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请停止对我的责骂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4soph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名初三女生出现了严重的考试焦虑问题,咨询师不仅对该生进行了个体辅导,包括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引导正面评价、指导放松训练,同时还对她的母亲进行了心理干预,包括改变认知方式、利用心理剧进行换位思考,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考试焦虑;初中生;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剧技术;放松训练;辅导个案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33-0046-02
  半年前,某个惬意的午后,我上完心理活动课,正在办公室整理心理咨询记录时,电脑里QQ弹出一条消息,九年级某班主任告诉我:班上有几个学生出现了考试焦虑,而小慧(化名)尤为严重。此时,我脑海里迅速闪现出三个词语:九年级、女生、考试焦虑。我想:“临近中考了,也许是该女生对自己的期望太高了吧。”我告诉该班主任,希望小慧能够过来找我做心理辅导。
  于是,一天下午,小慧来到了心理咨询室。我打量着眼前的这位女生。她看起来非常温顺,不苟言笑,显得有点局促不安。她自述目前每当考试来临,总会莫名焦虑,出现了手抖、心慌、冒汗等现象,注意力也难以集中,头脑中还会浮现出一些画面,令她深感不安。
  进一步深入访谈,我发现小慧的家庭完整,除父母外,还有一个弟弟,只是父亲和弟弟常在香港,周末偶尔回深圳的家。八年级时,小慧从外校转入现在的学校就读,当时,她的成绩排在全年级第35名,因为勤奋好学,排名上升,现在是全年级第25名,如果中考发挥稳定的话,能考上一所不错的高中,前途理应光明。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她出现了严重的考试焦虑,怎能不让她着急呢?经了解,小慧的考试焦虑源于她和母亲的关系。母亲对小慧的要求非常高,已经脱离了小慧的实际情况,经常因为小慧的考试成绩没有达到她的预期而责骂小慧,骂她是垃圾、笨蛋,严重伤害了小慧的情感。除此之外,小慧非常不满母亲的唠叨。唠叨和负面情绪的传递是一体两面的。例如,母亲向小慧唠叨奶奶不注意卫生;上街買鱼时,鱼贩子不小心将脏水溅到了身上,诸如此类,等等。九年级的学习压力很大,作业又很多,耳边还不时传来母亲的唠叨,搅得小慧心烦意乱,小慧示意母亲停下来,可母亲仍“一意孤行”。
  针对上述情况,我对小慧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咨询;不仅对小慧进行咨询,还对她的母亲进行了干预,总体效果较好。
  一、对小慧的心理咨询
  对小慧的咨询,我主要从三方面展开。
  一是实施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来改变不良认知,进而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该疗法主张先改变个体不良的思维方式,使个体产生情绪与行为方面的变化。在该个案中,小慧的考试成绩稳步向前,由入校时年级第35名上升到目前第25名,这种进步非常难得,理应感到欣慰,但是小慧没有体验到成绩进步带给她的喜悦,反而苦恼不堪。进一步探究,就会发现小慧的这种感觉源自母亲对她的过高期望和责骂。无疑,小慧习得了母亲对她的错误认知方式,并进一步内化成为自己的不良认知方式。因此,接下来,我不停地启发小慧,帮助她认识到越是在年级排名靠前的学生,越是难以实现考试名次上的超越,因为你在学习的同时,别的同学也在拼搏奋进。为此,我还举了一个给气球充气的例子:一只瘪了的气球,刚充气时非常容易,越到后面快要满了的时候,充气越难。在我的耐心指导下,小慧逐步修正了错误的认知。
  二是引导她正面评价自己。在和小慧会谈时,我发现她的考试焦虑不仅源自和母亲的关系,还和她的不自信有关。小慧父母待人接物不够开放,不善言谈,情感表达比较匮乏,加之母亲对她的严苛、责骂和唠叨,令她很难建立自信心。因此,我在咨询过程中,不断鼓励她说出自身的优点。同时,积极拓展她自身拥有的资源——找到了和她关系不错的同学,让他们详细地写出小慧身上的优点。几个同学非常认真,写了小慧的很多优点,例如勤奋好学、乖巧、乐于助人、文静……小慧看到后,吃惊得说不出话来。那一刻,我看到她眼里闪着光。除此之外,我还教会小慧一些积极自我暗示的方法,例如可以多对自己说一些话,这些话多采用肯定句的形式,语言要简短有力。就这样,小慧逐步学会了正面评价自己,初步建立了自信心。
