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居正评传》
作者:雅瑟 博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定价:38.00元
内容简介:梁启超说,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位臣子,那就是张居正,这足以说明张居正在整个古代历史中的重要影响。雅瑟、博志编著的《张居正评传——从神童少年到救世宰相》一改普通传记类作品的同质化风格,抛弃了对资料的陈列堆积的古板模式,也没有作过多的“戏化”,以细腻的文笔和现代人的视角,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增加了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您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张居正形象。读张居正,就是读他的为人技巧和处世智慧。
【书摘】
别让激情睡着,找机会露一手
进入翰林院的张居正,虽然位居闲职,但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政治理想。当时,世宗在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后,就开始醉心于享乐,一心沉迷于道教,张居正对此非常担心。无论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了自己,张居正都感到很有必要让皇帝和严嵩看到自己的才华。所以,他决定上疏,提出自己的改革主张。
经过几年的冷眼观察,他对朝廷的政治腐败和边防废弛有了直观的认识。于是,在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张居正写了一篇著名的《论时政疏》。这篇文章把当时国家政治危机的几个方面分析得头头是道,体现出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官员敏锐的政治眼光和突出的政治天赋。
张居正列举了当时政治危机最迫切的五大问题,分别是宗师问题、人才问题、官僚问题、军备问题与财务问题。针对这日益激化的矛盾,张居正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抑制宗藩;整肃吏治;整修边备;填补财用;上下沟通。
这篇文章虽然没有引起皇帝和严嵩的重视,却受到另外一个重要人物的欣赏,这个人就是徐阶。他因此着力要把张居正培养成自己的政治接班人。
张居正适时地展现出自己过人的才华和能力,得到机遇的垂青。所以说,我们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才能,是金子就要努力发光!
对一个管理者而言,他们更多考虑的是企业发展的问题,不会专门来挖掘自己员工的能力。从另一方面讲,企业有没有发觉你是个人才,这对企业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因为企业完全可以从企业外找到相似的或更好的人才。
但是,作为个人而言,无法展示自己的能力,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职业发展。所以说,我们不能等待别人来发现我们,而要主动抓住别人的眼球,要学会抓住机会,推销自己。
小雪毕业后,在一家电子公司的公关部工作,两年来虽然一直很努力,尽管论学历、论工作态度、论能力和口碑都不错,但始终得不到老板的赏识。因为性格的原因,在工作中她只知道老老实实做事,甘当人人背后称道的无名英雄。
一次,因为种种原因公司要进行裁员,小雪所在的公关部原定只有七人,注定有一人迟早被裁。而且因为部门经理位置一直空缺,致使内部斗争日益升级。小雪依然只问付出不问收获,始终默默无闻。
一个月后,小雪忽然接到人事部提前下达的辞退通知。两年多的努力不仅没有得到承认与尊重,现在反而被公司裁员了,这让小雪很不甘心。
当所有人都以为事情已成定局的时候,事情却出现了惊人的转机。有一天,一个和公司即将签约的大客户提出要到公司来看看后再签约。一旦和这个大客户签下长期供货合同,至少半年内全公司员工衣食无忧。这个客户是一家大型合资企业,同来参观的人中有几个是日本人,并且还是这次签约的决策人物,这是公司没有想到的。见面时,因双方语言沟通困难,场面有些尴尬。小雪不失时机地用熟练的日语同日本客人交谈起来,给老总救了场。小雪陪同客人参观,相谈甚欢。她凭借自己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丰富的谈判技巧和对业务的深入了解,终于顺利地帮公司签下了大单。
