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湖北省委、省政府指导下,为建成全国发展环境最优的城市,武汉市于2011年4月实施治庸问责改善发展环境的计划。一方面促进武汉市发展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推动武汉市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通过对治庸问责与建设服务型政府关系的阐述,明确治庸问责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结合对武汉市建设服务型政府中存在公务员服务意识淡薄、公共服务电子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的阐述和分析,借助治庸问责的契机提出增强公务员服务意识、坚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完善依法问责体系的措施推动武汉市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关键词治庸问责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
作者简介:胡玉堂,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2011级法律硕士研究生。
一、治庸问责与建设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
为充分利用治庸问责的契机建设服务型政府,需理清治庸问责与建设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对于治庸问责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联系关系,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治庸问责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
服务型政府是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政府的宗旨,以公民对服务的满意度来作为评估政府绩效的依据。豍服务型政府重要的特征即责任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须贯彻责任政府这个意识,按照以责定权、权责对等的原则来构建政府职能体系。治庸问责属行政机关内部监督,政府权力来源公民的让渡,依靠政府工作人员行使,通过对政府工作人员存在的与其职能不相称的“庸、懒、散”行为的追责,纠正政府工作人员的不当行为,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需有科学的、层级清晰的责任体系,而治庸问责正是该责任体系中不可缺少的。责任体系的完善是服务型政府的基础,通过治庸问责这种形式,强化了政府的责任意识,既而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故治庸问责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
(二)治庸问责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一致性
治庸问责的目标是通过对政府工作队伍中庸、懒、散行为的整治,引导政府工作队伍增强责任意识,规范行为,提高行政效率。服务型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自身或通过社会机构为公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等,使公民感受到服务型政府的执政理念。治庸问责目标在于通过对政府工作队伍中的庸、懒、散的行为的整治,规范政府工作队伍的行为,引导政府工作队伍形成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并将其付诸于实践,从而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与服务型政府的目标相一致。
二、武汉市建设服务型政府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和迫切要求,对武汉市也不例外,然从武汉市服务型政府建设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一些政府部门公务员服务意识淡薄,官本位思想仍然存在
据相关调查表明,34%的群众认为武汉市部分公务员存在办事拖拉和工作不落实的问题;37.3%的群众认为,武汉市公务员作风建设最需解决的是行政不作为问题。武汉市公务员队伍庸、懒、散的行为表现为工作推进不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豎反映出公务员服务意识淡薄,官本位思想仍然存在,未将群众的事情放在首位,将为人民服务看做是对群众的施恩,导致做事没动力、不用心,无法高效解决群众事情,一些只需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时间上无故拖延。同时,在官本位思想推动下,一些公务员将法律赋予的职权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将服务理念抛向一边,使得服务态度差、效率低。再者,有些公务员将精力放在提升职位和权力上,缺乏服务热情,在其位不谋其政,服务效果差。
(二)公共服务电子化机制尚不完善
从武汉市实施公共服务电子化来看,武汉市公共服务电子化机制尚存在着以下不足:
1.公共服务电子化整合度程度不高
随着我国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的提高,一般一个城市有多少部门机构,就有多少与之相对应的信息公开网站,而每个网站都有各自的信息中心,各自的数据库,使得每一个城市的政府网站数十分庞杂。豏虽然网站数多,利于群众对政府信息的知悉,方面政府部门在网上为群众提供服务。然如果各网站彼此独立,信息资源不互通和共享的话,对涉及几个部门的服务会由于信息互通和共享机制的不完善而导致服务的效果不理想。就武汉市而言,公共服务电子化的核心是中国武汉这个政府门户网站,虽武汉市各政府部门的网站在中国武汉上实现了链接,使得信息量庞大。公民想知悉武汉市某个政府部门的信息,只需在中国武汉上找到该链接即可。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标准,使得各部门网站彼此孤立,只是简单信息量的堆积,未形成信息互通和共享機制,无法向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降低网上提供服务的效率。
