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还原文本写作和阅读结合起来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沁园春·长沙》的例子,提出了一种把揭示文章写作成因、过程与阅读规律结合起来的语文教学思路。
  【关键词】写作成因 创作过程 阅读规律
  语文课文教学常常侧重于阅读这一层面。有人认为,阅读量提上去了,语文素养,包括学生的写作素养自然就提高了,“腹有诗书气自华”。其实,我们接触到的学生群体虽然达到了一定的阅读量,但写作水平仍往往不尽如人意。
  记得读大学时,一位同学揭秘自己作文得高分的绝招:我集中精力认真解读,准确地说,认真推敲了十多篇优秀作文的结构,分析了作文使用的材料、手法,把它们化为我的独特营养,高考作文写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的确,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具体地说,即为文章的成因和形成过程探究)有机结合起来,一定会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果。
  今以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为例来谈谈这种把揭示文章写作成因、过程与阅读规律结合起来的语文教学思路。
  从创作上讲,《沁园春·长沙》写作动因不同于学生常规作文,它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有感而发的力作。毛泽东即将到广东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组织发动农民运动,从情感上推测对此他可能是充满信心的,可能是平淡的,也可能是心情沉重、缺乏自信的。感情不同,则要写出的词从意象到意象的特点都会大相径庭。
  毛泽东的情感是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的,学生从已经学过的《沁园春·雪》一词中就可以推断出来。如何去表现这种积极向上的豪迈的情感?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想法谈谈自己的思路。再回过头来,梳理一下毛泽东的思路:独立—看—怅寥廓—问—携来—忆—恰—记,这些字眼很好的体现了作者的思路。具体而言,就是作者站在橘子洲头看到湘江美景,激发出内心的感慨,情不自禁问出“谁主沉浮”的问题。接下来怎么写?可以直接回答,也可以通过写景含蓄地回答。作者高妙之处是通过“同学少年”的不同侧面的特质来展示这个群体卓尔不群的素质,尤其是结尾用一个夸张的游泳场景进一步表现“同学少年”是一群敢于向旧世界宣战的革命斗士。
  与《沁园春·雪》相比,本文在写作上有下面两方面变化:《雪》在“望”景之后,仍然以想象中的景来表达情感;而《长沙》在“看”景之后,却由景物触发出情感,直抒胸臆,发出疑问。其次,《雪》的结尾是直接抒发情感,“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而《长沙》的结尾是以一个夸张的场景结束,“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表现能“主沉浮”的同学少年的精神风貌。
  对写作过程的揭示还需要在微观上做些揣摩。如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看到了什么?如果学生要写,能写出什么?再看毛泽东的词写到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如何有序安排;如何让它们做到变化而充实?这就会引出远近、高低、动静、视觉等与写作有关的概念。
  再如,写“同学少年”,如何写出他们的特质?这就会引出“多角度”“立体”“侧面”等写作概念。
  这样对作品写作思维脉络的揭示,对创作主体成文过程的还原,定会对学生写作很有启发。
  再说说阅读教学的实施。本文是一首词。诗词教学包括三个方面:语言、内容,表达技巧。语言包括语言特点、语言风格等;内容包括诗歌意象、意境、诗歌的表情达意等;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又以诗歌内容为鉴赏阅读核心。
  从具体操作上看,阅读可以从微观出发,归结于宏观;也可以由宏观而微观。有些老师喜欢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然后结合文本具体材料验证或校正学生的最初感觉,这就是由宏观而微观。
  由微观到宏观是另一种构思,教师引领学生从文本的局部出发,逐渐指向某段甚至全文的内核。
  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我引导学生从微观入手,一步步让学生去体会一代伟人的大气磅礴,体会词人宽广的胸襟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对未来前途的自信。
  我们把上阕内容分成三个小层去逐步考察:第一层次,我们要求学生把三行文字还原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标准的句子,并体会词作语序的妙用。改动的句子为:寒秋,(我)独立(在)橘子洲头,(我看见)湘江北去。而词作把“独立”提到了最前面,把看到的流动的湘江也相对提前了,妙处何在?我们引导学生从“立”字的原形出发,“立”就是一个大写的“人”高高站于天地之间。联系毛泽东的十六字令《山》,“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的意境思考,我们能想象出毛泽东“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雄心壮志,也为全词确定了感情发展的方向。因为,面对秋天,人们的情感可能是悲伤的、哀怨的、凄婉的、平静的、豪迈的……,推到词作之首的一个“独立寒秋”句子,就把一切低迷消沉的情感一扫而空,留下的只能是充满阳刚之气的、乐观向上的、豪气满怀的伟人情感。
