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网络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如果说WiFi技术帮助我们实现便捷的局域网接入以及初步的无线体验,那么基于2.5G网络的GPRS以及CDMA则是更为便捷的无线广域网,成为移动办公一族在户外上网的最佳选择。
步入无线上网时代
迅驰笔记本的出现为无线上网提供了极大便利,但要实现真正的户外上网还是需要依靠无线广域技术。从实用角度而言,真正的移动办公笔记本是最为合适的,智能手机与PDA都局限于娱乐应用或是简单的商务交易。事实上,两大移动通讯运营商已经为我们带来了解决方案,GPRS与CDMA 1X都是目前唾手可得的应用。此外,电信推广基于WiFi技术的“天翼通”也在部分大城市取得不错的效果。
WAP的前车之鉴
并非任何技术都能获得巨大的成功,除了自身技术上的优势以外,客观存在的客户群体、成本因素、业界支持度,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然而WAP更像是空中楼阁,在经过短短一年的火爆之后就偃旗息鼓了。联想到WAP的惨败,不少人不禁为新一轮的无线网络大潮捏一把汗。
从技术角度来看,当初的WAP不能让人满意。可怜的带宽几乎将用户的兴致消磨殆尽,而昏暗的手机屏幕也让人丝毫提不起兴趣。相对而言,与电脑以及与移动设备结合更加紧密的WiFi、CDMA、GPRS等技术反倒更具实用价值。从业界支持度来看,如今的CDMA与GPRS都丝毫不成问题,各种相应的配套产品不断涌现,也由此带动了无线上网成本的下降。
CDMA 1X PK GPRS
GPRS的理论网络速度峰值可以达到112Kbps,而CDMA 1X的峰值为152Kbps,两者相差并不是很多。当然,对于无线网络技术而言,单纯的理论值对比没有什么意义,实际的速度测试才有价值。在网络覆盖范围方面,无论是GPRS还是CDMA 1X都令我们十分满意。原本CDMA 1X让人有些不放心,但是从实际测试情况来看,经过近四五年的建设,CDMA网络已经十分完善。不过值得指出的是,这仅仅是在大中城市,在部分边远地区,中国移动的GPRS依然具有一定的优势。至于抗干扰能力,大家则完全可以放心。
从速度表现来看,CDMA 1X是最为出色的,尽管距离理论上的峰值仍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已经完全超越了56K外置Modem,基本达到双通道ISDN的水平。相对而言,GPRS表现欠缺一些,或许是因为中国移动的网络负荷量过大,其速度下降十分明显,只能与56K Modem持平。但是平心而论,如果是以上网浏览资料、股票交易、Email收发等商务应用为主,那么GPRS也基本能够满足日常需求。
不同价位的无线上网卡到底差距大不大
如果你一直关注无线上网卡市场就一定会发现,一年前CDMA 1X无线上网卡的平均价格几乎是GPRS无线上网卡的一倍,如今,CDMA 1X无线上网卡反而成为廉价的代名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在于发射芯片的大幅度降价以及整个行业的竞争的加剧。在选购无线上网卡时,不少消费者担心低价位的产品可能存在连接速度偏慢或者不稳定等问题,但实际上这是杞人忧天。作为电子产品,更高的封装集成度带来更低的成本,这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如今,很多低价位产品正是使用了高集成度芯片来冲击市场,此时整体表现依然非常出色。所不同的是,这类产品往往更加务实,譬如GPRS无线上网卡舍去在国内无法使用的EDGE技术(用于实现247 Kbps接入),这其实并不影响实际使用效果。
无线上网资费揭底
GPRS如何收费
目前GRPS数据服务依照流量来收费,默认为0.03元/KB,但是月租20元与200元可以分别获得1MB与500MB流量,超出部分按照0.01元/KB收取。其实目前各大城市的GPRS资费标准有很大的差异,譬如广东地区就有200元包月不限量以及1200元包年不限量的方式,而且支持免费全国漫游,这应当是省钱的好方法哦。
CDMA 1X如何收费