小雪随机应变的表现能力,以及熟练的日语会话能力,让老总对她大加赞赏。一个月后,小雪不仅没有被辞退,还暂时代任公关部经理。
所以说,要抓住表现的机会,仅仅有才华还不行,还需要把才华显示出来,让上司和同事都知道。抓住时机,就是在关键时候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和长处,醒目地亮出自己,为自己的成功加分。
要知道,不论你做了怎样优秀的工作,不会表达,无法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那就几乎等于白做。要想在现代企业获得成功,就要抓住机会展现自己。在领导或同事面前要善于表现自己的优点,有了研究成果或技术创新之后要通过演讲、展示、交流、论文等方式和同事或同行分享,只有善于展示自己的人才能在工作中获得真正的机会,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别把失势的对手逼到死角
古今中外,凡能成大事者,都具有一种优秀品质,那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他们一般胸怀开阔,为人做事豁达而不拘小节,凡事都能从大处着眼,而不会目光短浅斤斤计较。而张居正正是这样一位心胸宽广的人,在打败高拱后,他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给他留了一条活路。
在接到高拱罢相的圣旨后,张居正立即向皇帝上疏请求收回成命,虽然遭到万历小皇帝的拒绝,但我们不能忽视张居正为挽留高拱所做出的努力。
当别人都还在为政变而惊恐,对高拱避而远之时,张居正想到要为高拱请求“弛驿行”,好让他的回乡之路能够体面一些、舒服一些。
当高拱拒绝张居正的好意,狼狈上路时,张居正不忍看到他这样艰辛,于是请求皇帝答应让他从驿道走,减轻了不少痛苦。
后来,冯保利用“王大臣之案”想要置高拱于死地的时候,张居正又一次站出来救了他一命。
在得知高拱回乡后生活过得很凄凉,张居正不禁动情落泪,立即派人送去价值千金的玉带、银两和日用品。在高拱去世后,张居正更是积极为他请求给予恤典。要知道,恤典是朝廷给去世官员以追封、树碑、立坊、建祠的示哀典礼,非有功之臣,很难得到这种待遇。张居正不为名、不为利,只是为满足高拱临终的一个心愿。
张居正这种“得饶人处且饶人”的精神,在那个混乱残酷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用宽大的胸怀去宽恕自己的敌人,与“痛打落水狗”式的赶尽杀绝相比,这更是一种智慧。把对方逼进死地往往会使之“置之死地而后生”,其所迸发出来的反弹之力可能十分难缠,倒不如放他一马。给对手留有余地,也是给自己留后路,要知道饶人之后必有后福。
真正有“心计”的人是有度量的人,以宽容之心对待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在一家著名的合资公司,行政部和财政部的两名部门经理都是硕士,年龄和经历相仿。两个人能力出色,非常有才华,都是公司重点培养的管理人才。行政部经理为人和善,善于走群众路线。在日常工作中,对下属分寸得当,恩威并施。在业务上严格要求,从不放松。当下属偶尔犯了错误,他也是为他们着想,主动承担责任。每次出差回来,他总是不忘带点小礼物,送给下属。当下属遇到什么困难了,他也总是尽己所能地给予帮助。因此,他很得人心,不仅下属工作更加努力,而且对他也是非常尊重。
而财务部经理工作能力也很不凡,但在对下属的管理中,却严厉有余,温情不足,有时候甚至很不通情达理,缺少人情味。有一次,一位下属的父亲得了急病。当这个员工把自己的父亲送到医院,急急忙忙赶到公司时,还是迟到了几分钟。虽然这个下属向经理解释了原因,而且他平时工作勤恳,兢兢业业,从不误事,但财务部经理还是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处以相当数量的罚款。这件事弄得员工怨声载道,这位经理也大失人心。
后来,在一次公司内部的人事调整中,由于行政部经理不但工作业绩颇佳,而且口碑甚好,更符合一个高层领导的素质要求,被顺利提拔为副总经理。而那位財务部经理虽说工作能力也不错,但他过于严厉的管理方式,在领导看来不利于笼络人心,不利于留住人才,只好决定让他继续留在原来的位置上。
所以,作为管理者,不仅要给老板面子,更要给员工面子。不要总是抓着下属的小辫子不放。
