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足预设,课堂巧生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m_crs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改以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预设”与“生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预设与生成的作用下,阅读教学成为一个开放的多元平台,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有助于促进课堂从有效走向高效。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我们,真的希望我们的课堂教学因充分预设而让我们的孩子读懂文本,读出自己,从而出现更多的灵动生成。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语文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预设”和“生成”更是阅读教学中的热点词汇。阅读教学通过预设与生成的构建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多元开放的平台。让阅读教学在师生的双主体互动下绽放人文、人性、智慧、生命的魅力,学生得以全面发展,教师得以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预设生成;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5-0004-0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预设与生成似两颗璀璨明珠,让人驻足流连。对于预设,我们是“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孜孜以求;对于生成,我们更多的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如果没有生成,我们的课堂就显得单调死板;如果没有预设,我们的课堂就会混乱无序。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预设什么,又该如何生成?结合自己的个人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浅薄的思考。
  一、预设教学思考题
  好的教学思考题“主问题”的设计应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子问题的设计则应由主问题分化而来,且能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既能启迪孩子的心智,又能引领孩子的思维。记得在《最后一课》第二课时探究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时,一开始,在得到学生差不多异口同声说喜欢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两个人后。我呢,则直呈我的观点:要说完全喜欢,谈不上。学生面面相觑,我紧接着说:难道大家没有发现这两个人都有缺点吗?哦,缺点。同学像小鸡啄米似的到课文中找去了。交流完毕之后,我又说,要让我不喜欢这两个人物,那更谈不上,请同学找出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的表现,帮老师完成喜欢他们的理由填空。同学又像小鸡啄米似的到课文中找开了,交流完毕之后,我严肃地问同学,“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两个人物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就这个问题的提出把学生的思考引向了深入。学生如我所愿地结合第一课时的背景谈了起来。就这样,这节课中的两个主问题的设计由找缺点为切入点,较为浅易、自然地引领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探究,对主题的理解,对写法小中見大的领会。
  二、预设教学情境及方法
  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启迪学生的心智,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距离,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印象深刻的是《柳叶儿》一文的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一是在教学之初,我先播放了一段唯美的flash,唤起了学生情感的认知。从徐志摩笔下的金色新娘,到贺知章的“万条垂下绿丝绦”。通过清新的图片,展现了柳树的时而婉约、时而豪放的倩姿。学生当时挺陶醉的。在此情感预设上,我引入了文本学习的第一个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二是在探究情感时,因为这篇课文离学生生活体验太远,因此,必要的情感渲染,背景铺设是必须要做的。当黑白胶片式背景下投射出当时的饥荒背景、死亡人数时,带给学生的是震撼,是与作者的感同身受。这样,作者在文中流露的复杂情感就很容易被学生理解了。
  三、课前——充分准备,精心预设,为生成扬帆出发
  新课标要求:预设能做到关注学生发展,关注个体差异,要求教师精心做好教学设计预案,并在预案中巧妙地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创新留出时间和空间,促使课堂积极互动交流的产生,真正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所以,为了能有精彩生成,我们就要进行全方位预设,争取让预设能够做到高瞻远瞩。首先是透视教材,包括研究课标、教材地位、三维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师对教材知识理解越透彻,预设越丰富,完成生成教学的可能性就越大。其次是预测学情,学生是学习主体,先预设如何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而推进。在进行教案设计时,教师应该做到用学生的眼光审视教学内容,能够全面想学生所想和疑学生所疑,尽量简化头绪,使成效突出。再次是预设问题,教师所提的问题要拓展课程领域,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贴近学生引起思考。例如“角色置换”式,采用学生喜欢的“穿越”方式,让学生分别扮演某些历史人物或社会组织,“身临其境”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这种方式不但能直接地诱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从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而且能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引燃学生心灵中创造的火花。
  四、课中——自主探究,不拘预设,为生成驰骋海洋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开放教学过程,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做到不拘预设,从而最终顺利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个性,这是课堂上教学生成的重要保障。当教学过程中生成与预设出现矛盾时,第一,要充分尊重学生,给予学生表达和表现的机会,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第二,即使预设再充分,也不可能考虑到教学生成的全部内容。因此,教师应该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和培养教学机智,能做到迅速、灵活、高效地判断和处理教学过程中各种生成的信息,引领学生思维发展。其次善于捕捉课堂契机,是课堂中教学生成的关键。对学生学习中的“生成”信息,教师应该独具一双慧眼——及时捕捉,敏锐把握,准确判断,恰当反馈。对于有价值的“生成”可以及时改变课前预设好的教学方向;对于有意义的独特见解要让全班学生共同分享;对于出乎预料的突发事件和情感的表达,创新的思维,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这样既尊重独特体验,又可以形成共识。同时教师应该独具一颗慧心——靠教学经验和教育智慧,还有平时的锤炼和积淀,随机地调节预设教案。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还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为了促进学习效率,提高运动的质量,就必须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过程的积极性,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体育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体育运动方式,通过体育游戏可以合理放松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本文简要论述了初中体育课体育游戏开展的作用,以及体育游戏下的体育教育在初中的
摘 要 科技的进步给教育教学带来了福音,尤其是班班通进入到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显著提升了数学教学效果。为此,本文基于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先对班班通的优势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利用班班通构建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仅供相关教育研究参考。  关键词 农村小学数学;班班通;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中圖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6-0013-0
摘 要 文章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情况,在文中先提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之后针对现状提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以期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36-0048-01  语文作为初中教育的基础学科,对学生学好其他学科起到关键性的辅助作用。阅读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在
摘 要 互联网已经应用在我国各个领域中,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将在“互联网 ”模式下,对数学信息化教学方式进行研究,确定数学教学模式,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这种方式能够将信息化教学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整个数学教学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数学教学;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9-0028
摘 要 生活情境在新课改后受到了很多教师的关注,小学数学中利用生活情境开展教学增加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内涵,提高了学生对小学数学的生活感受,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变化,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35-0148-01  新课改后小学数学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
摘 要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求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
摘 要 初中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推理性,相对于小学数学具有更强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因此,传统的教育模式,会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产生一定的障碍,不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新兴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数学题目更加生动形象的表达,利用图画,视频等教学材料,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本文从三个不同的方面介绍了在初中数学
摘 要 数学是小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许多小学生认为数学学习难度大,以至于他们对数学学习存在抵触心理,这就导致他们的学习效率低,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设定教学目标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比如,可以应用当前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发现数学的奥妙之处。因此本文主要基于这一背景,主要阐述在小学数学
摘 要 一般数学教学工作包括新课引入、复习思考、拓展学习、巩固总结等。其中新课引入在数学教学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引入就是挖好地基,为以后学习奠定夯实的基础。如果能够让学生在新课开始之前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对学生后面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小学生思想十分活跃,想象力丰富,如果要讓他们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课堂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和方法,最简单高效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的
摘 要 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农村教育,尤其是在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的过程中,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问题也成为了社会的焦点问题。对此,本文将针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希望探寻出具体的教育策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19)36-01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