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为他们提供写作素材,使单调的作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师生评议、修改作文,使学生在作文课上由“苦学”变为“乐学”。
【关键词】多媒体 再现 促思 展示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105-01
语文教育家黄光硕先生曾说过:“学生语文学得怎么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语文能力过不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可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一提起作文,总是教师摇头、学生皱眉、众人叹息,作文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拦路虎”。那么,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使小学习作教学更有效呢?笔者认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教师如果在作文教学中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往往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多媒体再现,加强积累
艺术大师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但为何他们的写作素材却是那么地贫瘠呢?究其原因,在于平时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是不经意的,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在大脑中只是浮光掠影,根本没留下什么印象。因此,教师有必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对一些材料进行再观察、再认识、再思考,从而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1.玩中生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活动中学生总是兴高采烈,张扬着生命的活力。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可以精心安排一些活动,如排演生活小品、组织学生踏青参观、参加公益劳动等,学生在活动的基础上写作,更容易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加以记录,会让整个作文教学过程情趣盎然。例如:教学“记一次比赛”这篇习作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拔河、吹鸡毛、两人三足、投篮等活动,并用摄像机将学生比赛时的场景摄录下来,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反复播放。然后,教师可让学生在多次观看的基础上,以此为内容自由练说,或说游戏中的喜怒哀乐,或说活动中的经验教训……最后,教师可要求学生用文字把比赛的场面描述出来。可以想象学生的习作一定是生动有趣,精彩纷呈。
2.读中悟趣
阅读也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作家赵树理对此感受颇深,他说:“我会写文章与读书有关,书读得多了,各种风格的文章也就都见过了。久而久之,就学会了读别人的文章,写自己的话了”。
例如:我结合课文内容制作出生动有趣flash課件,然后再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慢慢从直观的多媒体课件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悟阅读的乐趣,从而有一种表达的冲动。我坚持每周在班里开展一次“佳作赏析”活动。教学时利用视频展示台直观出示美文,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揣摩并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构思立意。这样,学生不仅欣赏了美文,还从中学到了写作的方法。阅读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效结合,可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阅读量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习作方法,提高了习作能力。
二、多媒体促思,激发想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只有生活在童话、音乐、幻想和创造的世界里,他的精神才有价值。”因此,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搭建想象的舞台,让他们的思维尽情飞翔,用稚嫩的笔写出属于他们的独特世界,教师责无旁贷。
1.走进音乐世界
人最初是用耳朵来了解这个世界的。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把音乐带进课堂,让各种美妙的声音激发学生的情感,激起他们无限的想象,从而唤醒他们的创作欲望。例如:在一次写雨的作文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模拟出下雨的声音,同时我让学生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一听雨声,轻轻地学一学雨声,并让他们区分雨点落在不同的地方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想象,文思如泉涌,便有了“雨滴答滴答地敲看窗门,邀我做朋友”、“雨娃娃一个个从云床上滑下,亲着大地妈妈的脸,大地妈妈咯咯儿地笑”等文字,这是多么丰富的想象啊!在这里音乐成了学生情感的催化剂。
2.探索未知世界
宋代谢枋得指出:“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小心……初学熟文,开广其胸襟,发舒其志气,但见文不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束矣。”这句话告诉我们,写作教学必须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去想,大胆去写。强烈的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美好的憧憬,他们渴望走进未来,走进科幻。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用多媒体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例如:充满魔幻的《哈里·波特》对学生来说是魅力无穷的,教师便可以利用这类科幻作品的播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的思维逾越时空的界限,拥有更多的奇思妙想,从而写出自己创作的科幻作品。
三、多媒体展示,创新自改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从作文教学的现状看,教师对学生修改作文的训练不够,很多学生缺乏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是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能使学生自能作文,不待师论。”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同时依托多媒体引导学生评改作文。使作文修改不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性工作,而变成师生感情交流的特殊载体。这样,学生就会变“要我修改”为“我要修改”,作文就会越写越好。例如: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我先从学生的习作中选出具有典型性的作品,利用视频展示台直接投影到大屏幕上。然后,师生共同对文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就会弄清每组语句该怎么修改、增补、调换等,这时,我便让学生用学过的修改作文的方法,直接演示修改经过,使修改习作的全过程一目了然。“眼见为实,动手为真”的创新自改,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将现代科技运用于作文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填补学生生活的空白,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习作。相信,这样的作文教学方式会越来越多地走进每一个作文教学的课堂,因为“作文也能这样教!”
