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一门外语学习而言,牢固掌握词汇是其学习基础,但这也是学习难点。如果学生不能够掌握词汇,那么语言学习无疑将极为困难。而在英语学习中,词汇量较大、词汇变化形式繁复,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难度大,学生不能够有效地将英语词汇中的特点进行归纳,产生阻碍学习的壁垒。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词汇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分层讨论和探究,并进一步提出策略。
我国小学一般在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这个年纪的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掌握问题上显露出了这个年纪应有的稚嫩,并且玩耍欲望强烈,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缺乏必要的自控能力和自主能力。同时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启蒙教师而言,小学教师一般都缺少适宜地、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授知识时一般都是单方面教授,而忽略了英语作为语言而本身所具有的交流工具属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于英语词汇的学习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自然不高,并由此导致学习效率低下。面对这样的教学背景,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教学艺术,结合新课改教学理念,优化、完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方式,提高词汇教学质量,推动小学英语教学发展。
1. 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
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对于其作用主要是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框架建立的指导作用,这中间知识的传授一般为初级传授,即传授的是机械记忆知识,而学习框架指导则指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建立,这意味着教师并不能完全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每一个学习阶段,学困生由此产生。因此,对于小学英语课堂而言,应当使教师明确课堂主体,将学生作为主要对象,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积极性,并给予学习指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状态,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效率。
2. 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素材
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在教授英语词汇时是以传统的课本作为主要的教授媒介,再辅之以各式样的听力教学设备,通过课本和语音来使学生了解词汇内容及含义,这样的教授方式极为直观,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较小。但缺点也极为明显:教学方式单一、内容陈述枯燥、重复性记忆使学生反感等,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感,从而降低学习的参与度。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这种现象的出现概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式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放映设备、PPT演示文稿、Flash动画等教学工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进行教学,还可以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如通过猜谜语来导入新课,这样才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与课堂的英语学习有参与感,进而提升课堂参与度。例如:Lead the lesson in by a puzzle:It looks like thousands of thousands of threads, but when it falls into the river, it disappears.(Key:Rain)这个谜底:“雨”可以是文章中的重要情景,通过这个情景将学生带入进学习状态,而“rain”这个单词的有关短语也该是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教师也应该从多渠道提取有用的教学素材,并将其带入进课堂中,为学生建立一种完备的英语学习环境。
3. 重点教学并进行定期集体化复习
小学生受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的先天限制,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的时间较短,且主要集中在上课后的十至二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段内,作为教师必须意识到这一问题,抓住这有限的时间敦促学生进行高效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上抓住教学重点内容,具体到词汇教学上,就是词汇的典型义。例如“like”的典型义就是喜欢、喜爱,而等到学生消化吸收这一典型义后,可以将“like”的词义进行扩充,即:“像”。
不仅如此,由于英语词汇的掌握必然需要反复的背诵记忆,所以需要学生长期、定期的进行复习,而教师可以定期举行“词汇讨论大赛”,以比赛的形式提高英语词汇学习的趣味性,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枯燥反感,以促进学生对这一活动的参与度,并通过这种类型的活动,在学生内心建立起英语词汇学习必须要反复记忆的学习框架,如此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效率,并避免学生出现无法掌握重点知识的现象。
4. 营造英语词汇学习环境
对于英语词汇的学习目的,本质上是将英语作为一种对外交流工具的,但现实情况是,学生知道词汇的意义、发音但是却无法在日常中正常使用英语交流,这是由于学生缺乏该有的学习环境,将英语学习“程序化”,无法将知识有效转化为语言。因此,英语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在班级建立“英语角”,并使其有效、稳定的运转起来,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英语诗文朗读大赛”、“英文话剧比赛”等多种课外活动,以使学生可以自由地运用英语词汇来进行日常的交流和沟通活动,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学生英语词汇的掌握和巩固,还将促进学生的英语口语的交流实践活动开展,提高学生实际的英语口语运用能力,这种措施无疑是行之有效的。
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对英语词汇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并为学生构建和营造英语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英语单词词汇量,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小学学生的英语学习素质。
参考文献
[1] 黄华瑛, 鲍宗武.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问题的应对策略[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9(01).
