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来源 :教育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lu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是一种充满灵气,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要使这一中充满灵气的“思维火花”时时燃烧,时时放光,教师的引导、培养和教师的教学观念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学生;作文能力培养中学生作文的良好习惯,也和培养其他方面的良好习惯一样,要把外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中学生的内心需要。中学生的认识提高了,态度端正,才具有按一定的方式行动的决心。所以,要启发自觉,导之以行。无论是对良好习惯的培养还是对不良习惯的根除,都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活动,并要贯穿在基本功训练的全过程,而且要反复抓,严格训练,持之以恒。根据中学生作为训练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1加强阅读指导,以读促写
  人得情感大多是间接来的真正从个人生活中真实体验到的情感是有限的。因此情感的积累还需另辟蹊径,指导学生阅读、欣赏名著佳篇是个好方法。学生阅读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阅读内容认知、体会、感悟、消化、吸收,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随着阅读的不断丰富,不断扩展,在认识规律的制约下,逐渐形成对各方面、多种体制、多种样式的较为完备的语言库存结构,学生的主观情感与作品情感就会产生共鸣,从而产生艺术情感的真实体验,形成协作情感的积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点对不同题材和体裁文章进行创作探索的技巧以及对创作规律的把握。也就是说,通过阅读,积累的内容不断丰富、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深入,可以使学生对作文由个别的知识性积累上一般的规律性把握,从而促使作文向着“真情实感”健康发展。从教学实践情况来看,本方案要求上虽有一定的难度,但灵活易行,操作性强,切实有效,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对作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整体参与性较强,有的学生甚至由此喜欢上了作文。课堂上的即兴写作,学生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人人动手,且加快了完成速度,作文质量也明显提高。社会实践作文学生兴趣盎然,并能注意到进行细致观察,抓住重要的、最能突出事物特征的地方来写。日常命题作文,学生逐渐养成了从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中来选择材料的习惯,初步学会如何根据自己作文的主体的需要来选择具体的材料,以及如何详略得当的安排和使用材料,写出来的作文一天比一天“靓”了。作文能力的提高也带动了语文成绩的上升,使学生的语文课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教师要转变感念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真实思想情感的表达。文章的修改,从某种意义上说,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如材料的选择、中心的提炼、语言文字的运用等。首先让学生有话可写,写自己的话。另外学生的作文教师改,是教师代替学生去思考,代替学生去表达,这样对学生不一定有切实的帮助,更无法培养学生自批自改的作文能力。所以,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彻底解放思想,端正作文教学观念,改变以教师批改作文为主的形式为教师组织引导下的学生修改,再回到老师审阅的形式。这对学生学习主题的确立,对学生主动接受作文并提高写作能力是关键。而学生在思想上的重视也是关键。为了这,首先需让学生明确自己修改作文是课标的要求,是必须培养的一种能力。其次,可介绍一些相关的成功人物的验证作文是修改出来的事迹。如:小时后不会写文章,后来成为名作家的前苏联作家的托尔斯泰;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由来等。这让学生明白,“好文章是用心去写,而且是改出来”的道理。再次,明确告诉学生,修改不仅是作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写好作文的一个不可去少的过程。让他们明白,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必须学会修改作文。这样,通过反复强调,学生多修改作文的意义认识自然而然的发生转变,修改作文的自觉性也会提高。
  3培养良好的语言功底,妙笔成辉
  读书是知识的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学生通过读书,可以间接地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未曾见到的情景,学到许多平时没有学到的知识,开阔了眼界,而且提高了认识,陶冶了情性,丰富了学生运用语言优美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大量去阅读相关课外书籍,积累词汇,提高语言素养。丰富和充实语言宝库。平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利用课外时间从分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指导他们积累好词佳句,熟读称诵。到了作文之时,必然会水到渠成,一会儿就。有时候凭借我不浅的语言功底,偶尔即兴作文,也能起到“耳濡目染”之功效,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种充满灵气,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要使这一中充满灵气的“思维火花”时时燃烧,时时放光,教师的引导、培养和教师的教学观念是不容忽视的。
其他文献
1情感是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前提  学生崇敬汉语老师,崇敬他的知识、崇拜他而为人,得到教师的关爱,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成功感,学生才能喜欢汉语课,才能积极地投入到汉语学习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用自己的师爱温暖学生,用自己的人格感化学生,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慰。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
期刊
笔者看过这么一则新闻:“教育部组织部分改革专家到实验区中小学听课,了解新课程实验情况。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教学能手上了一节公开课,博得教师满堂喝彩。然而,就是这样一节在别人眼里十分成功的课,却遭到课程专家的种种质疑和尖锐的批评。专家的评课,令这位教师难以接受,竟然大哭起来。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课堂教学有了更理性的认识,从过分注重形式到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自己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方面的实践和教研反思,从教学问题的适切性、深浅度和目的性三个角度对现实课堂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有效性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了设计有效教学问题的策略:研读课标,实施依标设计教学问题;精读教材,设计切题的教学问题;分析学情,在最近发展区设计教学问题;锤炼教学机智,及时化解
期刊
【摘要】提高汉语课堂教学的方法还很多,还需要我们汉语教师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但只要汉语老师愿意用心去尝试,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关键词】提高;汉语课堂;教学效率1引导学生表演课本剧  教材中寓言故事、小说这类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可指导学生将其改编成课本剧表演。这种方法,一方面使学生在改变课本剧的准备过程中,自觉地去学习和研究教材,以确保剧本的改编 能符合忠实原作的原则,这样启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了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项涉及内容颇多的系统工程。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也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本身就充满了未知和探索,也就充满了无数的问题。而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是对生活的提升和诠释,在教学中,积极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氛围,巧妙设定与把握数学问题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可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把握好数学问题至关重要。  【关键词】数学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课程标准》),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语言的价值、阅读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自主阅读课文的极大热情,使得他们的情感在阅读活动中孕育
期刊
1采用多种方法激趣  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会用多种中方法讲授一课的内容,而一个失败的历史教师会用一种方法讲授一本书的内容。一个历史教师,要想吸引学生,要想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情趣,就应该尝试新的教学手段,经常变换教学方法。如用一种模式到不同班级上课,教师自己就会失去激情,失去机智;而缺乏激情,缺乏机智,对老师而言,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浪费;对学生而言,更是一种负面的影响,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在教学
期刊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积极改变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的听、说、读、写、思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活动,给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让学生的心灵自由飞翔,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了。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新能力;培养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in
期刊
【摘要】《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结合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改革,与时俱进,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为最终目的,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等方面做出深入探究。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略谈自己的一些肤浅认识。  【关键词】数学课堂;高效;提高;效果 任教初中数学多年,在过去的教学
期刊
【摘要】在课堂外营造口语表的的氛围,也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汉语教师为了在课堂外营造汉玉宇言氛围,可以让学生以班、组、年级等为单位组织演讲比赛、讲故事、读报、唱歌、介绍自己等系列活动。教师要在这过程当中帮助学生严密策划,精心自组织,认真引导。这类活动的开展能调动学生锻炼口才的积极性,如情入境,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的作用。  【关键词】汉语课堂;教学;浅议Chinese classroom tea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