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校生是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思想偏激,缺乏人生目标。而乡土美术恰如春雨,可以净化、滋润技校生的心灵。
一、乡土美术的内涵
“乡土美术”中的乡土是一个地域概念,指人们出生或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由于长期的居住和生活,人们对该地产生了特别深厚的感情并受其影响。“乡土”的概念范围通常会随环境、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对于宁海人来说,宁海是其乡土;当人到了外省,宁波则可算是其乡土;有一天他走出国门,则整个中国都可算是其乡土。但是,一般意义上的乡土范围最小可具体到乡镇,最大不超出省。因此,“乡土美术”指的是本乡本土的美术,即居住、生活的地方的美术,主要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美术与通俗美术,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审美价值。
乡土美术的内容极为广泛。首先,它包括当地的自然景观。大自然本身就是美的存在,是最广泛的审美对象。其次,当地群众创造的具有乡土特色的美术形式与作品是构成乡土美术的主要内容。就宁海而言,属典型的江南的风景。“开门可见山,出门可见水。”徜徉在长满青苔的卵石曲巷小径,出入于那些古风犹存的院落,望着油漆斑驳的雕梁画栋,抚摸着风雨磨蚀的石臼、水槽、雕花栏杆,望着已有600年历史的古井和水八卦溪水中映出的恍漾倒影,无不感到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积淀的深厚,谁都会从内心深处发出思古之幽情。
二、乡土美术教育对技校生的意义
1.美学熏陶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感悟美的心灵。”在教学中要教会技校生生活,学会享受美。通过学习乡土美术,培养技校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加技校生的生活积累,学校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乡土美术就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生活中的美术,是以审美的方式生存于世的生动体现。乡土美术中的生产生活设施、日常用具往往体现了普通百姓朴素自然的审美追求。我们从小生长在家乡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从这种意义上说,乡土美术是为技校生提供了美术学习的丰富 “情境”。
2.历史文化传统教育
乡土是历史,乡土是文化。乡土美术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乡土气息,是与自然和生活融为一体的,能增加学生对朴素自然的美感的认识与体验,同时也是回归自然、认同乡土的途径,是对技校生进行人格教育、生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好教材。各地举行的重大庆祝活动等,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美术形式出现,来渲染喜庆的气氛。这种传统是充满浓郁的乡土味的,只要教会学生去静静地体会,细细地品味,无疑会起到了历史文化传统教育的作用。
3.进行文物与文化遗产保护教育
文物是民族文化的遗存。文物的集合,记录着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整个历史,文物浓缩着文化。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这一特性决定了珍惜和保护文物不仅是政府行为,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可以通过参观前童古镇古建筑让学生知道其中的历史文化,了解建筑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4.参与文化的承传
美是有传承的,历史也不可能断层,一个民族乃至地域、民系的乡土美术深刻地反映了该民族、地域、民系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民族特性。农村社会蕴藏着丰富的乡土美术资源,我们技校生大多数都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各种类型的乡土美术也有一定的了解。将学生带入乡土美术的氛围中,让他们亲身去感受美。这样,每个地方的乡土美术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
三、乡土美术的升华
早在18世纪,当文明进步露出它的曙光时,启蒙先驱卢梭就警告说:文明与科技同样也会毁掉人类精神的宝藏,他提出著名的“回归自然”的口号。现在,技校生完全处在现代都市的水泥空间,处在电子计算机亿次/秒的速率中,无不感到一种愈来愈重的精神压迫与心理浮躁。被土地和大自然悬离的空茫、莫名躁动、无力感、焦虑的困惑,引诱人们向往一种坚硬、踏实、永久的精神居所。田野里的麦地、村庄边的小河、大堆大堆的稻草,磨尖的锄头、镰刀,乃至麦粒,亦变成了小小的精神寓托之所。用这份清新、朴素的情感来净化技校生,让他们去感受人类生命的永恒家园。
“远隔灵江百余里,海滨城郭易邱墟。章安太守无遗迹,正学先生有故居。青染层峦经雨后,红翻乌桕惹霜初。停车细问民生事,半种山田半打鱼。”明代诗人刘廷玑就是这样描写宁海的风景民俗。宁海的乡土美术是当地的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技校生则是将来为宁海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劳动者,通过乡土美术教育可以引导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园,静下心来去贡献自己的青春。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海技工学校)
