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主要是基于教师的解释和知识的讲解与灌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其中占有关键的位置,与此同时,核心素养教学走进初中物理课堂,从而激发了学生对于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容易学到物理知识和锻炼自己的实用技能。本文通过分析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再提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初中物理课堂策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教师专业发展
物理课程不同于其他文科科目。只要能学到物理的知识,它就会在实践中使用。作为物理老师,必须提升其学科核心素养,用现实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习物理。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认识物理这门学科的时间不长,在一开始,他们就怀有好奇心,对于物理中的奇妙现象具有一种新鲜感,想要去探究其中精妙之处。但是通过长时间的学习之后,其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困难,在物理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方面有很多的不理解之处,不利于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实现,与此同时,这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说是很不利的。作为初中的物理教师,一定要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堂时间内构建出高效课堂。
一、现阶段初中物理课堂存在的问题
1.教师占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
由于我国传统的尊师重道观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占据着主导权[1]。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充分考虑现阶段学生的实际需求,更是缺乏联系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思考問题的方法做出相应的易于他们接受的教学方案。当前教师在教学中通常会直接解答课堂问题,缺乏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更注重于灌输式的将知识教授给学生。只注重传授基础知识应对各种考试,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总体素质。
2.评价机制束缚了学生成长
以往受应试教育所影响,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方式太过死板,教师只是尊重课本的内容,让学生死记硬背物理学科中的概念和公式,一再重复的机械性的记忆和学习,使得学生忙于应付考试中的题目,忽略了逻辑思维的建立和提升。在初中物理的课堂学习当中,很多教师只注重对一些概念只是要记忆,并没有考虑给学生一个通俗易懂的解释,这样学生也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解释有关受力分析的知识时,分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的力,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老师经常告诉学生,应遵循以下顺序进行分析,也就是一重二弹三摩擦,尽管每个人都能记住这一结论,但在实际的过程中,显然,学生的思维是没有得到培养的,是不成熟的,只是在被动地接受。而为了使学生们的学科素养能够真够落实到位,应该让学生主动的进行思考。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探究,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随着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的提出,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全面贯彻提高其思维能力的教学理念。在教师专业发展这一路径上,优化其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断探究中将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提升上去[2]。例如,当研究“大气压强”时,你可以提供吸气吸管、装有色饮料的杯子,然后设计问题:在用吸管饮用饮料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物理现象。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观点。可以让学生参照来进行相关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几乎不能喝到杯子中的饮料。老师接着问:“你们当中有人知道你们喝不到的原因吗?”通过这种方式引入现实生活,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科的实用性以及实践性,通过实际行动,让学生明白物理的独特魅力。
2.以学生为主体,促进物理课堂的生活化
一是要优化教学方法。教师应充分利用物理的日常生活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现实生活中选择有趣的例子,以取代枯燥的概念和教材内容,营造和谐、积极的教学氛围。例如,“杠杆原理”解释起来枯燥无聊,但是如果用“给我一个杠杆,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作为引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并指导说明知识的重点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巩固物理基础知识[3]。
二是要列举生活的例子,教学内容贴合生活。教师必须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状态中的变化,呈现丰富的故事和生活乐趣,突出故事中的物理原理和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然后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指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例如,在“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可以将人工降雨的知识推广给学生。通过给学生播放人工降雨过程,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物理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参考文献:
[1]胡建荣.例谈核心素养时代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J].中学理科园地,2018,014(02):44-45.
[2]郭玉英,姚建欣.聚焦教学关键问题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学关键问题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引领[J].基础教育课程,2016(19).
[3]黄其添.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少男少女,2017,1(036):71-72.
广宁周其鉴红军中学 广东肇庆 526300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教师专业发展
物理课程不同于其他文科科目。只要能学到物理的知识,它就会在实践中使用。作为物理老师,必须提升其学科核心素养,用现实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习物理。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认识物理这门学科的时间不长,在一开始,他们就怀有好奇心,对于物理中的奇妙现象具有一种新鲜感,想要去探究其中精妙之处。但是通过长时间的学习之后,其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困难,在物理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方面有很多的不理解之处,不利于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实现,与此同时,这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说是很不利的。作为初中的物理教师,一定要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堂时间内构建出高效课堂。
一、现阶段初中物理课堂存在的问题
1.教师占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
由于我国传统的尊师重道观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占据着主导权[1]。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充分考虑现阶段学生的实际需求,更是缺乏联系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思考問题的方法做出相应的易于他们接受的教学方案。当前教师在教学中通常会直接解答课堂问题,缺乏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更注重于灌输式的将知识教授给学生。只注重传授基础知识应对各种考试,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总体素质。
2.评价机制束缚了学生成长
以往受应试教育所影响,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方式太过死板,教师只是尊重课本的内容,让学生死记硬背物理学科中的概念和公式,一再重复的机械性的记忆和学习,使得学生忙于应付考试中的题目,忽略了逻辑思维的建立和提升。在初中物理的课堂学习当中,很多教师只注重对一些概念只是要记忆,并没有考虑给学生一个通俗易懂的解释,这样学生也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解释有关受力分析的知识时,分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的力,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老师经常告诉学生,应遵循以下顺序进行分析,也就是一重二弹三摩擦,尽管每个人都能记住这一结论,但在实际的过程中,显然,学生的思维是没有得到培养的,是不成熟的,只是在被动地接受。而为了使学生们的学科素养能够真够落实到位,应该让学生主动的进行思考。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探究,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随着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的提出,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全面贯彻提高其思维能力的教学理念。在教师专业发展这一路径上,优化其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断探究中将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提升上去[2]。例如,当研究“大气压强”时,你可以提供吸气吸管、装有色饮料的杯子,然后设计问题:在用吸管饮用饮料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物理现象。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观点。可以让学生参照来进行相关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几乎不能喝到杯子中的饮料。老师接着问:“你们当中有人知道你们喝不到的原因吗?”通过这种方式引入现实生活,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科的实用性以及实践性,通过实际行动,让学生明白物理的独特魅力。
2.以学生为主体,促进物理课堂的生活化
一是要优化教学方法。教师应充分利用物理的日常生活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现实生活中选择有趣的例子,以取代枯燥的概念和教材内容,营造和谐、积极的教学氛围。例如,“杠杆原理”解释起来枯燥无聊,但是如果用“给我一个杠杆,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作为引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并指导说明知识的重点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巩固物理基础知识[3]。
二是要列举生活的例子,教学内容贴合生活。教师必须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状态中的变化,呈现丰富的故事和生活乐趣,突出故事中的物理原理和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然后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指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例如,在“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可以将人工降雨的知识推广给学生。通过给学生播放人工降雨过程,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物理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参考文献:
[1]胡建荣.例谈核心素养时代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J].中学理科园地,2018,014(02):44-45.
[2]郭玉英,姚建欣.聚焦教学关键问题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学关键问题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引领[J].基础教育课程,2016(19).
[3]黄其添.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少男少女,2017,1(036):71-72.
广宁周其鉴红军中学 广东肇庆 52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