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问题分析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i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重大污染事件屡有发生,已然威胁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的不足,是导致生态环境惡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加快法治建设的步伐,让法治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重要的保障。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2-0034-01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十八大以来更以专章描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勾勒出“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在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明确了一个思路,即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法治,以其独有的规范性、程序性、稳定性、可诉性、公开性与强制性,给予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决定作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纳入法治的轨道,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对生态环境予以最严格的保护,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予以最严厉制裁,才能遏制住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从无到有,从理念到实践,已经迈出了一大步,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当前的法治保障依然无法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这固然与我国复杂的国情、严峻的生态环保形势息息相关,但需要正视的是,我们的法治本身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缺乏正确的理念指引。如今的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财富不断累积,但是人民群众也正在经受着伦敦61年前经历过的梦魇--笼罩全国的雾霾,雾霾成了近年两会全国人民最关心的话题。为什么别的国家已经走过的岔路我们却仍然无法避免?为什么这样的污染依然存在甚至更加严重?究其原因,正是我们的价值观出了问题,我们没有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只是存在于纸上,存在于政府文件上,并没有深入脑海成为我们的价值观。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当前,生态法治理念和法治保障缺乏,致使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故而举步维艰。英国在经历了伦敦雾霾之后,制定《清洁空气法》,依法治理大气污染,经历了多年才渐有成效,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正是以法治促进生态的治理和建设,他们痛定思痛之后确定的生态法治理念,正是我们缺乏并需要借鉴的。
  二是法律体系不尽完善。当前,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框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环境保护法以及关于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森林草原、土壤、动植物资源、山脉草原、海洋保护等相关法律制度已基本具备。但是,我国生态文明的法律体系仍不完善。我国现行宪法缺乏对生态文明内在要求的考虑,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写入了党章,成为了重要的执政理念,但是在我国现行宪法中却没有体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中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缺失,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无法得到根本的法律保护。宪法也缺乏对公民环境权的规定,这种缺失导致公民参与的缺失,也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我国环境资源领域欠缺全国人大制定的统率全局的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是一部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单行法,其效力等级与《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相同,不具备总领全局的纲领性、指导性作用。生态环保基本法律的欠缺,会导致相关立法的混乱与无序,使得生态法治无法从根本上起到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理念,立法内容本身存在不足,相关法律法规之间衔接不到位。
  三是环保执法、司法缺位。我国的立法本身确实存在许多的问题,但是如果能够严格执行现阶段的法律法规,生态法治的保障作用也能得到极大的发挥,遗憾的是,我国的环境保护执法不严,司法缺位,导致现行法律的效果大打折扣。许多已经制定的法律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如《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就已经颁布实施,其对大气污染的防治监督都有明确规定,但是时至今日,空气质量比之当初更加糟糕,雾霾横行。许多法律执行力度太小,处罚宽松,形成了所谓的“两高一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荒谬局面。另外,执法主体的结构也不甚合理,执法主体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和协作配合,有利益时一哄而上,有难题时一哄而散,互相推诿。
  四是缺乏公众参与和监督。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政府的引导和行政力量的强制,更需要公众和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和监督。当前,公众的环境权利意识、参与意识比较低,普遍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当生态环境污染没有损害自身利益时,莫不关心。另外,我国现行法律关于公众参与和监督方面的规定过于原则和抽象,缺乏可操作性,致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缺失了一大块,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展开。
  结束语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还在探索前进之中,在法治保障方面存在问题并不可怕。我们必须要发现问题,正视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逐步加强生态文明相关立法、执法、司法等活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这样才能更加有力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吕忠梅.《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思考》[J],《法学杂志》,2014年第5期。
  [2] 刘珊.《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治理途径》[J],《法治与社会》,2014年第1期。
  [3] 蔡守秋 敖安强.《生态文明建设对法制建设的影响》[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11期。
  [4] 孙益国 丁乐超.《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法治的推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年1期。
  [5] 王树义 周迪.《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法治》[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作者简介:张一雄(1991-),男,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贵州民族大学,研究方向:民商法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学数学专门性研究是数学教学知识与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明确性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学数学中的专门性研究学习。所以本文从以下从四个方面对中学数学专门性研究学习做出了几点思考。从而得出专门性研究学习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渗透性学习,学生对知识能够更加的具体化,从而能够更加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关键词: 中学数学;专门;研究性学习  【中图
期刊
摘 要: 旋转问题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基础内容,在解题中可易可难,而解题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找到和把握旋转前后图形的边角关系。2017年江西省中考压轴题第23题就是以旋转问题为核心,主要考察考生对旋转前后图形边角关系的掌握。本文主要以分析该题并另举它例来讨论旋转问题中边角关系的重要性。  关键词: 旋转;边角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
期刊
摘 要: 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完善,是有效引领我国社会全面发展和政治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所在。在意识形态斗争越发多变和复杂的情况之下,相关人员必须要全面而深入的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然后不断的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渠道发掘理论的丰富内涵,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全面的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全面建设。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研究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 采用野外踏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城固县南部巴山山区为期近一年的持续调查, 基本摸清区域内现有中药种类、药用功能及资源分布状况。经过实地調查和品种鉴定,本次共采集到药用植物科113种,其中陕西省重点普查品种64种。调查表明,城固县南部巴山山区药材储量丰富, 重点中药材品种类较多,为城固县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城固县;巴山地区;中药资源;调查  
期刊
摘 要: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客观环境、任务、内容以及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着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要把握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新变化,找准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做好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健康运作和发展。  关键词: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新变化  【中图分类号】 D641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新兴技术物联网在近些年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物联网广泛的应用中,智能家居中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它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下,需要更多的更好的智能化家居设备和家居环境来为居民提供较为便利的生活服务。因此,智能家居这个应用领域必将更加流行,为智慧社区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为建造智慧城市、智慧地球提供基础支撑。所以,从这个方面
期刊
摘 要: 高中生物是一门关注生命的学科,它强调人类对生命的探究与分析。生物知识看似抽象,其实贴近生活,即使宏观的概念、原理、也可以用实际生活的例子予以解释,此外,实验也是一个将生物学科的宏观理论微观化,无形知识有形化的良好教学途径。本文就基于笔者自身教学经验,对关于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改进策略探究问题进行一番个人观点的阐述。  关键词: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实例;试验;生活化的语言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 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生,可见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因此,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应该放在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本文将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学生需要养成的行为习惯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和办法等方面来谈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关键词: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2-
期刊
摘 要: 目前,建筑行业的自动化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尚显落后,随着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工程建造建设概念的转变,实现快速、高效的自动化建造已成为世界建筑行業的发展趋势。建筑3D打印技术是近年来产生的一项高新自动化建筑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3D打印;建筑;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 TU74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
期刊
摘 要: 高效课堂是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使教学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尽可能高的效率和效益。高效课堂的转变是基于学生、基于新教学观念下,加强学生对化学的运用能力和接收能力,构建高效课堂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更是牢牢基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核心理念下。本文结和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就高中化学高效教学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高中化学、高效教学、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 G633.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