[2] 胡宇明. 小學英语词汇教学技巧[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版, 2005(03).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八小学; 山东省淄博市文昌湖旅游度假区萌山小学)
我国小学一般在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这个年纪的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掌握问题上显露出了这个年纪应有的稚嫩,并且玩耍欲望强烈,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缺乏必要的自控能力和自主能力。同时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启蒙教师而言,小学教师一般都缺少适宜地、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授知识时一般都是单方面教授,而忽略了英语作为语言而本身所具有的交流工具属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于英语词汇的学习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自然不高,并由此导致学习效率低下。面对这样的教学背景,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教学艺术,结合新课改教学理念,优化、完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方式,提高词汇教学质量,推动小学英语教学发展。
1. 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
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对于其作用主要是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框架建立的指导作用,这中间知识的传授一般为初级传授,即传授的是机械记忆知识,而学习框架指导则指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建立,这意味着教师并不能完全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每一个学习阶段,学困生由此产生。因此,对于小学英语课堂而言,应当使教师明确课堂主体,将学生作为主要对象,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积极性,并给予学习指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状态,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效率。
2. 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素材
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在教授英语词汇时是以传统的课本作为主要的教授媒介,再辅之以各式样的听力教学设备,通过课本和语音来使学生了解词汇内容及含义,这样的教授方式极为直观,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较小。但缺点也极为明显:教学方式单一、内容陈述枯燥、重复性记忆使学生反感等,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感,从而降低学习的参与度。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这种现象的出现概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式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放映设备、PPT演示文稿、Flash动画等教学工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进行教学,还可以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如通过猜谜语来导入新课,这样才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与课堂的英语学习有参与感,进而提升课堂参与度。例如:Lead the lesson in by a puzzle:It looks like thousands of thousands of threads, but when it falls into the river, it disappears.(Key:Rain)这个谜底:“雨”可以是文章中的重要情景,通过这个情景将学生带入进学习状态,而“rain”这个单词的有关短语也该是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教师也应该从多渠道提取有用的教学素材,并将其带入进课堂中,为学生建立一种完备的英语学习环境。
3. 重点教学并进行定期集体化复习
小学生受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的先天限制,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的时间较短,且主要集中在上课后的十至二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段内,作为教师必须意识到这一问题,抓住这有限的时间敦促学生进行高效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上抓住教学重点内容,具体到词汇教学上,就是词汇的典型义。例如“like”的典型义就是喜欢、喜爱,而等到学生消化吸收这一典型义后,可以将“like”的词义进行扩充,即:“像”。
不仅如此,由于英语词汇的掌握必然需要反复的背诵记忆,所以需要学生长期、定期的进行复习,而教师可以定期举行“词汇讨论大赛”,以比赛的形式提高英语词汇学习的趣味性,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枯燥反感,以促进学生对这一活动的参与度,并通过这种类型的活动,在学生内心建立起英语词汇学习必须要反复记忆的学习框架,如此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效率,并避免学生出现无法掌握重点知识的现象。
4. 营造英语词汇学习环境
对于英语词汇的学习目的,本质上是将英语作为一种对外交流工具的,但现实情况是,学生知道词汇的意义、发音但是却无法在日常中正常使用英语交流,这是由于学生缺乏该有的学习环境,将英语学习“程序化”,无法将知识有效转化为语言。因此,英语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在班级建立“英语角”,并使其有效、稳定的运转起来,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英语诗文朗读大赛”、“英文话剧比赛”等多种课外活动,以使学生可以自由地运用英语词汇来进行日常的交流和沟通活动,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学生英语词汇的掌握和巩固,还将促进学生的英语口语的交流实践活动开展,提高学生实际的英语口语运用能力,这种措施无疑是行之有效的。
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对英语词汇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并为学生构建和营造英语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英语单词词汇量,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小学学生的英语学习素质。
参考文献
[1] 黄华瑛, 鲍宗武.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问题的应对策略[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9(01).
[2] 胡宇明. 小學英语词汇教学技巧[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版, 2005(03).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八小学; 山东省淄博市文昌湖旅游度假区萌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