2.政务信息公开的广度和质量尚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政务信息公开目的在于使公众知悉政务信息,方便为公众服务,提高服务效率,故政府门户网站公开的信息应是公众最关心、最密切的信息。从中国武汉中信息公开来看,在广度和质量上不能满足公众需求,有待提高。该网站虽提供13个区级人民政府以及武汉市重要部门的政务信息,并开设信息公开目录,但从信息公开目录来看,主要包含的是武汉市政务动态、政策文件以及类似信息。虽然也将公众关心的生活热点问题、公民投诉举报问题、公众问答进行公开,但涵盖的信息量较政务动态、政策文件的信息量要小得多,且信息更新速度不及前两者,如:在公众问答栏目中,2012年5月登陆查看,最新的信息只是2010年5月份的回答公众的信息,造成政务信息公开的广度和质量明显不能满足公众信息的需求。
3.公共服务电子化服务效果不理想
中国武汉为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范围较广,个性化服务比较到位,既包括针对公民的婚姻登记、证照办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网上服务,也包括针对企业的资质认证、年检年审、质量监督、劳动保障等方面的内容,且开通专门针对老年人、妇女、外资企业等主体的绿色通道服务,提供独具特色的个性化服务。然从网站提供针对公众和企业网上办理的服务业务来看,虽设置在线办理,但实际上很多业务都无法实现网上办理,要么是网页无法打开,要么只是提供业务流程,依然需去行政机关的窗口进行办理,而且能在网上办理业务并且成功的较少,造成公共服务电子化设计虽理想,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的局面。
三、借助治庸问责契机完善武汉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分析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武汉市政府始终追求的目标,如何借助实施治庸问责的契机推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已成为武汉市当前比较紧迫的问题,对于此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转变公务员队伍行政管理理念,确立以民为本的理念
公务员是直接与公众接触的,他们的行为会影响到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故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要转变公务员队伍的行政管理理念,确立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理念。同时,治庸问责针对的是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行为,而这些行为存在的重要原因就是理念上是权力本位,而非以民为本的理念。武汉市转变公务员队伍理念的具体措施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借助学习治庸问责精神的契机,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思想的解放,通过举办解放思想报告会、组织对口考察交流学习、开展专题讨论等方式树立和强化为民服务的思想意思。豐
2.以责定权、厘清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关系。通过权责一致的原则,合理界定和调整政府部门、科室职责,落实每个公务员的岗位职责。豑行使多大的权力,就须明确多大的责任,这样在外力的推动下能使公务员自身转变理念,因为如还是权力本位理念的话,往往会导致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面临着更高的责任风险。处于维护自身利益考虑,公务员就会按照以民为本的理念来履行自身职责,逐渐形成以民为本的理念。
(二)坚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府微观规制体系
虽然武汉市在行政审批改革中取得不错成果,将行政审批事项由过去748项减少到339项,工业项目审批环节由原来31个减少到14个,免征3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减免9项工业项目落地审批收费,同时在审批时限上进行缩减,由原来的最长500多个工作日缩减到最长不超过60个工作日。豒但行政审批方面依然存在网上办理种类偏少,窗口业务量大,效率低下等问题,离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有较大差距。需坚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府微观规制体系,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快网上行政审批办理的建设。从前文的阐述来看,中国武汉这个武汉市政府门户网站为行政审批网上办理提供基础,其“网上办事”和“城市公共服务”这两个窗口使行政审批网上办理成为可能。同时,将行政审批信息整合,使行政审批信息呈现在公众面前是系统化的,便于行政审批网上辦理,一旦提供熟悉网上办理行政审批业务的公务人员以及相关的网络技术支持就可以在网上办理行政审批义务,提高服务效率。
2.借助治庸问责提升窗口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治庸问责目的在于形成一个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在这样竞争机制的刺激下,使公务人员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同时,政府部门为提高行政审批的效率,需定期对窗口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培训,并对业务人员的业务进行定期的考核,将考核纳入到业务人员的绩效考评中,并实行末位淘汰制,提升窗口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