目前CDMA 1X的收费标准相对较高,资费套餐分为三种。第一种自由套餐,以用户当月实际使用流量按0.02元/KB收取网络使用费;第二种为高级套餐100元/月,收取特服费100元/月,赠送50M流量,超过部分流量以实际使用流量按0.02元/KB收取使用费用;第三种顶极套餐200元/月,同样要收取特服费200元/月,赠送500M流量,超过部分流量以实际使用流量按0.02元/KB收取使用费用。
其实,根据各地移动业务的营业政策,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GPRS或是CDMA 1X包月和包年上网卡,资费差别非常大。这里有两点要提醒大家:首先是巧妙购买支持全国漫游的异地卡有助于节省费用,随后大家也要谨防一些所谓的“内部卡”,因为这类非正规卡随时有被停用的可能。
最便宜的WAP包月加代理
GPRS拨号比起一般的56K Modem拨号要快许多,一般是10秒以内完成连接。连接后显示是115.2Kbps,大家可不要以为GPRS真的有那么快,这不过是端口的连接速度而已,实际速度根据当地网络情况而定,一般与普通56K Modem相差不多。为了加快上网速度,建议大家安装“移动梦网加速器”(www.monternet.com),这款软件采取高度压缩网页中图片的方法来提高效率,而且是由中国移动官方推出,可靠性非常高。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目前中国移动(上海)推出的“动感地带”允许20元WAP包月(部分地区甚至只要10元),但是此时只能访问为数不多的WAP网站。不过通过代理服务器,我们依旧可以突破限制,实现20元的“无线包月上网”。
小心“资费陷阱”
在默认状态下开通GPRS,本来是一个进一步推广移动上网的好办法,消费者一旦需要移动上网而又不想被20元的GPRS月租所约束时,也能登陆GPRS网络进行网络漫游,这本来是一个双赢的好办法。对于动感地带用户在开通GPRS业务后,很多人会在不知情同时不知道资费标准的前提下使用GPRS服务,这其间所造成的资费当然由用户所负担。同时,目前不少SP内容供应商依靠WAPPUSH进行业务推广,用户接收到业务信息后,不慎连接上该网站,所造成的资费流量也由用户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负担。再者,包月用户所享受到的来电接听优惠,也没有能在使用月租的用户上实现,其实不少用户都是冲着来电包月而申请GPRS套餐的。
不过,好在这些GPRS陷阱一般只是影响手机上网用户。当大家使用GPRS无线上网卡并且强制关闭CMNET接入点之后,肯定不会产生任何额外的费用。而对于那些本来就支持CMNET包月包年使用的上网卡来说,就更加让人放心了。此外,如果大家使用的GPRS上网卡是有限包月(包流量),那么一定要记得安装防火墙软件,限制多余的流量,否则会发现用不了多久就提示流量超限了。
相对而言,目前CDMA 1X上网的陷阱少得多,毕竟这项业务主要是面对笔记本用户,而且大多提供包年或是包月方式。惟一要注意的是,部分省内CDMA 1X包月包年卡只能支持省内漫游,一旦到了省外,很可能在没有任何提示下产生漫游费,而不是大家想象中那样的“无法接入”。
手机配合笔记本无线包月上网
使用手机配合笔记本上网是非常经济的方式,而且通过代理服务器也能实现www网站的浏览。首先使用USB数据线连接手机(这样可以长时间供电),确保系统设备管理器中出现Modem图标。随后到http://www.monternet.com/moneditor/zongzhan/mobile/dl/安装并下载“随e行”客户端软件,该软件可以免去很多设置上的不便。安装完成之后,进入设置选项,将接入点设置为cmwap并拨号即可。最后一步便是在IE浏览器中将代理服务器设置为“10.0.0.172:80”,此时就可以轻松上网了。
如何避免产生GPRS流量资费
部分用户在尝试WAP包月服务中不小心使用了CMNET接入点,此时所产生的GPRS资费按照流量来计算,因此费用相当惊人。事实上,大家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其关键便是将手机或是GPRS无线上网卡中所有接入点都改为CMWAP,删除所有的CMNET接入点,这样就再也不用担心了。至于部分地区的移动用户,还可以通过拨打1860来关闭CMNET接入点,而只保留CMWAP接入点,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无线上网卡选购三要素
