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作文也能这样教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123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为他们提供写作素材,使单调的作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师生评议、修改作文,使学生在作文课上由“苦学”变为“乐学”。
  【关键词】多媒体 再现 促思 展示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105-01
  语文教育家黄光硕先生曾说过:“学生语文学得怎么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语文能力过不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可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一提起作文,总是教师摇头、学生皱眉、众人叹息,作文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拦路虎”。那么,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使小学习作教学更有效呢?笔者认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教师如果在作文教学中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往往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多媒体再现,加强积累
  艺术大师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但为何他们的写作素材却是那么地贫瘠呢?究其原因,在于平时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是不经意的,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在大脑中只是浮光掠影,根本没留下什么印象。因此,教师有必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对一些材料进行再观察、再认识、再思考,从而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1.玩中生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活动中学生总是兴高采烈,张扬着生命的活力。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可以精心安排一些活动,如排演生活小品、组织学生踏青参观、参加公益劳动等,学生在活动的基础上写作,更容易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加以记录,会让整个作文教学过程情趣盎然。例如:教学“记一次比赛”这篇习作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拔河、吹鸡毛、两人三足、投篮等活动,并用摄像机将学生比赛时的场景摄录下来,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反复播放。然后,教师可让学生在多次观看的基础上,以此为内容自由练说,或说游戏中的喜怒哀乐,或说活动中的经验教训……最后,教师可要求学生用文字把比赛的场面描述出来。可以想象学生的习作一定是生动有趣,精彩纷呈。
  2.读中悟趣
  阅读也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作家赵树理对此感受颇深,他说:“我会写文章与读书有关,书读得多了,各种风格的文章也就都见过了。久而久之,就学会了读别人的文章,写自己的话了”。
  例如:我结合课文内容制作出生动有趣flash課件,然后再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慢慢从直观的多媒体课件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悟阅读的乐趣,从而有一种表达的冲动。我坚持每周在班里开展一次“佳作赏析”活动。教学时利用视频展示台直观出示美文,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揣摩并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构思立意。这样,学生不仅欣赏了美文,还从中学到了写作的方法。阅读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效结合,可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阅读量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习作方法,提高了习作能力。
  二、多媒体促思,激发想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只有生活在童话、音乐、幻想和创造的世界里,他的精神才有价值。”因此,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搭建想象的舞台,让他们的思维尽情飞翔,用稚嫩的笔写出属于他们的独特世界,教师责无旁贷。
  1.走进音乐世界
  人最初是用耳朵来了解这个世界的。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把音乐带进课堂,让各种美妙的声音激发学生的情感,激起他们无限的想象,从而唤醒他们的创作欲望。例如:在一次写雨的作文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模拟出下雨的声音,同时我让学生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一听雨声,轻轻地学一学雨声,并让他们区分雨点落在不同的地方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想象,文思如泉涌,便有了“雨滴答滴答地敲看窗门,邀我做朋友”、“雨娃娃一个个从云床上滑下,亲着大地妈妈的脸,大地妈妈咯咯儿地笑”等文字,这是多么丰富的想象啊!在这里音乐成了学生情感的催化剂。
  2.探索未知世界
  宋代谢枋得指出:“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小心……初学熟文,开广其胸襟,发舒其志气,但见文不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束矣。”这句话告诉我们,写作教学必须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去想,大胆去写。强烈的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美好的憧憬,他们渴望走进未来,走进科幻。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用多媒体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例如:充满魔幻的《哈里·波特》对学生来说是魅力无穷的,教师便可以利用这类科幻作品的播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的思维逾越时空的界限,拥有更多的奇思妙想,从而写出自己创作的科幻作品。
