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考查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高考年年考,但每年都有许多考生事后跟我说,因为写作文时的一些小失误、小疏忽,而导致失分、丢分,甚至因此痛失“上榜”的机会。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在做高考作文时一定要注意避免以下几点失误:
失误一:不注意条件限制,偏离话题
这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是在开放的前提下略加限制,而限制主要是内容上的限制,其目的是让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表。对于开放性的话题作文,内容的选择相对自由,但绝不是无边无际、随心所欲、信口开河。考生在写作时必须紧扣话题,不可偏离文章的主旨。同时也要看到,话题作文对内容的限制只是一个松散的约束。因此,只要审题细心,看清限制条件,抓住话题材料的实质,不犯“想当然”的错误,考生完全可以避免偏离话题的“失误”。
失误二:拟题不精或干脆不拟题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少有命题作文,而多是自拟题目的作文。可是,有些考生习惯做老师给的命题作文,竟不知道怎么给作文写题目。在一项对2006年高考作文近1000份的抽样调查中发现未写题目的有30多份,题目不当的有50多份,只有近100份试卷因作文题目恰当、准确得到了加分,而前两者均不同程度地失了分或影响了整篇文章的得分。
考生在高考作文中怎样才能避免犯类似错误呢?拟题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使用生动活泼的群众口语。如2008年高考的一些优秀作文题是这样拟写的:《爱来得正是时候》、《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对,就这么办!》,由于语言生动,褒贬分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如2008年高考作文中另外一类精彩命题:《心灵的净土》、《呼唤晴朗的天空》、《走出乌云的太阳》、《君子动口又动手》、《美的回归》、《爱的呼唤》等,运用了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题目既准确、鲜明、生动,又表达出考生的褒贬之情,很惹人喜爱。
3.恰当引用成语、名言、歌词。如《众志成城》、《众人拾柴火焰高》、《军民鱼水情》、《爱的奉献》等,这些题目用词群众喜闻乐见,使人倍感亲切。
4.增加命题的隐含色彩。如《一元比不上一万元吗》,激起阅卷人急于探究内容的强烈愿望,从而产生一定的魅力。
除标题要拟好之外,考场作文的开头也要写好。开头是文章的脸面。开头如“爆竹”,结尾如“撞钟”。好的开头,内容要有新意,要有悬念,能揪住读者的心;语言要有文采,能吸引读者的眼睛。
请看两个例子:
例一:2008年满分佳作《变味的善良》一文的开头:
我们总站在富足的地方悯惜贫穷,总躺在安全的地方怒斥邪恶,总在五十步笑百步后呼唤远离冷漠,总在血痕淡去后才忙着计算生命的价值。
于是,我们俯身怜悯的姿态伤害了别人的自尊。
这则开头连用三个排比句式,富有气势,直指文章的中心。
例二:《青春》一文的开头:
青春,是三月争奇斗艳的花朵,是七月缤纷的太阳雨,是十月灼人的红叶;是喷雾的旭日,是竞发的百舸,是搏击长空的雄鹰;是弹奏欢乐的琴弦,是一路坎坷,一路执著地奔向大海的小溪,是挺直了躯干,舒展了满怀的葱茏,热烈地拥抱蓝天的白杨……
这则开头,一连串排比句式,富有气势和激情;又是喻体恰当的博喻,更显形象生动。
失误三:情感不真实,无病呻吟
作文贵在情真,真挚的感情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高考作文要写真实的“我”,让“我”的激情在文中闪光,即所谓“为情而造文”。感情真挚是抒情的生命,决不可无病呻吟,更不能杜撰父母双亡、自己双手截肢之类耸人听闻的“悲剧”,骗取阅卷老师的同情。
高考作文的思想感情必须健康向上,切不可消极颓废。
失误四:字迹不工整,乱涂乱画,痛失印象分
高考作文阅卷要求卷面整洁,字迹美观,文字、标点、格式正确。文面,即文章的“脸面”,这个“脸面”明晰、美丽,就会使阅卷人“一见钟情”,自然会对你的文章产生“偏爱”。
要使自己的高考作文以外部形体的魅力获得阅卷人的赏识,考生除了在考场上要做到落笔无误,笔随心至外,还须做到:书写规范,不能视潦草为潇洒,视信笔为率意,不写繁体字以及已经废止了的异体字、不规范的简化字;标点运用要正确,避免“一逗到底”等错误;各种文体都有独特的款式结构,尤其是书信体和应用文,对款式的要求更为严格,所以考场写作时一定要做到行款正确、谨慎修改。修改固然可以使文章更完善,然而在考场上,过多的修改往往会影响卷面的整洁、行文的美观。