要素1.接口之选:PCMCIA最为合适
和其他很多外设一样,选购无线上网卡也需要在接口选择方面多加考虑。目前,无线上网卡主要采用PCMCIA、CF以及USB接口,此外也有极少数产品采用SD接口或是Express card接口。
PCMCIA得到几乎所有笔记本电脑的支持,而且其接口带宽基于PCI总线,速度表现自然是最为出色的。不过平心而论,低带宽需求的无线上网卡并不会对接口带宽提出高要求,因此PCMCIA的优势在于实际使用时可以让无线上网卡完全插入笔记本插槽的内部,基本不会有突出的部分,这样无疑更加安全,不会因为一些意外情况而发生碰撞。
CF接口比PCMCIA接口更加小巧,而且通过一款几十元的转接器就能转换成PCMCIA接口,因此这也被誉为是无线上网卡的最佳接口。当然,选择CF接口并不是为了配合笔记本电脑,而是给PDA以及UMPC等设备带来方便。如今,很多PDA都带有CF接口,而且支持数据传输功能,此时结合无线上网卡就能实现很不错的户外移动上网应用。
相对来说,USB接口却并非是理想的选择。以配合笔记本电脑应用为例,USB接口的设备必然无法做到完全插入,此时一旦意外的磕磕碰碰就很容易把无线上网卡弄坏。此外,一般PCMCIA以及CF接口的产品总是更多地为低功耗设计考虑,而USB接口的产品似乎更加偏向于台式机应用,因此往往功耗控制更差一些。当然,选择USB接口的无线上网卡也不是没有好处,灵活兼容于台式机与笔记本电脑,这便是最大的诱惑力。
至于SD接口或是Express card接口的产品,我们建议大家暂时不用考虑。SD接口的无线上网卡要求设备具有SDIO接口,这只有少数PDA支持,而且价格不菲。至于Express card接口,虽说它取代PCMCIA接口的长远趋势勿庸置疑,但是至少目前还显得太过超前。
要素2.天线选择:可伸缩式最理想
天线是大家在选购无线上网卡时容易忽视的细节,但是这却在实际使用中关系到可靠性与稳定性。市场上的无线上网卡天线分为可伸缩式、可分离拆卸式以及固定式。毫无疑问,前者使用起来是最为方便的,在不使用时可以收起来,不仅不影响美观,而且不会在磕磕碰碰时弄坏。可分离拆卸式是避免磕碰损坏的最佳方案,而且万一弄坏也能很方便地买到备用天线。不过,可分离拆卸式天线最大的不便在于难以保管,且很容易丢失。当然,部分无线上网卡在信号较好的情况下即便不使用天线也能正常上网,这就显得比较灵活一些。至于固定式天线,大家一定要看看是软天线还是硬天线。软天线一般便于弯折,不容易损坏。而如果是硬天线,那可就得小心看护了。
要素3.关注传输稳定性与散热表现
对于无线上网卡而言,决定其传输速率和稳定性的关键在于发射芯片。由于目前全球发射模块被几大厂商所垄断,因此不同产品之间的差距实际上并不大。如同手机信号强弱一样,不同的无线上网卡在弱信号处的数据收发能力稍有区别,这与厂商不敢贸然加大发射功率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而言,厂商并不会公开无线上网卡的发射功率,因此大家只能根据产品实际试用情况来选择。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正规品牌产品中,发射功率基本都是相同的,毕竟厂商也需要遵循有关部门的相关标准。然而,一旦是购买一些水货或是工包产品,那可就得小心一些了,毕竟国内的信号并不如国外那样好,过分注重低发射功率的健康保护也会给户外上网带来一些麻烦。
稳定性则是我们另外需要关注的焦点。由于驱动和应用软件方面造成的稳定性因素基本不存在,因为相关驱动的核心内容都是由发射芯片厂商统一提供,而软件开发也不会抬高技术难度和瓶颈。相对来说,发热量才是我们该关心的重点。在狭小的PCMCIA插槽中,无线上网卡如果连续长时间使用,那么其发热量必须足够小,否则就容易导致产品加速老化,甚至频繁掉线。
笔记本如何实现无线上网
使用GPRS无线网卡