(三)完善科学的依法问责体系
在推行治庸问责计划过程中,虽取得不错的成效,但对公众来说依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这种治庸问责机制能否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没有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政府不可能为服务型政府,武汉市建设服务型政府进程中,须完善科学的依法问责体系,治庸问责是问责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豓治庸问责属于行政机关自我监督,即行政监察,要想将治庸问责制度化、规范化,需明确问责主体、问责客体、责任内涵、问责程序等内容。湖北省和武汉市政府在实施治庸问责计划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建立部门责任体系工作方案》、《关于对党政机关干部庸、懒、散行为问责的暂行办法》、《关于强力推进治庸问责工作的实施方案》、《省直机关治庸问责工作督导检查办法》等。在此契机之下,武汉市政府可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为基础,结合对治庸问责期间一系列文件的整理和完善,对治庸问责制度中的问责主体、问责客体、责任内涵、问责程序等内容予以明确、规范,并结合武汉市实施治庸问责计划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将治庸问责制制度化、规范化,既而完善武汉市科学的依法问责体系。
四、结语
治庸问责改善发展环境计划的实施,给予武汉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良好的契机。通过治庸问责,一方面能够促进武汉市政府公务人员行政管理理念的改变、提升了公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行政效率,另一方面完善了武汉市科学的依法问责体系的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武汉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步伐,推动了湖北省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进程。
注释:
豍吴彦霞.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要先行.黑龙江史志.2008(19).
豎顾兆农,杜若原.重拳严治庸懒散——武汉“治庸问责”风暴纪实.政策.2011(9).
豏李玥莹.论我国城市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以武汉市政府为例.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豐沈治伟.治庸问责在行动——省直机关治庸问责第一、二阶段工作综述.政策.2011(11).
豑徐双敏,杨瑞.治庸问责——优化投资发展软环境.学习与实践.2011(8).
豒武汉市行政审批新流程下月试行,减少409审批事项.http://news.cnhubei.com/xwhbyw/xwwc/201107/t1782178.shtml.
豓赵凌云,董慧丽,夏志强.“治庸问责”打造国内一流发展软环境.省情与战略.2011(10).
关键词治庸问责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
作者简介:胡玉堂,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2011级法律硕士研究生。
一、治庸问责与建设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
为充分利用治庸问责的契机建设服务型政府,需理清治庸问责与建设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对于治庸问责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联系关系,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治庸问责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
服务型政府是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政府的宗旨,以公民对服务的满意度来作为评估政府绩效的依据。豍服务型政府重要的特征即责任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须贯彻责任政府这个意识,按照以责定权、权责对等的原则来构建政府职能体系。治庸问责属行政机关内部监督,政府权力来源公民的让渡,依靠政府工作人员行使,通过对政府工作人员存在的与其职能不相称的“庸、懒、散”行为的追责,纠正政府工作人员的不当行为,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需有科学的、层级清晰的责任体系,而治庸问责正是该责任体系中不可缺少的。责任体系的完善是服务型政府的基础,通过治庸问责这种形式,强化了政府的责任意识,既而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故治庸问责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
(二)治庸问责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一致性
