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混凝土已经广泛应用于建设领域,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对于混凝土拌合物生产前需要有一定的管理措施,生产中有过程质量控制,在不利季节条件下生产混凝土更加需要严格控制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拌合站冬季混凝土生产的一些控制措施,为确保由于工期限制,必须冬季施工工程的质量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冬季;混凝土;热工;加热;保温
我国许多地方有较长的寒冷季节,但由于受工期制约,许多工程的混凝土在冬季进行施工是不可避免的。根据施工规范及国家相关规定,以每年第一次连续3天出现室外日平均温度低于+5℃时或日最低气温在-3℃以下的第一天起,为冬季施工期。当进入冬季施工,只要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避免新浇混凝土早期受冻,使外露混凝土与冬季气温保持较小温差,也会取得像在天暖施工时的效果。拌和站冬季施工中,主要任务是合格混凝土的生产,保证在外界低温条件下拌制具有一定温度的混凝土,使混凝土浇筑满足冬季施工规范要求。
1、混凝土冬季生产一般要求
(1)水泥
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应注意其中掺合材料对混凝土抗冻、抗渗性能的影响,水泥标号不宜低于42.5。
(2)骨料
粗细骨料必须置于防风防雨棚内。拌制混凝土用的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和冻块,以及易冻裂的物质;在掺有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不得使用活性骨料;在有条件的时候,砂石筛洗应抢在零上温度时做,并用塑料纸,油布盖好。
(3)配合比
冬期施工期间,由于环境温度较低,根据施工环境条件选择合理的冬期施工配合比,可采取适当降低混凝土水胶比;掺加有利于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混合料(如适当降低粉煤灰,增加矿粉掺量),使用复合型防冻减水剂等技术措施。当选用具有防冻性能复合减水剂时,应控制混凝土单方总碱含量满足有关规定。
(4)混凝土搅拌必须在暖棚内进行,棚内设取暖措施,棚内温度不低于10℃。
混凝土原材料使用时的温度根据热工计算和实际试拌情况确定,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满足相关要求(≥5℃)。主要措施应以加热拌合用水为主,辅以骨料、外加剂保温,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水泥不能直接加热。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坍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应重新调整拌合料的加热温度。
2、热工计算
为便于以下热工计算,暂对拌和水、水泥、砂和骨料的温度进行假定(均为可实现的温度),现以tw=60℃、tc=12℃、ts=12℃、tg=12℃分别表示之,其中水泥、砂和骨料的温度为暖棚内预热温度。混凝土配比采用C30(水泥+粉煤灰:中砂:碎石:外加剂=1:2.11:2.91:0.01)其中水泥和粉煤灰质量为363kg,砂为765kg,碎石1056kg,水和外加剂159.63kg。
2.1混凝土拌和物的理論温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T——拌制时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
W、C、S、G——水、水泥、砂、石的用量(kg);
tw、tc、ts、tg——水、水泥、砂、石的温度(℃);
ps、pg——砂、石的含水率(%);
b、B——比热及溶解热;
当集料温度>0℃时,水的b=4.2,B=0;
当集料温度<0℃时,水的b=2.1,B=335。
2.2混凝土自搅拌机倾出时的温度(出机温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T1——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倾出时的温度(简称出机温度)(℃);
T——混凝土拌和物的理论温度(℃);
Td——搅拌机棚内的温度(℃)取12℃。
2.3混凝土经运输和灌注成型后的温度(入模温度)(℃)
混凝土由出机到灌注过程中的温度损失,因运输工具、倒运次数、运输时间、出机温度和室外温度的变化而异,混凝土经过运输和成型后的温度(入模温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T2——混凝土经过运输和成型后的温度(℃);
t ——混凝土自运输至成型的时间(h);平均取1h
n ——混凝土倒运的次数;取2次
Ts ——室外气温(℃);平均取5℃
a ——温度损失系数(h-1);取0.25
当用混凝土运输车时a=0.25,开敞式自卸车时a=0.20,用封闭式自卸车时a=0.10,用手推车时a=0.50。
当暖棚内水泥和骨料的温度都为12℃,不同温度的拌和水所拌制的混凝土的理论、出机及入模温度见下表:
混凝土施工不同时段温度计算表
水温(℃)
理论温度T(℃)
出机温度T1(℃)
入模温度T2(℃)
备注
10
10.86
10.86
9.02
细则要求: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入模温度不低于5℃,负温时不低于10℃
20
12.53
12.45
10.11
30
14.20
13.85
11.07
40
15.87
15.25
12.03
50
17.54
16.65
12.99
60
19.21
18.06
13.96
综上所述,为保证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室外平均温度为负温时建议拌和用水加热至30~60℃。
3、混凝土生产控制措施
为了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oC,对拌制混凝土的各项材料采取保温或加热措施。
3.1利用设置在拌合楼侧的锅炉对拌合用水进行加热,水温由热工计算控制。采用通蒸汽对水池中水加热时,水池上方用彩钢板进行封闭,降低热量损失速度。
3.2混凝土拌和站:搭建暖棚封闭拌合站、进料斗、传送带、拌合系统。拌合系统下方,安装封闭式上下推拉门并用彩钢夹芯板围护。
3.3水泥、粉煤灰的保温。水泥、粉煤灰在任何情况下不允许直接加热。当热工计算达不到要求时,对水泥、粉煤灰储仓进行包裹。