摘自《张居正评传》
作者:雅瑟 博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定价:38.00元
内容简介:梁启超说,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位臣子,那就是张居正,这足以说明张居正在整个古代历史中的重要影响。雅瑟、博志编著的《张居正评传——从神童少年到救世宰相》一改普通传记类作品的同质化风格,抛弃了对资料的陈列堆积的古板模式,也没有作过多的“戏化”,以细腻的文笔和现代人的视角,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增加了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您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张居正形象。读张居正,就是读他的为人技巧和处世智慧。
【书摘】
别让激情睡着,找机会露一手
进入翰林院的张居正,虽然位居闲职,但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政治理想。当时,世宗在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后,就开始醉心于享乐,一心沉迷于道教,张居正对此非常担心。无论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了自己,张居正都感到很有必要让皇帝和严嵩看到自己的才华。所以,他决定上疏,提出自己的改革主张。
经过几年的冷眼观察,他对朝廷的政治腐败和边防废弛有了直观的认识。于是,在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张居正写了一篇著名的《论时政疏》。这篇文章把当时国家政治危机的几个方面分析得头头是道,体现出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官员敏锐的政治眼光和突出的政治天赋。
张居正列举了当时政治危机最迫切的五大问题,分别是宗师问题、人才问题、官僚问题、军备问题与财务问题。针对这日益激化的矛盾,张居正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抑制宗藩;整肃吏治;整修边备;填补财用;上下沟通。
这篇文章虽然没有引起皇帝和严嵩的重视,却受到另外一个重要人物的欣赏,这个人就是徐阶。他因此着力要把张居正培养成自己的政治接班人。
张居正适时地展现出自己过人的才华和能力,得到机遇的垂青。所以说,我们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才能,是金子就要努力发光!
对一个管理者而言,他们更多考虑的是企业发展的问题,不会专门来挖掘自己员工的能力。从另一方面讲,企业有没有发觉你是个人才,这对企业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因为企业完全可以从企业外找到相似的或更好的人才。
但是,作为个人而言,无法展示自己的能力,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职业发展。所以说,我们不能等待别人来发现我们,而要主动抓住别人的眼球,要学会抓住机会,推销自己。
小雪毕业后,在一家电子公司的公关部工作,两年来虽然一直很努力,尽管论学历、论工作态度、论能力和口碑都不错,但始终得不到老板的赏识。因为性格的原因,在工作中她只知道老老实实做事,甘当人人背后称道的无名英雄。
一次,因为种种原因公司要进行裁员,小雪所在的公关部原定只有七人,注定有一人迟早被裁。而且因为部门经理位置一直空缺,致使内部斗争日益升级。小雪依然只问付出不问收获,始终默默无闻。
一个月后,小雪忽然接到人事部提前下达的辞退通知。两年多的努力不仅没有得到承认与尊重,现在反而被公司裁员了,这让小雪很不甘心。
当所有人都以为事情已成定局的时候,事情却出现了惊人的转机。有一天,一个和公司即将签约的大客户提出要到公司来看看后再签约。一旦和这个大客户签下长期供货合同,至少半年内全公司员工衣食无忧。这个客户是一家大型合资企业,同来参观的人中有几个是日本人,并且还是这次签约的决策人物,这是公司没有想到的。见面时,因双方语言沟通困难,场面有些尴尬。小雪不失时机地用熟练的日语同日本客人交谈起来,给老总救了场。小雪陪同客人参观,相谈甚欢。她凭借自己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丰富的谈判技巧和对业务的深入了解,终于顺利地帮公司签下了大单。