  三是指导她进行放松训练。我向小慧简要介绍了操作简单的呼吸放松法,告诉了她一些技术要领:在每次考试前,先闭上眼睛,放空大脑,想一些愉快的事情,深深地吸一口气,让头部、肩膀等部位因吸气而紧张,仔细体验这种紧张感,稍微停顿一会儿,再慢慢地呼气,感受呼气带来的头部、特别是肩膀部位的放松体验。我鼓励小慧循序渐进地做,并告诉她:开始时,可能难以立即摒除杂念,没关系,可以多做几个深呼吸,让自己安静下来,再仔细体会当时的感觉。小慧经过认真学习和操作,逐渐掌握了放松技术。
  二、对小慧母亲进行心理干预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利用自身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对小慧母亲进行心理干预,主要从两方面来进行。
  一是改变小慧母亲的认知方式。小慧从入校全年级第35名到目前全年级第25名,是在稳步前进,母亲非但没有肯定她,反而责骂她是“垃圾”“笨蛋”。进一步访谈,了解到其母存在不良的认知方式,在她眼里,25名是很靠后的名次,她没有想到这是全年级排名,也没有想到全年级有400多名学生,如果保持目前的成绩,中考发挥稳定,小慧足可以考上一所较好的高中。经过我耐心的引导,小慧母亲内心逐渐修通,表示应该肯定小慧取得的成绩。
  二是利用心理剧技术帮助小慧母亲进行换位思考。每当考试来临时,小慧在紧张、焦虑的同时,脑海里会不由自主地闪现一些画面,令她局促不安。进一步访谈,才知道是一些母亲责骂她“垃圾”“笨蛋”的画面。因此,我决定利用心理剧技术对小慧母亲进行干预,让她学会换位思考。我和小慧的母亲根据她们的日常对话编排了若干个心理剧,母亲扮演小慧,我则扮演母亲。经过几轮角色扮演后,小慧母亲含着热泪,体验到了她的语言暴力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并一再表示以后会对孩子多些肯定,少些责骂和批评。
  对小慧的心理咨询和对母亲的心理干预同时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考模拟考试结束后,我再次和小慧相遇,她告诉我:现在当考试来临时,她偶尔还会有些焦虑,但比之前好多了,在可控范围内。我则不失时机地鼓励她:适当的焦虑对个体而言是一种动力,有利于发挥出最佳考试水平。
  三、建议
  在心理咨询室,我接待了很多有关考试焦虑的个案,部分学生是因为过高的自我期望导致的,大部分学生是因为不良的亲子关系导致的,例如父母对子女过高的期望、父母对子女的批评责骂、父母传递给子女的焦虑情绪,等等。因此,我建议:父母应该对孩子多一些关心和陪伴,当孩子取得进步时,应多给予鼓励和肯定,不能把孩子视作“学习机器”;对孩子的期望应建立在他/她的实际情况之上;注意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如焦虑、紧张、愤怒等,不要做出伤害孩子的语言暴力行为。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中学,深圳,518119)
  编辑/于 洪 终校/纪 悦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很多学校每年对班主任进行培训,旨在提高他们的班级管理能力,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部分学校甚至直接选派心理教师担任班主任。而心理教师和班主任分属两个不同的角色,存在矛盾与冲突,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化解这种冲突,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融入班主任工作中,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心理周记”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心理健康;“心理班会”共同参与,
十年间,纷至沓来的生命新技术、医疗新奇迹让人眼花缭乱,婴儿可以设计了,基因可以编辑了,大脑可以移植了,病残器官可以3D打印替换了,治疗可以精准(打靶)了,濒死可以冷冻了(来日复活),不病、不老、不死的生命图景似乎越来越清晰,目标越来越接近……却扰得哲人们坐不住了,纷纷跳出技术的逻辑,从生命哲学与伦理角度质疑生命技术提速的前景,是美妙新世界,还是深渊险壑?弗朗西斯·福山在《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生物技术
摘要:疫情以来,很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家总会不自觉地拿起手机,对家人说的话置若罔闻,有时甚至说一句,顶三句……面对孩子沉迷手机的现象,家长应该如何进行有效引导呢?本文提出了四大妙招,供家长参考:读懂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予孩子精准的爱;用平和的心态,共同协商“亲子的约定”;用美和爱的眼睛看孩子,多给孩子心灵上的滋养;营造“无声”的家庭环境,发掘孩子成长的力量。  关键词:沉迷手机;亲子沟通;心理需求