【关键词】多媒体 再现 促思 展示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105-01
语文教育家黄光硕先生曾说过:“学生语文学得怎么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语文能力过不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可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一提起作文,总是教师摇头、学生皱眉、众人叹息,作文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拦路虎”。那么,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使小学习作教学更有效呢?笔者认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教师如果在作文教学中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往往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多媒体再现,加强积累
艺术大师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但为何他们的写作素材却是那么地贫瘠呢?究其原因,在于平时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是不经意的,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在大脑中只是浮光掠影,根本没留下什么印象。因此,教师有必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对一些材料进行再观察、再认识、再思考,从而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1.玩中生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活动中学生总是兴高采烈,张扬着生命的活力。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可以精心安排一些活动,如排演生活小品、组织学生踏青参观、参加公益劳动等,学生在活动的基础上写作,更容易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加以记录,会让整个作文教学过程情趣盎然。例如:教学“记一次比赛”这篇习作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拔河、吹鸡毛、两人三足、投篮等活动,并用摄像机将学生比赛时的场景摄录下来,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反复播放。然后,教师可让学生在多次观看的基础上,以此为内容自由练说,或说游戏中的喜怒哀乐,或说活动中的经验教训……最后,教师可要求学生用文字把比赛的场面描述出来。可以想象学生的习作一定是生动有趣,精彩纷呈。
2.读中悟趣
阅读也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作家赵树理对此感受颇深,他说:“我会写文章与读书有关,书读得多了,各种风格的文章也就都见过了。久而久之,就学会了读别人的文章,写自己的话了”。
例如:我结合课文内容制作出生动有趣flash課件,然后再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慢慢从直观的多媒体课件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悟阅读的乐趣,从而有一种表达的冲动。我坚持每周在班里开展一次“佳作赏析”活动。教学时利用视频展示台直观出示美文,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揣摩并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构思立意。这样,学生不仅欣赏了美文,还从中学到了写作的方法。阅读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效结合,可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阅读量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习作方法,提高了习作能力。
二、多媒体促思,激发想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只有生活在童话、音乐、幻想和创造的世界里,他的精神才有价值。”因此,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搭建想象的舞台,让他们的思维尽情飞翔,用稚嫩的笔写出属于他们的独特世界,教师责无旁贷。
1.走进音乐世界
人最初是用耳朵来了解这个世界的。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把音乐带进课堂,让各种美妙的声音激发学生的情感,激起他们无限的想象,从而唤醒他们的创作欲望。例如:在一次写雨的作文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模拟出下雨的声音,同时我让学生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一听雨声,轻轻地学一学雨声,并让他们区分雨点落在不同的地方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想象,文思如泉涌,便有了“雨滴答滴答地敲看窗门,邀我做朋友”、“雨娃娃一个个从云床上滑下,亲着大地妈妈的脸,大地妈妈咯咯儿地笑”等文字,这是多么丰富的想象啊!在这里音乐成了学生情感的催化剂。
2.探索未知世界
宋代谢枋得指出:“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小心……初学熟文,开广其胸襟,发舒其志气,但见文不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束矣。”这句话告诉我们,写作教学必须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去想,大胆去写。强烈的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美好的憧憬,他们渴望走进未来,走进科幻。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用多媒体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例如:充满魔幻的《哈里·波特》对学生来说是魅力无穷的,教师便可以利用这类科幻作品的播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的思维逾越时空的界限,拥有更多的奇思妙想,从而写出自己创作的科幻作品。
三、多媒体展示,创新自改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从作文教学的现状看,教师对学生修改作文的训练不够,很多学生缺乏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是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能使学生自能作文,不待师论。”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同时依托多媒体引导学生评改作文。使作文修改不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性工作,而变成师生感情交流的特殊载体。这样,学生就会变“要我修改”为“我要修改”,作文就会越写越好。例如: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我先从学生的习作中选出具有典型性的作品,利用视频展示台直接投影到大屏幕上。然后,师生共同对文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就会弄清每组语句该怎么修改、增补、调换等,这时,我便让学生用学过的修改作文的方法,直接演示修改经过,使修改习作的全过程一目了然。“眼见为实,动手为真”的创新自改,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将现代科技运用于作文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填补学生生活的空白,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习作。相信,这样的作文教学方式会越来越多地走进每一个作文教学的课堂,因为“作文也能这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