小雪随机应变的表现能力,以及熟练的日语会话能力,让老总对她大加赞赏。一个月后,小雪不仅没有被辞退,还暂时代任公关部经理。
所以说,要抓住表现的机会,仅仅有才华还不行,还需要把才华显示出来,让上司和同事都知道。抓住时机,就是在关键时候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和长处,醒目地亮出自己,为自己的成功加分。
要知道,不论你做了怎样优秀的工作,不会表达,无法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那就几乎等于白做。要想在现代企业获得成功,就要抓住机会展现自己。在领导或同事面前要善于表现自己的优点,有了研究成果或技术创新之后要通过演讲、展示、交流、论文等方式和同事或同行分享,只有善于展示自己的人才能在工作中获得真正的机会,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别把失势的对手逼到死角
古今中外,凡能成大事者,都具有一种优秀品质,那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他们一般胸怀开阔,为人做事豁达而不拘小节,凡事都能从大处着眼,而不会目光短浅斤斤计较。而张居正正是这样一位心胸宽广的人,在打败高拱后,他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给他留了一条活路。
在接到高拱罢相的圣旨后,张居正立即向皇帝上疏请求收回成命,虽然遭到万历小皇帝的拒绝,但我们不能忽视张居正为挽留高拱所做出的努力。
当别人都还在为政变而惊恐,对高拱避而远之时,张居正想到要为高拱请求“弛驿行”,好让他的回乡之路能够体面一些、舒服一些。
当高拱拒绝张居正的好意,狼狈上路时,张居正不忍看到他这样艰辛,于是请求皇帝答应让他从驿道走,减轻了不少痛苦。
后来,冯保利用“王大臣之案”想要置高拱于死地的时候,张居正又一次站出来救了他一命。
在得知高拱回乡后生活过得很凄凉,张居正不禁动情落泪,立即派人送去价值千金的玉带、银两和日用品。在高拱去世后,张居正更是积极为他请求给予恤典。要知道,恤典是朝廷给去世官员以追封、树碑、立坊、建祠的示哀典礼,非有功之臣,很难得到这种待遇。张居正不为名、不为利,只是为满足高拱临终的一个心愿。
张居正这种“得饶人处且饶人”的精神,在那个混乱残酷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用宽大的胸怀去宽恕自己的敌人,与“痛打落水狗”式的赶尽杀绝相比,这更是一种智慧。把对方逼进死地往往会使之“置之死地而后生”,其所迸发出来的反弹之力可能十分难缠,倒不如放他一马。给对手留有余地,也是给自己留后路,要知道饶人之后必有后福。
真正有“心计”的人是有度量的人,以宽容之心对待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在一家著名的合资公司,行政部和财政部的两名部门经理都是硕士,年龄和经历相仿。两个人能力出色,非常有才华,都是公司重点培养的管理人才。行政部经理为人和善,善于走群众路线。在日常工作中,对下属分寸得当,恩威并施。在业务上严格要求,从不放松。当下属偶尔犯了错误,他也是为他们着想,主动承担责任。每次出差回来,他总是不忘带点小礼物,送给下属。当下属遇到什么困难了,他也总是尽己所能地给予帮助。因此,他很得人心,不仅下属工作更加努力,而且对他也是非常尊重。
而财务部经理工作能力也很不凡,但在对下属的管理中,却严厉有余,温情不足,有时候甚至很不通情达理,缺少人情味。有一次,一位下属的父亲得了急病。当这个员工把自己的父亲送到医院,急急忙忙赶到公司时,还是迟到了几分钟。虽然这个下属向经理解释了原因,而且他平时工作勤恳,兢兢业业,从不误事,但财务部经理还是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处以相当数量的罚款。这件事弄得员工怨声载道,这位经理也大失人心。
后来,在一次公司内部的人事调整中,由于行政部经理不但工作业绩颇佳,而且口碑甚好,更符合一个高层领导的素质要求,被顺利提拔为副总经理。而那位財务部经理虽说工作能力也不错,但他过于严厉的管理方式,在领导看来不利于笼络人心,不利于留住人才,只好决定让他继续留在原来的位置上。
所以,作为管理者,不仅要给老板面子,更要给员工面子。不要总是抓着下属的小辫子不放。
摘自《张居正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