  三、多媒体展示,创新自改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从作文教学的现状看,教师对学生修改作文的训练不够,很多学生缺乏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是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能使学生自能作文,不待师论。”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同时依托多媒体引导学生评改作文。使作文修改不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性工作,而变成师生感情交流的特殊载体。这样,学生就会变“要我修改”为“我要修改”,作文就会越写越好。例如: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我先从学生的习作中选出具有典型性的作品,利用视频展示台直接投影到大屏幕上。然后,师生共同对文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就会弄清每组语句该怎么修改、增补、调换等,这时,我便让学生用学过的修改作文的方法,直接演示修改经过,使修改习作的全过程一目了然。“眼见为实,动手为真”的创新自改,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将现代科技运用于作文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填补学生生活的空白,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习作。相信,这样的作文教学方式会越来越多地走进每一个作文教学的课堂,因为“作文也能这样教!”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易使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同时高职高专学生在校时间较短,学习内容相对有限。本文针对白城医专临床内科教学现状,结合媒体教学、CBS教学,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关键词】高职高专 内科学课程 教学改革 CBS教学 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20-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046-01  什么是“语文味”呢?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王崧舟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
期刊
航空作动装置通过执行飞行控制系统的指令实现舵面的偏转,从而调整飞行器的飞行姿态和轨迹,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飞行器的运行品质。直线作动器作为航空作动装置的核心部件,克服其在机械卡死、机械磨损、可靠性不足等方面的弊端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基于磁力传动技术,对兼具高可靠性、高推力密度的磁力丝杠直线作动器(Magnetic Screw Linear Actuator,MSLA)开展研究。将MSLA与永磁电机集成设计,构建磁力丝杠集成电作动器(Magnetic Screw Integrated Elec
【摘要】在散文教学中摒弃空洞的精神层面的宣讲与毫无意义浮夸的活动,引导学生品读文字本身的过程中感知散文的形式美、结构美与内涵美,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回归到纯语文学习的路线上来。  【关键词】季羡林 幽径悲剧 散文教学 赏析文字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059-02  带着遗憾的教了一轮又一轮,《幽径悲剧》的课堂总不同程度的存在
期刊
【摘要】“国文”无疑指中华民族传统的东西,更主要是传统经典;而“语文”可以是白话文,外来文学等。从目的性来说,国文主要是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语文则相对是一种工具理性的代表。将增强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国文”和“语文”提上同一日程,已是当代教育的必需。中学语文教学可从:正确定义、定位国学教育,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国学教育等方面以实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关键词】国文 语文
期刊
【摘要】认字课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低年级的认字课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对认字课感到枯燥,没有兴趣。本文探索了提升学生对认字课兴趣的几个途径,主要是情景认字、游戏认字、按结构认字、联系生活认字等,提升学生对文字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对认字课的兴趣,提升学生认字能力,提高认字课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认字课 提升兴趣 游戏认字  【中图分类号】G62
期刊
【摘要】初中教材中文言文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学好文言文对促进学生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以及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都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阐述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以趣味为导入点,通过激趣导入、诵读教学、多媒体激趣、竞赛激趣等方法探寻兴趣化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以兴趣促发展。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 学生学习 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期刊
【摘要】存在论关切人的存在,重视体验、感觉等直观感受,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解决语文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难以克服的弊病提供了新方法。本文从存在论视角出发,深度剖析了传统语文教学中难以克服的问题,对回归生活世界的语文教学做出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存在论 认识论 语文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會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学国家一般课题“教师能力标准研究”(课题批准号:BFA09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047-02  “课堂表演”这个词对广大小学教师来说也许是耳熟能详,但在实际的操作中,真正要起到实效,尤其是在小学中高段,却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让小学中高段的课堂表演也像低段一样绽放异彩呢?一次失败的经历给了我启示。  【背景介绍】  这学期我第一次任教四年级。在执教《搭石》这一课前,捧读课文,一幅幅生动的
期刊
【摘要】《红高粱》是一本具有神秘色彩的小说,这本小说具有一定的传奇意味,它以神秘的色彩歌颂了人性旺盛的生命力。因此,《红高粱》可以说是赞美生命的一本书。这本书主要就是通过人物的个性来塑造和赞美生命,赞美生命当中那种蓬勃生机和生命的自由。笔者就自己读莫言《红高粱》的感受做如下分析。  【关键词】《红高粱》 生命力 有感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