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的激情手法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lp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向新课程,小学音乐教学特别强调要把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齐佩尔说过:“人类需要科学表达外界,也需要艺术表现内心的感情,音乐是最能直接表达人类感情的,它不需要任何媒介,比语言更直接。”因此。音乐教学是表现情感的教学,必须注意情感的培养。音乐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需要我们教师去揭示,使学生更好地去感受、体验和表现,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激发他们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因此,作为音乐教师,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情感,应紧紧把握住一个“情”字,调动一切手段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引导学生“人情”,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呢?当然,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对此,我作了一些粗浅的探索。在音乐教学中,我抓住教学的特性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运用多种“乐学”手段培养音乐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一、律动激情法
  
  体态律动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身体的动态来领会、表达音乐语言,并随音乐的韵律进行自我表现,再现歌(乐)曲的情绪和意境。小学生好动,也善动,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动作特点,编一些简单的律动练习,运用于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节奏、韵律、强弱力度的感觉,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满足学生的好动心理,在律动中得到愉悦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
  
  二、启发激情法
  
  根据儿童的特点,运用童化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讲解歌词内容,使师生的形象思维共融于童心教学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情。如在教唱《小小的船》时,我采用适合儿童心理的导言:“今天,我带同学们到天上去玩……天上怎么去呢?”学生回答说:“坐飞机去!”我说:“不!我们坐飞船去!”于是,把准备好的剪纸教具——船形月亮、小孩、书包、花猫、星星等,按照次序贴在黑板上,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整体画面是:一个小学生高兴地跨坐在“月亮船”上,船头挂着书包,船尾载着小猫,星星在月亮船的周围闪烁……随着我的配乐讲解,同学们仿佛置身于月亮船上,随着小船的开动去邀游太空……此时,惬意之情会在学生的心中油然而生,其乐融融。
  
  三、游戏激情法
  
  音乐游戏在教学中发挥很大作用。它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游戏中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同时也可以满足小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竞争心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儿童思维特征,在歌(乐)曲内容、旋律和节奏的指导下,精心设计一些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竞争性的音乐游戏,把抽象的声音具体化、形象化,使儿童在活动中感知旋律,在游戏中认识节奏,在玩耍中接受音乐的洗礼,陶冶高尚的情操。
  
  四、表演激情法
  
  小学生的表演欲极强,音乐教学可以充分满足他们的要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歌曲表演、表情舞、集体舞等形式的教学活动。因其形式灵活,趣味性极强,其乐无穷,深受孩子们的欢迎。这样不仅孩子们的感情得以抒发,而且能够十分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五、故事激情法
  
  小学生对老师有很强的信任感和依赖性,听老师讲故事是他们最高兴的事。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的导入时,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引入到教学内容上来。教师讲得生动、形象,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从中得到感染。
  
  六、欣赏激情法
  
  高水平的范唱或歌唱家的演唱。能引发情感,能使学生产生振奋的快感。教者的范唱起示范作用,能引发学生唱好歌的强烈愿望。产生先入为主的效应,自然能诱发出想唱歌的表现欲。通过反复欣赏的方法细心地品味歌唱家演唱的韵味,自然能领略出真情实感。强化感情。
  上述几种方法,是我对小学音乐情感教学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音乐教学要教会一首新歌并不难,但要求学生达到用自己的感情来演唱好一首歌曲,使之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却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由于我在教学中能寓教于乐,注重音乐情感的激发与培养,学生们不再是随声附和地“喊”歌,而是有声有色、有情有韵地“唱”歌,既唱出了歌曲的感情,得到了美的享受,也表达出了歌词的意义,达到了教学目的,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质。
  我们走向新课程,只要具备了这几种激情艺术,就能培养出健康快乐的新一代。
其他文献
在我国悠久的绘画艺术中,有一种美叫做“留白”,它显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智慧。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也需要“留白”。课堂上的“留白”不是说留下空白让学生随意活动,而是在隐伏着学生创造性的地方,教师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引导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积极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议,给学生以吸收消化、发现、体验的广阔天地。“留白”的课堂不仅把学生看成教学的主体,更视为教学资源、动力之源、能力
<正>在小学艺术课堂中,缺乏活力的现象不乏存在。学生或对老师的讲解缺乏兴趣,神游于教室之外;或对老师的提问表示沉默,缺乏参与的热情等等。长此以往,
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组织教学,怎样才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如何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会用数学”,真正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等问题成了数学教学活动中备受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于如何让课堂“活”起来,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有些肤浅的认识。下面我分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关注课堂教学的新课导入,调
近几年,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逐步提高,涉路诉讼案件的数量大大增加。因此,如何加强高速公路各部门的诉讼防范能力,规避诉讼风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是公路管理者所面临的现实
《范进中举》作为初中的经典篇目,必然有着常读常新的文学价值。如何帮助学生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准确全面的品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并避免贴标签式的阅读,应该成为该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