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冷暴力,你意识到了吗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fdl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棍棒底下出孝子”曾被许多父母奉为教育孩子的金科玉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这种暴力的教育手段会严重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肢体暴力所带来的伤害是直观的,容易被人们所感知和关注。而冷暴力作为家庭暴力的一种,潜藏于家庭日常相处中,通常以冷淡、轻视、疏远和漠不关心为表现,给人的精神和心理带来伤害,因其具有隐匿性、反复性、形式多样性和难以鉴别性,容易被人忽视。它像一把刺向心灵的利剑,对孩子的伤害巨大。
  警惕亲子关系中的冷暴力
  以下场景在你的家庭生活中,是不是很常见?这些下意识的行为,就是冷暴力,作为家长,你在无形中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却不自知。
  ◎场景一:习惯性屏蔽
  孩子:“妈妈!妈妈!爸爸!爸爸!”
  家长:……
  孩子反复叫着爸爸、妈妈,家长却无视孩子的声音,这样的行为就是冷暴力。当孩子第一次叫“爸爸”“妈妈”时,每位家长都欣喜若狂。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脑海里出现“十万个为什么”想分享给父母,许多爸爸妈妈脸上却没有了当初的笑容,有的只是一脸不耐烦和一句敷衍的“知道了”,有时甚至刻意忽视孩子的声音。
  ◎场景二:漠视分享
  孩子放学回家,兴高采烈地跟父母说:“爸爸妈妈,我今天在学校得到了老师表扬,老师还奖励我一个笔记本……”
  家长:“哦,我知道了。”
  敷衍孩子,既是对孩子的不负责,又是一种冷暴力。家长总希望孩子听话、懂事,但家长自己做到倾听孩子、读懂孩子了吗?家长想让孩子能听自己的话,当孩子乐于分享的时候就应该扮演朋友、听众的角色。
  ◎场景三:稻草人式的陪伴
  孩子:“妈妈爸爸,陪我玩一会儿嘛!”
  家长:“自己玩,我们在这陪着你。”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孩子就在身边,父母却在玩手机”。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的掌上珍宝,手机不在身边焦虑则随之产生。美国波士顿医疗中心行为儿科学专家珍妮·拉德斯基带领研究小组,观察带小孩在快餐店就餐的父母。统计显示,三分之一的父母在进餐过程中不时使用手机,73%的父母进餐过程中至少使用一次手机,超过15%的父母在进餐接近尾声时使用手机。下班回家后,孩子邀请父母一起游戏时,父母说“我看着你玩”,视线却从未离开手机屏幕。久而久之,孩子也耳濡目染成为“手机党”。这样的家庭氛围、这种稻草人式的陪伴无疑会影响亲子关系,从而阻礙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身体力行将冷暴力拒之门外
  精神冷暴力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很容易导致性格缺陷。当孩子认为自己被忽视、不被爱,或者得不到父母认可,内心会缺乏安全感,失去自信,甚至产生自我贬低的心理。性格也变得孤僻、敏感,很容易因为小事抑郁。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在孩子身上能看到父母的缩影。如果父母用冷暴力对待孩子,孩子也会依样学样,成为冷暴力的传递者,待人冷漠,不愿与他人沟通。当父母习惯性地对孩子冷嘲热讽,孩子也会不自觉地学习父母。那么怎样才能赶走家庭中的冷暴力呢?
  首先,父母需要从自省出发。为人父母任重道远,要时常反省自己是否存在冷暴力行为。不做家庭中的“低头族”,通过自我约束减少使用手机的频次;不对孩子进行言语或人身攻击,不对孩子进行全盘否定;学会倾听孩子、观察孩子。
  其次,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新时代的家长面临着较大的工作、生活压力,难免有焦虑情绪。面对孩子时要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负面情绪来临时,通过深呼吸转移注意力。孩子擅长察言观色,家长控制好情绪,孩子才能向家长学习,培养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面对已经犯错的孩子,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让孩子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而不是一味地维护自己的权威,让孩子害怕、忌惮。站在孩子的角度,以朋友的姿态、心平气和地指出错误,通过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再次,成为孩子的合作伙伴。想要成为孩子的合作伙伴,少不了耐心。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各种状况,家长需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忍耐底线,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对孩子的冷暴力。想要成为孩子的合作伙伴更少不了陪伴。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通过亲子互动游戏、户外活动等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通过陪伴了解孩子,让亲子关系更加密切。倘若暂时不能陪伴,父母也可以直接跟孩子说明理由,得到谅解。
  最后,修复孩子的内心。如果冷暴力已经对孩子造成了伤害,我们要向孩子道歉,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需要,向孩子传递我们的爱,对孩子无条件地接纳、欣赏。让孩子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安全感,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和自尊感。
  冷暴力产生的阴影常常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家长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疤。家是最温暖的港湾,父母应该让孩子在爱的海洋里远航。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阶段是打好文字基础的关键时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即在获取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是课堂,要想真正落实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具备新时期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出发,以构建高效课堂为切入点,结合实例分析,提出构建小学高段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
【摘要】篮球是儿童与青少年最喜欢的运动,小篮球的竞赛条件与规则依据少年儿童的特点设计,有助于少年儿童更早地接触篮球运动,提升篮球技术、战术意识及运动兴趣,夯实篮球运动基础。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水平与运动能力基础各不相同,在小篮球运球技术教学中积极引入分层施教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分层施教;小篮球;运球技术;提升策略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体育强国梦”,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
单元复习课的上法有多种,如结构图式的知识点梳理、以思想方法为主线的设计.文章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理念设计了一节“一元一次方程”的复习课,并浅析此节课中如何通过三个问题体现对应的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多样化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是推动高中数学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有效举措.多样化课堂教学策略一方面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提升与发展.本文从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背景入手,简要提出了高中数学多样化课堂构建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力求改善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突破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困境.
【摘要】要想使高中物理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应该创新思维,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与改进,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其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就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意义。文章结合高中物理有关知识,对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方法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活化情境;创设方法;研究  一、前言  在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学中,不少学生对物理课程心生畏惧,且抽象、理论
圆类复合问题的突破重点是整合图形的边角关系,合理构图,生成特殊图形,利用图形的特殊性质解题.问题的解析思路往往不唯一,变换视角可生成不同解法,文章将对一道圆类复合问题进行解法探究,并开展解后反思,提出相应教学建议.
【摘要】简笔画是小学数学教师的必备技能.简笔画的教学方式,对小学数学课程的深入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教学意义.通过简笔画的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意识以及学习状态,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同时借助学生的相关能力提升,实现对数学课程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简笔画;小学数学;教学方案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课程迎来新的发展和蜕变.一方面,新课改对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