对于笔记本而言,采用PCMCIA接口来扩充无线网络是很方便的,目前市场上采用此接口的GPRS无线网卡非常多,价格基本维持在600元左右。GPRS无线网卡很像一部GPRS手机,也具备电话接听能力,并且需要插入中国移动的SIM卡。惟一区别的是,GPRS无线网卡有专用的PCMCIA接口以及驱动程序和拨号软件,整个配置过程十分轻松。在安装完成之后,只要你的SIM卡开通了GPRS服务就可以享受到随时随地无线上网的乐趣了。拨号方法与其他的上网方式差不多,而且具有连接查询功能,可以随时显示流量速率监控信息。
使用CDMA无线网卡
目前直接内置CDMA 1X的笔记本还不多见,而由于CDMA网络在欧美并不普及,因此也很难看到采用PCMCIA或者SD接口的CDMA 1X无线上网卡,大多数产品都采用笔记本专用的PCMCIA接口或者USB接口。
以中兴MC310 CDMA 1X无线网卡为例,卡身和普通的PCMCIA卡没有区别,只是外露出一小块曲线的东西,主要作用是信号接收和发送,指示灯在有信息流量通过时就会闪烁。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MC310只要将驱动安装好即可进行无线上网。更为令人满意的是,MC310可以根据当地网络情况以及手机卡号自动设置用户名、密码、拨号号码等,用户所要做的仅仅是点击一下鼠标,然后就可以方便地在因特网上畅游。
体验电信“天翼通”
对于安装无线网络模块的笔记本用户而言,使用“天翼通”业务无疑是最佳的无线广域介入解决方案。与传统的WAP或者GPRS相比,基于WiFi技术的“天翼通”在速度上具有很大的优势,目前这项服务已经在不少大中城市得到推广。无线用户只需要将ESSID值设定为当地无线接入点提供的指定值,即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轻松实现无线接入互联网、无线宽带浏览、无线Email收发等,还可以实现移动办公,随时随地登录公司局域网与同事研讨或共享某些内容,并且具有实施简便、费用经济、携带方便等特点。
从价格以及速度来看,“天翼通”确实是最佳选择,在网络覆盖范围内,速度完全达到宽带网的需求。然而惟一遗憾的是,目前“天翼通”网络覆盖的范围还不大,仅仅在一些体育场馆、宾馆、机场、咖啡馆等有效。从技术上说,铺设“天翼通”网点的难度并不高,但是在发展初期时,用户数量较少,因此电信并不愿意为此投入巨大的资金。
步入无线上网时代
迅驰笔记本的出现为无线上网提供了极大便利,但要实现真正的户外上网还是需要依靠无线广域技术。从实用角度而言,真正的移动办公笔记本是最为合适的,智能手机与PDA都局限于娱乐应用或是简单的商务交易。事实上,两大移动通讯运营商已经为我们带来了解决方案,GPRS与CDMA 1X都是目前唾手可得的应用。此外,电信推广基于WiFi技术的“天翼通”也在部分大城市取得不错的效果。
WAP的前车之鉴
并非任何技术都能获得巨大的成功,除了自身技术上的优势以外,客观存在的客户群体、成本因素、业界支持度,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然而WAP更像是空中楼阁,在经过短短一年的火爆之后就偃旗息鼓了。联想到WAP的惨败,不少人不禁为新一轮的无线网络大潮捏一把汗。
从技术角度来看,当初的WAP不能让人满意。可怜的带宽几乎将用户的兴致消磨殆尽,而昏暗的手机屏幕也让人丝毫提不起兴趣。相对而言,与电脑以及与移动设备结合更加紧密的WiFi、CDMA、GPRS等技术反倒更具实用价值。从业界支持度来看,如今的CDMA与GPRS都丝毫不成问题,各种相应的配套产品不断涌现,也由此带动了无线上网成本的下降。
CDMA 1X PK GPRS
GPRS的理论网络速度峰值可以达到112Kbps,而CDMA 1X的峰值为152Kbps,两者相差并不是很多。当然,对于无线网络技术而言,单纯的理论值对比没有什么意义,实际的速度测试才有价值。在网络覆盖范围方面,无论是GPRS还是CDMA 1X都令我们十分满意。原本CDMA 1X让人有些不放心,但是从实际测试情况来看,经过近四五年的建设,CDMA网络已经十分完善。不过值得指出的是,这仅仅是在大中城市,在部分边远地区,中国移动的GPRS依然具有一定的优势。至于抗干扰能力,大家则完全可以放心。
