的学习起铺垫作用,也将对学生初中阶段乃至以后的健康成长起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有主见,但看问题往往很片面,只看到法律约束自己的一面,却不能全
摘 要:校本教研需要有效的手段与载体,课堂观察就是一种基于教师合作、由数据驱动、针对教学中实际问题解决的校本教研重要方式。课堂观察有助于综合评判课堂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校本教研;课堂观察;教师成长 如何推进校本教研?教师充满了困惑。有一位教研组长这样反思以前的教研活动: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怎样加强教研组建设并组织一次有特色的教研活动”这一问题,但是
高考现代文复习备考的文本选择至关重要,近三年江苏高考论述类文本都与审美有关,涉及艺术或文学审美。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可见审美能力的重要性。2014年考查的是朱良志《乾坤草亭》,2015考查熊秉明的《罗丹的雕刻》,2016年考查郭英德的《中国四大名著的文化价值》,我们依据这一变化,精选材料,原创考题,供同学们考前针对训练。 一、阅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中国园林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