(责任编辑 刘宇帆)
失误一:不注意条件限制,偏离话题
这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是在开放的前提下略加限制,而限制主要是内容上的限制,其目的是让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表。对于开放性的话题作文,内容的选择相对自由,但绝不是无边无际、随心所欲、信口开河。考生在写作时必须紧扣话题,不可偏离文章的主旨。同时也要看到,话题作文对内容的限制只是一个松散的约束。因此,只要审题细心,看清限制条件,抓住话题材料的实质,不犯“想当然”的错误,考生完全可以避免偏离话题的“失误”。
失误二:拟题不精或干脆不拟题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少有命题作文,而多是自拟题目的作文。可是,有些考生习惯做老师给的命题作文,竟不知道怎么给作文写题目。在一项对2006年高考作文近1000份的抽样调查中发现未写题目的有30多份,题目不当的有50多份,只有近100份试卷因作文题目恰当、准确得到了加分,而前两者均不同程度地失了分或影响了整篇文章的得分。
考生在高考作文中怎样才能避免犯类似错误呢?拟题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使用生动活泼的群众口语。如2008年高考的一些优秀作文题是这样拟写的:《爱来得正是时候》、《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对,就这么办!》,由于语言生动,褒贬分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如2008年高考作文中另外一类精彩命题:《心灵的净土》、《呼唤晴朗的天空》、《走出乌云的太阳》、《君子动口又动手》、《美的回归》、《爱的呼唤》等,运用了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题目既准确、鲜明、生动,又表达出考生的褒贬之情,很惹人喜爱。
3.恰当引用成语、名言、歌词。如《众志成城》、《众人拾柴火焰高》、《军民鱼水情》、《爱的奉献》等,这些题目用词群众喜闻乐见,使人倍感亲切。
4.增加命题的隐含色彩。如《一元比不上一万元吗》,激起阅卷人急于探究内容的强烈愿望,从而产生一定的魅力。
除标题要拟好之外,考场作文的开头也要写好。开头是文章的脸面。开头如“爆竹”,结尾如“撞钟”。好的开头,内容要有新意,要有悬念,能揪住读者的心;语言要有文采,能吸引读者的眼睛。
请看两个例子:
例一:2008年满分佳作《变味的善良》一文的开头:
我们总站在富足的地方悯惜贫穷,总躺在安全的地方怒斥邪恶,总在五十步笑百步后呼唤远离冷漠,总在血痕淡去后才忙着计算生命的价值。
于是,我们俯身怜悯的姿态伤害了别人的自尊。
这则开头连用三个排比句式,富有气势,直指文章的中心。
例二:《青春》一文的开头:
青春,是三月争奇斗艳的花朵,是七月缤纷的太阳雨,是十月灼人的红叶;是喷雾的旭日,是竞发的百舸,是搏击长空的雄鹰;是弹奏欢乐的琴弦,是一路坎坷,一路执著地奔向大海的小溪,是挺直了躯干,舒展了满怀的葱茏,热烈地拥抱蓝天的白杨……
这则开头,一连串排比句式,富有气势和激情;又是喻体恰当的博喻,更显形象生动。
失误三:情感不真实,无病呻吟
作文贵在情真,真挚的感情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高考作文要写真实的“我”,让“我”的激情在文中闪光,即所谓“为情而造文”。感情真挚是抒情的生命,决不可无病呻吟,更不能杜撰父母双亡、自己双手截肢之类耸人听闻的“悲剧”,骗取阅卷老师的同情。
高考作文的思想感情必须健康向上,切不可消极颓废。
失误四:字迹不工整,乱涂乱画,痛失印象分
高考作文阅卷要求卷面整洁,字迹美观,文字、标点、格式正确。文面,即文章的“脸面”,这个“脸面”明晰、美丽,就会使阅卷人“一见钟情”,自然会对你的文章产生“偏爱”。
要使自己的高考作文以外部形体的魅力获得阅卷人的赏识,考生除了在考场上要做到落笔无误,笔随心至外,还须做到:书写规范,不能视潦草为潇洒,视信笔为率意,不写繁体字以及已经废止了的异体字、不规范的简化字;标点运用要正确,避免“一逗到底”等错误;各种文体都有独特的款式结构,尤其是书信体和应用文,对款式的要求更为严格,所以考场写作时一定要做到行款正确、谨慎修改。修改固然可以使文章更完善,然而在考场上,过多的修改往往会影响卷面的整洁、行文的美观。
(责任编辑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