一、乡土美术的内涵
“乡土美术”中的乡土是一个地域概念,指人们出生或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由于长期的居住和生活,人们对该地产生了特别深厚的感情并受其影响。“乡土”的概念范围通常会随环境、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对于宁海人来说,宁海是其乡土;当人到了外省,宁波则可算是其乡土;有一天他走出国门,则整个中国都可算是其乡土。但是,一般意义上的乡土范围最小可具体到乡镇,最大不超出省。因此,“乡土美术”指的是本乡本土的美术,即居住、生活的地方的美术,主要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美术与通俗美术,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审美价值。
乡土美术的内容极为广泛。首先,它包括当地的自然景观。大自然本身就是美的存在,是最广泛的审美对象。其次,当地群众创造的具有乡土特色的美术形式与作品是构成乡土美术的主要内容。就宁海而言,属典型的江南的风景。“开门可见山,出门可见水。”徜徉在长满青苔的卵石曲巷小径,出入于那些古风犹存的院落,望着油漆斑驳的雕梁画栋,抚摸着风雨磨蚀的石臼、水槽、雕花栏杆,望着已有600年历史的古井和水八卦溪水中映出的恍漾倒影,无不感到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积淀的深厚,谁都会从内心深处发出思古之幽情。
二、乡土美术教育对技校生的意义
1.美学熏陶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感悟美的心灵。”在教学中要教会技校生生活,学会享受美。通过学习乡土美术,培养技校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加技校生的生活积累,学校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乡土美术就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生活中的美术,是以审美的方式生存于世的生动体现。乡土美术中的生产生活设施、日常用具往往体现了普通百姓朴素自然的审美追求。我们从小生长在家乡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从这种意义上说,乡土美术是为技校生提供了美术学习的丰富 “情境”。
2.历史文化传统教育
乡土是历史,乡土是文化。乡土美术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乡土气息,是与自然和生活融为一体的,能增加学生对朴素自然的美感的认识与体验,同时也是回归自然、认同乡土的途径,是对技校生进行人格教育、生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好教材。各地举行的重大庆祝活动等,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美术形式出现,来渲染喜庆的气氛。这种传统是充满浓郁的乡土味的,只要教会学生去静静地体会,细细地品味,无疑会起到了历史文化传统教育的作用。
3.进行文物与文化遗产保护教育
文物是民族文化的遗存。文物的集合,记录着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整个历史,文物浓缩着文化。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这一特性决定了珍惜和保护文物不仅是政府行为,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可以通过参观前童古镇古建筑让学生知道其中的历史文化,了解建筑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4.参与文化的承传
美是有传承的,历史也不可能断层,一个民族乃至地域、民系的乡土美术深刻地反映了该民族、地域、民系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民族特性。农村社会蕴藏着丰富的乡土美术资源,我们技校生大多数都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各种类型的乡土美术也有一定的了解。将学生带入乡土美术的氛围中,让他们亲身去感受美。这样,每个地方的乡土美术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
三、乡土美术的升华
早在18世纪,当文明进步露出它的曙光时,启蒙先驱卢梭就警告说:文明与科技同样也会毁掉人类精神的宝藏,他提出著名的“回归自然”的口号。现在,技校生完全处在现代都市的水泥空间,处在电子计算机亿次/秒的速率中,无不感到一种愈来愈重的精神压迫与心理浮躁。被土地和大自然悬离的空茫、莫名躁动、无力感、焦虑的困惑,引诱人们向往一种坚硬、踏实、永久的精神居所。田野里的麦地、村庄边的小河、大堆大堆的稻草,磨尖的锄头、镰刀,乃至麦粒,亦变成了小小的精神寓托之所。用这份清新、朴素的情感来净化技校生,让他们去感受人类生命的永恒家园。
“远隔灵江百余里,海滨城郭易邱墟。章安太守无遗迹,正学先生有故居。青染层峦经雨后,红翻乌桕惹霜初。停车细问民生事,半种山田半打鱼。”明代诗人刘廷玑就是这样描写宁海的风景民俗。宁海的乡土美术是当地的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技校生则是将来为宁海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劳动者,通过乡土美术教育可以引导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园,静下心来去贡献自己的青春。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海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