  第二层次,则是看到的秋景。一个“看”字总领七句。作者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由静而动,由植物而动物而人,思维不断拓展。学生很容易感受得到这里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不同,后者写景中有明显的表明情感方向的字眼,“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即是。学生从这组意象和意象的特点出发很容易揣摩出景色营造的氛围、意境:色彩斑斓、美不胜收、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给我们无限的、积极向上的美感。这些景物自然地会触发词人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对家国命运的由衷关怀。
  第三个层次,“怅寥廓”是难点。默写起来是难点,理解起来也有困难。这三个字实际是因寥廓而怅,也就是因看到山河之壮阔,天空之高远,情不自禁要把心中瞬间涌起的对人生的思考迸发出来。作者不问人,而是问“苍茫大地”,有“天问”之气魄,算是直抒胸臆。
  至此,我们完成了对词作上阕的微观解读。把三个层次结合起来,就可以从宏观上把握词作上阕的内容。上阕作者运用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手法,写了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发出“谁主沉浮”的疑问(实际是无疑而问)。
  下阕我们也从微观入手,通过体味一些词句,感受写人的具体角度,从而整体把握这一群人(同学少年)的品质,思考这样的一群人是否能够承担“主沉浮”这一历史重担和神圣使命。下阕在写法上以怀人忆事为主。一个“携”字写出“同学少年”的亲密,“峥嵘”写出了他们的团结品质,面对风雨如磐的岁月,他们冷静、手拉着手、心连着心。“少年”写出了他们年轻有为,“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写出了他们奋发有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写出了他们关心国家、关心民生的思想;“粪土当年万户侯”写出了他们蔑视权贵,不同流合污的人格魅力;最后一个场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侧面反映这群青年有缚苍龙、改造社会的气魄,他们是“中流砥柱”。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从宏观上领会这群人的精神面貌,就很容易懂得:他们是时代的骄子,时代的真正主宰。他们就是“主沉浮”的人,与上阕的疑问前后照应。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阅读的奥妙,我们设计了一道小题,来巩固课堂阅读的成果: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人们说“遍”和“染”字用得好。你的看法呢?请说明理由。
  这一小题涉及到语言、手法、内容三个方面。学生在具体解答时,往往不是很周密。我们进一步做了指导:从三个角度入手,一是复述或展开这两个词表达的内容,二是抓住方法,并作具体分析,三是把这两个词的所表的情达的意具体表达出来。
  “遍”,是从范围角度对“红”这种暖色的层层铺展,山树由于浸秋霜而成红色;“染”字,是说山林像被人工染成了红色,是彻底地染红了,着意于程度。这两个字描写出对山林远景的视觉,甚至触觉感受,突出了湘江两岸景色的壮美,让我们感受到当时形势的如火如荼。很好地表现出词人奔放、激昂的感情。
  总之,和学生一起去还原作品的创作成因、创作过程,能够让学生建构起模仿写作的意识,也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阅读,尤其是深层次阅读;和学生一道,带着阅读规律进行阅读,能够深入到文章的核心区感受、品评作品的意趣、旨归,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对学生的写作也有很好的帮助。
  这种两结合的思路操作起来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两方面可以平行推进,也可以糅合进行,穿插进行,需要施教者自己去实践,总结。
  作者单位:海南三亚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数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增加课堂互动,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并且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事物归纳能力等。本文主要探究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善措施。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数学;存在问题;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高效的方法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本文以高中生物教学为例,浅谈在实验、搜集处理信息、制作教具、绘制思维导图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素养;实验;搜集处理信息;教具;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1-0050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而