治庸问责的目标是通过对政府工作队伍中庸、懒、散行为的整治,引导政府工作队伍增强责任意识,规范行为,提高行政效率。服务型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自身或通过社会机构为公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等,使公民感受到服务型政府的执政理念。治庸问责目标在于通过对政府工作队伍中的庸、懒、散的行为的整治,规范政府工作队伍的行为,引导政府工作队伍形成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并将其付诸于实践,从而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与服务型政府的目标相一致。
二、武汉市建设服务型政府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和迫切要求,对武汉市也不例外,然从武汉市服务型政府建设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一些政府部门公务员服务意识淡薄,官本位思想仍然存在
据相关调查表明,34%的群众认为武汉市部分公务员存在办事拖拉和工作不落实的问题;37.3%的群众认为,武汉市公务员作风建设最需解决的是行政不作为问题。武汉市公务员队伍庸、懒、散的行为表现为工作推进不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豎反映出公务员服务意识淡薄,官本位思想仍然存在,未将群众的事情放在首位,将为人民服务看做是对群众的施恩,导致做事没动力、不用心,无法高效解决群众事情,一些只需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时间上无故拖延。同时,在官本位思想推动下,一些公务员将法律赋予的职权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将服务理念抛向一边,使得服务态度差、效率低。再者,有些公务员将精力放在提升职位和权力上,缺乏服务热情,在其位不谋其政,服务效果差。
(二)公共服务电子化机制尚不完善
从武汉市实施公共服务电子化来看,武汉市公共服务电子化机制尚存在着以下不足:
1.公共服务电子化整合度程度不高
随着我国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的提高,一般一个城市有多少部门机构,就有多少与之相对应的信息公开网站,而每个网站都有各自的信息中心,各自的数据库,使得每一个城市的政府网站数十分庞杂。豏虽然网站数多,利于群众对政府信息的知悉,方面政府部门在网上为群众提供服务。然如果各网站彼此独立,信息资源不互通和共享的话,对涉及几个部门的服务会由于信息互通和共享机制的不完善而导致服务的效果不理想。就武汉市而言,公共服务电子化的核心是中国武汉这个政府门户网站,虽武汉市各政府部门的网站在中国武汉上实现了链接,使得信息量庞大。公民想知悉武汉市某个政府部门的信息,只需在中国武汉上找到该链接即可。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标准,使得各部门网站彼此孤立,只是简单信息量的堆积,未形成信息互通和共享機制,无法向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降低网上提供服务的效率。
2.政务信息公开的广度和质量尚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政务信息公开目的在于使公众知悉政务信息,方便为公众服务,提高服务效率,故政府门户网站公开的信息应是公众最关心、最密切的信息。从中国武汉中信息公开来看,在广度和质量上不能满足公众需求,有待提高。该网站虽提供13个区级人民政府以及武汉市重要部门的政务信息,并开设信息公开目录,但从信息公开目录来看,主要包含的是武汉市政务动态、政策文件以及类似信息。虽然也将公众关心的生活热点问题、公民投诉举报问题、公众问答进行公开,但涵盖的信息量较政务动态、政策文件的信息量要小得多,且信息更新速度不及前两者,如:在公众问答栏目中,2012年5月登陆查看,最新的信息只是2010年5月份的回答公众的信息,造成政务信息公开的广度和质量明显不能满足公众信息的需求。
3.公共服务电子化服务效果不理想
中国武汉为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范围较广,个性化服务比较到位,既包括针对公民的婚姻登记、证照办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网上服务,也包括针对企业的资质认证、年检年审、质量监督、劳动保障等方面的内容,且开通专门针对老年人、妇女、外资企业等主体的绿色通道服务,提供独具特色的个性化服务。然从网站提供针对公众和企业网上办理的服务业务来看,虽设置在线办理,但实际上很多业务都无法实现网上办理,要么是网页无法打开,要么只是提供业务流程,依然需去行政机关的窗口进行办理,而且能在网上办理业务并且成功的较少,造成公共服务电子化设计虽理想,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的局面。
三、借助治庸问责契机完善武汉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分析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武汉市政府始终追求的目标,如何借助实施治庸问责的契机推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已成为武汉市当前比较紧迫的问题,对于此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转变公务员队伍行政管理理念,确立以民为本的理念
公务员是直接与公众接触的,他们的行为会影响到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故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要转变公务员队伍的行政管理理念,确立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理念。同时,治庸问责针对的是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行为,而这些行为存在的重要原因就是理念上是权力本位,而非以民为本的理念。武汉市转变公务员队伍理念的具体措施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借助学习治庸问责精神的契机,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思想的解放,通过举办解放思想报告会、组织对口考察交流学习、开展专题讨论等方式树立和强化为民服务的思想意思。豐