4、结语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繁多而复杂。原材料选用、储存投料、计量搅拌、配合比设计、人员素质、操作技能、管理水平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生产质量。本文针对性的提出一些生产控制措施,对拌合站冬季生产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化人民共国行业推荐性标准.JTJ/T F50-2011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关键词:冬季;混凝土;热工;加热;保温
我国许多地方有较长的寒冷季节,但由于受工期制约,许多工程的混凝土在冬季进行施工是不可避免的。根据施工规范及国家相关规定,以每年第一次连续3天出现室外日平均温度低于+5℃时或日最低气温在-3℃以下的第一天起,为冬季施工期。当进入冬季施工,只要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避免新浇混凝土早期受冻,使外露混凝土与冬季气温保持较小温差,也会取得像在天暖施工时的效果。拌和站冬季施工中,主要任务是合格混凝土的生产,保证在外界低温条件下拌制具有一定温度的混凝土,使混凝土浇筑满足冬季施工规范要求。
1、混凝土冬季生产一般要求
(1)水泥
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应注意其中掺合材料对混凝土抗冻、抗渗性能的影响,水泥标号不宜低于42.5。
(2)骨料
粗细骨料必须置于防风防雨棚内。拌制混凝土用的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和冻块,以及易冻裂的物质;在掺有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不得使用活性骨料;在有条件的时候,砂石筛洗应抢在零上温度时做,并用塑料纸,油布盖好。
(3)配合比
冬期施工期间,由于环境温度较低,根据施工环境条件选择合理的冬期施工配合比,可采取适当降低混凝土水胶比;掺加有利于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混合料(如适当降低粉煤灰,增加矿粉掺量),使用复合型防冻减水剂等技术措施。当选用具有防冻性能复合减水剂时,应控制混凝土单方总碱含量满足有关规定。
(4)混凝土搅拌必须在暖棚内进行,棚内设取暖措施,棚内温度不低于10℃。
混凝土原材料使用时的温度根据热工计算和实际试拌情况确定,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满足相关要求(≥5℃)。主要措施应以加热拌合用水为主,辅以骨料、外加剂保温,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水泥不能直接加热。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坍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应重新调整拌合料的加热温度。
2、热工计算
为便于以下热工计算,暂对拌和水、水泥、砂和骨料的温度进行假定(均为可实现的温度),现以tw=60℃、tc=12℃、ts=12℃、tg=12℃分别表示之,其中水泥、砂和骨料的温度为暖棚内预热温度。混凝土配比采用C30(水泥+粉煤灰:中砂:碎石:外加剂=1:2.11:2.91:0.01)其中水泥和粉煤灰质量为363kg,砂为765kg,碎石1056kg,水和外加剂159.63kg。
2.1混凝土拌和物的理論温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T——拌制时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
W、C、S、G——水、水泥、砂、石的用量(kg);
tw、tc、ts、tg——水、水泥、砂、石的温度(℃);
ps、pg——砂、石的含水率(%);
b、B——比热及溶解热;
当集料温度>0℃时,水的b=4.2,B=0;
当集料温度<0℃时,水的b=2.1,B=335。
2.2混凝土自搅拌机倾出时的温度(出机温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T1——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倾出时的温度(简称出机温度)(℃);
T——混凝土拌和物的理论温度(℃);
Td——搅拌机棚内的温度(℃)取12℃。
2.3混凝土经运输和灌注成型后的温度(入模温度)(℃)
混凝土由出机到灌注过程中的温度损失,因运输工具、倒运次数、运输时间、出机温度和室外温度的变化而异,混凝土经过运输和成型后的温度(入模温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T2——混凝土经过运输和成型后的温度(℃);
t ——混凝土自运输至成型的时间(h);平均取1h
n ——混凝土倒运的次数;取2次
Ts ——室外气温(℃);平均取5℃
a ——温度损失系数(h-1);取0.25
当用混凝土运输车时a=0.25,开敞式自卸车时a=0.20,用封闭式自卸车时a=0.10,用手推车时a=0.50。
当暖棚内水泥和骨料的温度都为12℃,不同温度的拌和水所拌制的混凝土的理论、出机及入模温度见下表:
混凝土施工不同时段温度计算表
水温(℃)
理论温度T(℃)
出机温度T1(℃)
入模温度T2(℃)
备注
10
10.86
10.86
9.02
细则要求: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入模温度不低于5℃,负温时不低于10℃
20
12.53
12.45
10.11
30
14.20
13.85
11.07
40
15.87
15.25
12.03
50
17.54
16.65
12.99
60
19.21
18.06
13.96
综上所述,为保证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室外平均温度为负温时建议拌和用水加热至30~60℃。
3、混凝土生产控制措施
为了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oC,对拌制混凝土的各项材料采取保温或加热措施。
3.1利用设置在拌合楼侧的锅炉对拌合用水进行加热,水温由热工计算控制。采用通蒸汽对水池中水加热时,水池上方用彩钢板进行封闭,降低热量损失速度。
3.2混凝土拌和站:搭建暖棚封闭拌合站、进料斗、传送带、拌合系统。拌合系统下方,安装封闭式上下推拉门并用彩钢夹芯板围护。
3.3水泥、粉煤灰的保温。水泥、粉煤灰在任何情况下不允许直接加热。当热工计算达不到要求时,对水泥、粉煤灰储仓进行包裹。
4、结语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繁多而复杂。原材料选用、储存投料、计量搅拌、配合比设计、人员素质、操作技能、管理水平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生产质量。本文针对性的提出一些生产控制措施,对拌合站冬季生产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化人民共国行业推荐性标准.JTJ/T F50-2011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