作者简介:温德尔·贝瑞(Wendell Berry),美国小说家,诗人,环保行动者,文化批评家,农民。贝瑞著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诗集、散文集50余部。他是2012年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国家人文勋章获得者,第41届杰斐逊人文讲座(Jefferson Lecture in the Humanities)的演讲者,2013年
【摘 要】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有对语文知识感兴趣,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喜欢学,并且学得好。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趣”提升课堂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可以通过“以读促趣,促进审美;以情养趣,促进创新;以问激趣,促进探究;求异生趣,促进畅想”等方法,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最
[摘 要] 从制度理论视角来看待美国多校园大学风险管理现象,能使人们了解该现象产生的制度环境因素,以及建立院校风险管理制度对多校园大学规避院校运行风险、提升运行效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这也将为我国公立高校建立有关机制应对风险提供思路。  [关键词] 多校园大学 风险管理 体制因素    美国近一半的州都建有多校园大学①,此类大学由州政府举办,并能获得由财政拨款提供的全部或部分院校经费。进入20世纪8
(一)  土拨鼠小啊总想到外面去看看,想去草原上面长长见识,因为他一直在地下还没出去过呢。  “不行!”每次妈妈都很严厉地说,“你还小,长大了才能带你出去的。”  唉!长大,长大,什么时候才算长大呢?小啊很不满意爸爸妈妈给自己取的这个名字,肯定因为带个“小”字,才让他老是长不大的。  听哥哥姐姐说,草原上长满了青草,可以随便啃上一口,也可以玩捉迷藏,还能一起站起来唱一首歌。  “草原上能随便拉臭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汉语正在向着日益丰富、简便、精密、灵活的方向发展。在汉语修辞的星空中,有一种特别的修辞现象尚未被人们所重视,我们应该提出来进行研究和运用。  请看下列例句:  (1)戏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刺绣博物馆……纷纷建成。寒山寺的钟声悠扬,虎丘塔的雄姿牢固,唐伯虎的新坟落成,苏州又回来了,苏州更加苏州(王蒙《苏州赋》)!  (2)比劳模还劳模(电视剧《走进冬季》台词)。  例句(1),
据英国《卫报》2014年7月3日报道,英国政府的高等教育改革政策致使大学的招生形势两极分化,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领域引入了多项竞争的政策,包括:2011年发布的高等教育白皮书《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2012年开始实施的提高本科阶段学费政策、2013年宣布并将于2015年实施的取消本科招生限额政策。这些政策使实力强劲的高校获得了更多竞争优势,而实力处于中下游的大学则倍感压力,不得不在学校定位和招生
据新西兰教育部網站2017年6月29日消息,从2017年7月3日起,学校在与教职员、家长以及当地的幼教中心协商后,可全面采用“集体入学”(cohort entry)政策。  “集体入学”指儿童在最接近自己5岁生日的某个学期初统一入学。这意味着,根据生日所在的学期,一些儿童可在距5岁还有8周时入学,另一些儿童可在5岁8周时入学。而此前的教育政策则规定儿童在5至6岁入学,可以合理延迟但不能提前。  “
编者按: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始建于1933年,是苏联时期独联体国家顶尖经济类高校之一。学校的前身是白俄罗斯国立国民经济学院,苏联解体后更名为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是白俄罗斯目前唯一的、大型的、配套设施齐全的经济类高校。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非常重视与世界著名学院之间的学术交流与联系,特别是同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牛津大学、奥地利经济大学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定期开展互换学生、交流科学思想与学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