2.以责定权、厘清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关系。通过权责一致的原则,合理界定和调整政府部门、科室职责,落实每个公务员的岗位职责。豑行使多大的权力,就须明确多大的责任,这样在外力的推动下能使公务员自身转变理念,因为如还是权力本位理念的话,往往会导致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面临着更高的责任风险。处于维护自身利益考虑,公务员就会按照以民为本的理念来履行自身职责,逐渐形成以民为本的理念。
(二)坚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府微观规制体系
虽然武汉市在行政审批改革中取得不错成果,将行政审批事项由过去748项减少到339项,工业项目审批环节由原来31个减少到14个,免征3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减免9项工业项目落地审批收费,同时在审批时限上进行缩减,由原来的最长500多个工作日缩减到最长不超过60个工作日。豒但行政审批方面依然存在网上办理种类偏少,窗口业务量大,效率低下等问题,离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有较大差距。需坚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府微观规制体系,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快网上行政审批办理的建设。从前文的阐述来看,中国武汉这个武汉市政府门户网站为行政审批网上办理提供基础,其“网上办事”和“城市公共服务”这两个窗口使行政审批网上办理成为可能。同时,将行政审批信息整合,使行政审批信息呈现在公众面前是系统化的,便于行政审批网上辦理,一旦提供熟悉网上办理行政审批业务的公务人员以及相关的网络技术支持就可以在网上办理行政审批义务,提高服务效率。
2.借助治庸问责提升窗口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治庸问责目的在于形成一个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在这样竞争机制的刺激下,使公务人员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同时,政府部门为提高行政审批的效率,需定期对窗口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培训,并对业务人员的业务进行定期的考核,将考核纳入到业务人员的绩效考评中,并实行末位淘汰制,提升窗口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
(三)完善科学的依法问责体系
在推行治庸问责计划过程中,虽取得不错的成效,但对公众来说依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这种治庸问责机制能否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没有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政府不可能为服务型政府,武汉市建设服务型政府进程中,须完善科学的依法问责体系,治庸问责是问责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豓治庸问责属于行政机关自我监督,即行政监察,要想将治庸问责制度化、规范化,需明确问责主体、问责客体、责任内涵、问责程序等内容。湖北省和武汉市政府在实施治庸问责计划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建立部门责任体系工作方案》、《关于对党政机关干部庸、懒、散行为问责的暂行办法》、《关于强力推进治庸问责工作的实施方案》、《省直机关治庸问责工作督导检查办法》等。在此契机之下,武汉市政府可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为基础,结合对治庸问责期间一系列文件的整理和完善,对治庸问责制度中的问责主体、问责客体、责任内涵、问责程序等内容予以明确、规范,并结合武汉市实施治庸问责计划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将治庸问责制制度化、规范化,既而完善武汉市科学的依法问责体系。
四、结语
治庸问责改善发展环境计划的实施,给予武汉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良好的契机。通过治庸问责,一方面能够促进武汉市政府公务人员行政管理理念的改变、提升了公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行政效率,另一方面完善了武汉市科学的依法问责体系的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武汉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步伐,推动了湖北省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进程。
注释:
豍吴彦霞.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要先行.黑龙江史志.2008(19).
豎顾兆农,杜若原.重拳严治庸懒散——武汉“治庸问责”风暴纪实.政策.2011(9).
豏李玥莹.论我国城市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以武汉市政府为例.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豐沈治伟.治庸问责在行动——省直机关治庸问责第一、二阶段工作综述.政策.2011(11).
豑徐双敏,杨瑞.治庸问责——优化投资发展软环境.学习与实践.2011(8).
豒武汉市行政审批新流程下月试行,减少409审批事项.http://news.cnhubei.com/xwhbyw/xwwc/201107/t1782178.shtml.
豓赵凌云,董慧丽,夏志强.“治庸问责”打造国内一流发展软环境.省情与战略.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