从速度表现来看,CDMA 1X是最为出色的,尽管距离理论上的峰值仍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已经完全超越了56K外置Modem,基本达到双通道ISDN的水平。相对而言,GPRS表现欠缺一些,或许是因为中国移动的网络负荷量过大,其速度下降十分明显,只能与56K Modem持平。但是平心而论,如果是以上网浏览资料、股票交易、Email收发等商务应用为主,那么GPRS也基本能够满足日常需求。
不同价位的无线上网卡到底差距大不大
如果你一直关注无线上网卡市场就一定会发现,一年前CDMA 1X无线上网卡的平均价格几乎是GPRS无线上网卡的一倍,如今,CDMA 1X无线上网卡反而成为廉价的代名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在于发射芯片的大幅度降价以及整个行业的竞争的加剧。在选购无线上网卡时,不少消费者担心低价位的产品可能存在连接速度偏慢或者不稳定等问题,但实际上这是杞人忧天。作为电子产品,更高的封装集成度带来更低的成本,这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如今,很多低价位产品正是使用了高集成度芯片来冲击市场,此时整体表现依然非常出色。所不同的是,这类产品往往更加务实,譬如GPRS无线上网卡舍去在国内无法使用的EDGE技术(用于实现247 Kbps接入),这其实并不影响实际使用效果。
无线上网资费揭底
GPRS如何收费
目前GRPS数据服务依照流量来收费,默认为0.03元/KB,但是月租20元与200元可以分别获得1MB与500MB流量,超出部分按照0.01元/KB收取。其实目前各大城市的GPRS资费标准有很大的差异,譬如广东地区就有200元包月不限量以及1200元包年不限量的方式,而且支持免费全国漫游,这应当是省钱的好方法哦。
CDMA 1X如何收费
目前CDMA 1X的收费标准相对较高,资费套餐分为三种。第一种自由套餐,以用户当月实际使用流量按0.02元/KB收取网络使用费;第二种为高级套餐100元/月,收取特服费100元/月,赠送50M流量,超过部分流量以实际使用流量按0.02元/KB收取使用费用;第三种顶极套餐200元/月,同样要收取特服费200元/月,赠送500M流量,超过部分流量以实际使用流量按0.02元/KB收取使用费用。
其实,根据各地移动业务的营业政策,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GPRS或是CDMA 1X包月和包年上网卡,资费差别非常大。这里有两点要提醒大家:首先是巧妙购买支持全国漫游的异地卡有助于节省费用,随后大家也要谨防一些所谓的“内部卡”,因为这类非正规卡随时有被停用的可能。
最便宜的WAP包月加代理
GPRS拨号比起一般的56K Modem拨号要快许多,一般是10秒以内完成连接。连接后显示是115.2Kbps,大家可不要以为GPRS真的有那么快,这不过是端口的连接速度而已,实际速度根据当地网络情况而定,一般与普通56K Modem相差不多。为了加快上网速度,建议大家安装“移动梦网加速器”(www.monternet.com),这款软件采取高度压缩网页中图片的方法来提高效率,而且是由中国移动官方推出,可靠性非常高。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目前中国移动(上海)推出的“动感地带”允许20元WAP包月(部分地区甚至只要10元),但是此时只能访问为数不多的WAP网站。不过通过代理服务器,我们依旧可以突破限制,实现20元的“无线包月上网”。
小心“资费陷阱”
在默认状态下开通GPRS,本来是一个进一步推广移动上网的好办法,消费者一旦需要移动上网而又不想被20元的GPRS月租所约束时,也能登陆GPRS网络进行网络漫游,这本来是一个双赢的好办法。对于动感地带用户在开通GPRS业务后,很多人会在不知情同时不知道资费标准的前提下使用GPRS服务,这其间所造成的资费当然由用户所负担。同时,目前不少SP内容供应商依靠WAPPUSH进行业务推广,用户接收到业务信息后,不慎连接上该网站,所造成的资费流量也由用户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负担。再者,包月用户所享受到的来电接听优惠,也没有能在使用月租的用户上实现,其实不少用户都是冲着来电包月而申请GPRS套餐的。
