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体的英美文学研究

来源 :语文建设·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ream_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名:漫话英美文学:英美文学史核心知识精编
  作者:常耀信
  出版单位: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
  ISBN:9787310057580
  定價:45元
  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高效实施文学教学的前提是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而阅读、学习人类历史上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条必要且有效的途径。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常耀信教授著的《漫话英美文学:英美文学史核心知识精编(第三版)》一书,以精悍简洁的篇幅,生动朴素的叙述风格,主次鲜明的结构布局,为读者展示了简明的英美文学史略,对于刚入门的英美文学读者颇具实用价值;书中内含丰富的专业知识,对专业的英美文学爱好者来说,也不失为一本阅读学习的佳作。
  该书结构简明,共分为两大部分三个章节。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阐述《圣经》、希腊神话、亚瑟王的故事在英美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作者不仅汇集了当下中外学者对此课题的主流意见和观点,也表达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展示出他对英美文学文化背景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其直观、感性的认知。对于不太了解英美两国历史与文化常识的读者来说,这是一份清晰而生动的“地图”。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以“史话”的形式分别介绍英国文学史和美国文学史。作者通过通俗而风趣的语言勾勒出英美两国文学发展历程的概貌,简要论述英美两国文学的源流和变迁;对浩如烟海的英美文学作品和众多作家群体作了详略得当的梳理,并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著名作家和经典作品作了详细介绍。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文中采用了近年来学界关于英美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材料,从而有助于读者更新认知、扩大视野。
  该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作者对这个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课题的诠释深入浅出,驾轻就熟,流畅连贯,尽显其博学和睿智。虽然是漫话,内容却不敷衍,简而有料,在对专业知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和探索,从而引导读者触类旁通,更新认知。第二,作者深入探讨了英美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例如作者对文学繁荣的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著名作家及其脍炙人口的作品都作了评价和赏析,并以点带面,揭示出某一特定时代背景下作家的气质和性格、作品的特征和意义。第三,作者致力于展现“百家之貌”,倾听“百家之言”,对各种观点不囿于一家之论、一隅之见。第四,作者在行文方面力求具体、言之有物、钩深致远,在布局谋篇上则颇具匠心,主题明确、自成一体,便于读者根据需要进行检索或选择性阅读。
  综上所述,作者广泛研究英美文学,积累丰厚,对一些焦点问题的阐释独具一格,引人深思。此外,作者还综合运用了新学科、边缘学科和应用学科的相关知识,显示出作者宏阔的学术视野和孜孜不倦的学术精神。该书值得成为文学爱好者及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案头必备。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 王丽)
其他文献
在我国几千年文明的历史进程之中,佛、道、儒、医等各家的精华思想和理念一直在“润物细无声”地引领着国人的心理建设,呵护着国人的心理健康。当下,传统文化中崇尚以德修身、推行中庸之道、倡导和合理念、追求知行合一的修心思想也必将彰显出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由刘天君著的《当心理咨询遇上传统文化》一书正是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破性地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同中国传统文化辩证分析有机结合,通过十个篇章展开全面而深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如果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更新和变化,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同时,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课堂教学应充满灵气和活力。怎样让学生的个性、潜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自主发展?通过思考和实践,我认为,把活动训练引进语文课堂,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一、辩论,动有所获  有专家断言,2
现在,每当看到“爱国”这个词,或是和别人聊起有关“爱国”的话题时,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几年前教学六年级时的一件事,眼前就会浮现出金知延这个韩国小女孩的样子。她在一次课堂上的表现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  那是2008年秋天,刚开学,我们班转来了一位韩国学生,名字叫金知延。她看起来很文静,那时我根本不知道,在她那文静的外表下有着怎样一颗倔强的心!  课堂上,我正在教学第一课《我们爱你啊,中国》,讲解、指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堂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主战场。在短短的40分钟里,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掌握了新的方法、训练了能力,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现在结合我的县级赛课——《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一课时的备课情况、两次试教以及上课后的反思来谈谈对高效课堂的认识。  一、潜心制定教学目标,这是实施有效课堂的核心点  教学目标是实施有效课堂的灵魂,是教师组织有效教学的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文明、和谐、个性化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寓口语交际于课堂教学之中  课堂教学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小学课本中的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每一篇课文都是进行口语交际的好教材。  1.在拼音教学中训练口语能力  
阅读,是通往知识殿堂的道路。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正确的阅读方法,能够让学生快速理解文本,并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最终实现作者、读者、文本的共鸣。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教师教学必须要强调的一个环节。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在教学中有责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有责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在情感、思维等方面得到应有的收获。  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
入学后的七八岁儿童,对词义已有基本的了解,因此词义不是小学识字教学的核心,字形与词义的关联才是重点。如何把字形与词义联系起来,使小学生对汉字的使用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如何把汉字教学与文章解析有效结合起来?本文拟以小学一年级课文《小池》为例谈谈这两个问题。  一、汉字构意与字理教学  首先要弄清楚汉字构意与字理教学这两个相关概念。王宁先生在《汉字构形学导论》中说,汉字构意是结合语言意义分析出
【摘要】语文教学若要真正抓住文章的关键,落实文本的教学价值,须在解读上下功夫。要解出文章叙写对象的独特性、深层情志的独特性和篇章风格的唯一性。只有教师先解读出其中之味来,才能把语文教得有味。  【关键词】文本,叙写对象,情志,风格,独特性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即课堂上习惯套用现成的观点,教些很肤浅的内容。比如《荷塘月色》的教学内容基本就是三个方面:一是作者的“游踪”,即“家
我有两个外孙都就读于英国当地小学。这是一所设施完备、师资较好、在当地较有名的小学。英国的小学四岁半就可以入学,我两个外孙均在此年龄段入学。现在,大的已经结束七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小的也升入五年级。在过去的七年中,我每年都去他们身边呆近半年时间。因此,我可以说目睹了他们在小学的全过程,加上我是个退休教师,所以对孩子的学习和他们学校的教学格外关注。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的书包空荡荡。书包里平时只有一
课堂教学讲究根据学情“以学定教”,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还要特别注意根据课文特点“以文定教”,即准确把握课文的体裁、题材以及语言特色,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请看一位教师《匆匆》一文的教学。    一、营造氛围,奠定课堂抒情基调    1 课堂导入时,教师引导学生背诵上单元学的古诗《长歌行》。  师:“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向东流去的河水,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这里,说的仅仅是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