摘要: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于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教育。课堂组织形式过于严密、封闭,约束了学生的思维,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阻碍了学生的创新,影响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笔者在这里进行了“开放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开放式;语文;课堂教学    所谓“开放式”语文课堂教学就是改变传统教学的统一模式。打破固定的格局。老师少设一些限制,多给一些自由,使学生在尽可能多的时
〔关键词〕团体动力学;灵动生成;生命课堂;心理活动课  一、课程设计理念  本节课内容是基于“自我统合”这一概念。“自我统合”也称为“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感”,它是一种个人自我一致的心理感受,是一种关于“我是谁”“我在社会上应占有什么样的地位”“我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我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感觉。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危机是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的第五个时期,而这个阶段正是个体进入青
〔关键词〕初三;考前减压;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5-0037-03  【活动理念】  压力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是个体在面对具有威胁性的情境中,因一时无法消除威胁、脱离困境时而产生的一种被压迫的感受。国内外各种调查显示,中学生面临着各种心理压力,其中学业压力是最大的压力源。初三学生除了有学业上的压力,还有面临中考的升学压
传统的写作教学法的重点放在写作的最终结果上。这种教学法由教师分析范文,学生模仿范文写作,然后教师批改作文,进行评述。评述包括文章内容、组织结构、措辞、语法等。教学法的优点在于它注重范文的指导作用,强调学生阅读和背诵优美的范文并进行模仿,因而有助于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尽快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然而,教学法一向注重写作的结果,因而导致学生对写作的意义和过程产生迷糊认识。  在很多时候,不仅是学生,
近两年来,“小镇青年”时常成为舆论的焦点。央视《聚焦三农》栏目推出专题《小镇青年图鉴》,报道了“小镇青年”这一当下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涌现的“特殊人群”;有媒体发布《相信不起眼的改变:2018中国小镇青年发展现状白皮书》,为我们呈现了小镇青年的生活轨迹和心理状态。为什么“小镇青年”成了热词?小镇青年背后有着怎样的时代图景?  对于“小镇青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有这样一个模糊的共识:即生活在大
1998年季后赛首场,尼克斯队与热火队互殴,成为“黑八”奇迹中的经典段子。美职篮的最大魅力,就是其不可预知性和一切皆有可能,特别是白刃般的季后赛,更是如此,甚至发生了以下克上的“黑八”奇迹。所谓“黑八”奇迹,就是季后赛中排名第八的球队战胜了排名第一的球队,晋级季后赛第二轮。由于对阵双方实力相差比较悬殊,而且排名第一的球队还有主场优势,因此,对第八名球队来说,能够击败第一的球队是个奇迹。NBA历史上
20世纪40年代,董必武任中共南方局统一战线工作委员会书记,长期住在红岩村。那時候红岩村条件艰苦,财务收支管控很严,票据都由董必武亲自审核,不能报的坚决不报。  一次,红岩村办事处招待所的所长把报账票据拿给董必武签字。董必武翻看发票,都是买菜、买米、买煤、车票之类的日常开销,就签了字同意报销。所长在报账的时候,办事处的出纳却发现有六角钱的车票是私人坐车,按规定是不能报销的。此事很快反馈到董必武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