不过,好在这些GPRS陷阱一般只是影响手机上网用户。当大家使用GPRS无线上网卡并且强制关闭CMNET接入点之后,肯定不会产生任何额外的费用。而对于那些本来就支持CMNET包月包年使用的上网卡来说,就更加让人放心了。此外,如果大家使用的GPRS上网卡是有限包月(包流量),那么一定要记得安装防火墙软件,限制多余的流量,否则会发现用不了多久就提示流量超限了。
相对而言,目前CDMA 1X上网的陷阱少得多,毕竟这项业务主要是面对笔记本用户,而且大多提供包年或是包月方式。惟一要注意的是,部分省内CDMA 1X包月包年卡只能支持省内漫游,一旦到了省外,很可能在没有任何提示下产生漫游费,而不是大家想象中那样的“无法接入”。
手机配合笔记本无线包月上网
使用手机配合笔记本上网是非常经济的方式,而且通过代理服务器也能实现www网站的浏览。首先使用USB数据线连接手机(这样可以长时间供电),确保系统设备管理器中出现Modem图标。随后到http://www.monternet.com/moneditor/zongzhan/mobile/dl/安装并下载“随e行”客户端软件,该软件可以免去很多设置上的不便。安装完成之后,进入设置选项,将接入点设置为cmwap并拨号即可。最后一步便是在IE浏览器中将代理服务器设置为“10.0.0.172:80”,此时就可以轻松上网了。
如何避免产生GPRS流量资费
部分用户在尝试WAP包月服务中不小心使用了CMNET接入点,此时所产生的GPRS资费按照流量来计算,因此费用相当惊人。事实上,大家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其关键便是将手机或是GPRS无线上网卡中所有接入点都改为CMWAP,删除所有的CMNET接入点,这样就再也不用担心了。至于部分地区的移动用户,还可以通过拨打1860来关闭CMNET接入点,而只保留CMWAP接入点,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无线上网卡选购三要素
要素1.接口之选:PCMCIA最为合适
和其他很多外设一样,选购无线上网卡也需要在接口选择方面多加考虑。目前,无线上网卡主要采用PCMCIA、CF以及USB接口,此外也有极少数产品采用SD接口或是Express card接口。
PCMCIA得到几乎所有笔记本电脑的支持,而且其接口带宽基于PCI总线,速度表现自然是最为出色的。不过平心而论,低带宽需求的无线上网卡并不会对接口带宽提出高要求,因此PCMCIA的优势在于实际使用时可以让无线上网卡完全插入笔记本插槽的内部,基本不会有突出的部分,这样无疑更加安全,不会因为一些意外情况而发生碰撞。
CF接口比PCMCIA接口更加小巧,而且通过一款几十元的转接器就能转换成PCMCIA接口,因此这也被誉为是无线上网卡的最佳接口。当然,选择CF接口并不是为了配合笔记本电脑,而是给PDA以及UMPC等设备带来方便。如今,很多PDA都带有CF接口,而且支持数据传输功能,此时结合无线上网卡就能实现很不错的户外移动上网应用。
相对来说,USB接口却并非是理想的选择。以配合笔记本电脑应用为例,USB接口的设备必然无法做到完全插入,此时一旦意外的磕磕碰碰就很容易把无线上网卡弄坏。此外,一般PCMCIA以及CF接口的产品总是更多地为低功耗设计考虑,而USB接口的产品似乎更加偏向于台式机应用,因此往往功耗控制更差一些。当然,选择USB接口的无线上网卡也不是没有好处,灵活兼容于台式机与笔记本电脑,这便是最大的诱惑力。
至于SD接口或是Express card接口的产品,我们建议大家暂时不用考虑。SD接口的无线上网卡要求设备具有SDIO接口,这只有少数PDA支持,而且价格不菲。至于Express card接口,虽说它取代PCMCIA接口的长远趋势勿庸置疑,但是至少目前还显得太过超前。
要素2.天线选择:可伸缩式最理想
天线是大家在选购无线上网卡时容易忽视的细节,但是这却在实际使用中关系到可靠性与稳定性。市场上的无线上网卡天线分为可伸缩式、可分离拆卸式以及固定式。毫无疑问,前者使用起来是最为方便的,在不使用时可以收起来,不仅不影响美观,而且不会在磕磕碰碰时弄坏。可分离拆卸式是避免磕碰损坏的最佳方案,而且万一弄坏也能很方便地买到备用天线。不过,可分离拆卸式天线最大的不便在于难以保管,且很容易丢失。当然,部分无线上网卡在信号较好的情况下即便不使用天线也能正常上网,这就显得比较灵活一些。至于固定式天线,大家一定要看看是软天线还是硬天线。软天线一般便于弯折,不容易损坏。而如果是硬天线,那可就得小心看护了。
要素3.关注传输稳定性与散热表现
对于无线上网卡而言,决定其传输速率和稳定性的关键在于发射芯片。由于目前全球发射模块被几大厂商所垄断,因此不同产品之间的差距实际上并不大。如同手机信号强弱一样,不同的无线上网卡在弱信号处的数据收发能力稍有区别,这与厂商不敢贸然加大发射功率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而言,厂商并不会公开无线上网卡的发射功率,因此大家只能根据产品实际试用情况来选择。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正规品牌产品中,发射功率基本都是相同的,毕竟厂商也需要遵循有关部门的相关标准。然而,一旦是购买一些水货或是工包产品,那可就得小心一些了,毕竟国内的信号并不如国外那样好,过分注重低发射功率的健康保护也会给户外上网带来一些麻烦。
稳定性则是我们另外需要关注的焦点。由于驱动和应用软件方面造成的稳定性因素基本不存在,因为相关驱动的核心内容都是由发射芯片厂商统一提供,而软件开发也不会抬高技术难度和瓶颈。相对来说,发热量才是我们该关心的重点。在狭小的PCMCIA插槽中,无线上网卡如果连续长时间使用,那么其发热量必须足够小,否则就容易导致产品加速老化,甚至频繁掉线。
笔记本如何实现无线上网
使用GPRS无线网卡
对于笔记本而言,采用PCMCIA接口来扩充无线网络是很方便的,目前市场上采用此接口的GPRS无线网卡非常多,价格基本维持在600元左右。GPRS无线网卡很像一部GPRS手机,也具备电话接听能力,并且需要插入中国移动的SIM卡。惟一区别的是,GPRS无线网卡有专用的PCMCIA接口以及驱动程序和拨号软件,整个配置过程十分轻松。在安装完成之后,只要你的SIM卡开通了GPRS服务就可以享受到随时随地无线上网的乐趣了。拨号方法与其他的上网方式差不多,而且具有连接查询功能,可以随时显示流量速率监控信息。
使用CDMA无线网卡
目前直接内置CDMA 1X的笔记本还不多见,而由于CDMA网络在欧美并不普及,因此也很难看到采用PCMCIA或者SD接口的CDMA 1X无线上网卡,大多数产品都采用笔记本专用的PCMCIA接口或者USB接口。
以中兴MC310 CDMA 1X无线网卡为例,卡身和普通的PCMCIA卡没有区别,只是外露出一小块曲线的东西,主要作用是信号接收和发送,指示灯在有信息流量通过时就会闪烁。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MC310只要将驱动安装好即可进行无线上网。更为令人满意的是,MC310可以根据当地网络情况以及手机卡号自动设置用户名、密码、拨号号码等,用户所要做的仅仅是点击一下鼠标,然后就可以方便地在因特网上畅游。
体验电信“天翼通”
对于安装无线网络模块的笔记本用户而言,使用“天翼通”业务无疑是最佳的无线广域介入解决方案。与传统的WAP或者GPRS相比,基于WiFi技术的“天翼通”在速度上具有很大的优势,目前这项服务已经在不少大中城市得到推广。无线用户只需要将ESSID值设定为当地无线接入点提供的指定值,即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轻松实现无线接入互联网、无线宽带浏览、无线Email收发等,还可以实现移动办公,随时随地登录公司局域网与同事研讨或共享某些内容,并且具有实施简便、费用经济、携带方便等特点。
从价格以及速度来看,“天翼通”确实是最佳选择,在网络覆盖范围内,速度完全达到宽带网的需求。然而惟一遗憾的是,目前“天翼通”网络覆盖的范围还不大,仅仅在一些体育场馆、宾馆、机场、咖啡馆等有效。从技术上说,铺设“天翼通”网点的难度并不高,但是在发展初期时,用户数量较少,因此电信并不愿意为此投入巨大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