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做到读写结合?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感到困惑与迷茫,因为它是一个面大、实践性强而又千头万绪的论题,而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借鉴前辈老师们在这方面的探索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方法作冷静的思考,希望能够和各位老师交流、探讨和提升。
(一)要挖掘读与写的结合点,要根据课文的表达特点、学生的实际、单元主题和课后“研讨与练习”来确定读写结合的方法。“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一篇篇课文是读写结合的载体,是学习、积累语言文字的例子,也是学习表达的例子:学习作者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经验,学习作者如何遣词造句、连句成段、构段成篇等。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学生可以从中领悟到许多表达的方法,如课文的结构与题目,从整体到局部的写景方法,使用一系列动词准确描述活动过程,强调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些都可作为读写的结合点。课文的表达特点不同,读写结合点自然有别。
不仅如此,在设计读写结合时,我们还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以及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来设计读写结合点。例如,七年级学生刚进入中学,处于简单叙述阶段,主要学习记叙生活经历和表达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他们作文水平的实际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教师在设计时必须注意这一点。
(二)以单元为单位,整体安排,来确定读写结合的方法。每个单元的教材在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体现出一定的整体性,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整体考虑单元教学的重点,特别是与读同步的写。
以七下第一单元为例,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让学生仿写第二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拟人、比喻,仿照雪地捕鸟的情形写动作描写片断;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就让学生写自己与爸爸的故事;学习《伤仲永》就让学生仿写叙议结合;另外,这个单元的文章,以“成长”为话题,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都给学生以有益的启迪。该单元的整体写作设计还应该围绕“成长”的话题,结合课文内容,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的成长体验与思考,学习叙事讲故事与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方法。这样就会避免写作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不系统性,避免课堂读写与单元作文训练脱节,使得写的效果大大提高。
(三)注重对文章内容的拓展理解、生活化解读和对作者思想、人格的深入认识、评析的写作,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感悟能力来确定读写结合的方法。大量的事实证明,任何一个人的写作都离不开他阅读的经验。学生的写作更离不开阅读,甚至于有的学生的写作完全依赖于阅读的经验,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读是写的重要源泉之一。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贴近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并引导学生将文本生活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此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
例如,学习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的《丑小鸭》,引导学生认识丑小鸭的奋斗成长历程,感悟生命的意义,是本文阅读教学的重点,那么引导学生回归自己的生活,书写自己成长中奋斗的经历、失败与成功的滋味,或者让学生结合生活阐释文中精彩的语句,如“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对人生的指导意义,都可以达到增进对文章理解、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的作用,与单元的重点密切结合。
总之,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中的难点,也是最自然最实惠的语言实践方式,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唯有从教材入手,挖掘读写的亮点、妙点,我们才能最终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
(一)要挖掘读与写的结合点,要根据课文的表达特点、学生的实际、单元主题和课后“研讨与练习”来确定读写结合的方法。“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一篇篇课文是读写结合的载体,是学习、积累语言文字的例子,也是学习表达的例子:学习作者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经验,学习作者如何遣词造句、连句成段、构段成篇等。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学生可以从中领悟到许多表达的方法,如课文的结构与题目,从整体到局部的写景方法,使用一系列动词准确描述活动过程,强调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些都可作为读写的结合点。课文的表达特点不同,读写结合点自然有别。
不仅如此,在设计读写结合时,我们还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以及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来设计读写结合点。例如,七年级学生刚进入中学,处于简单叙述阶段,主要学习记叙生活经历和表达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他们作文水平的实际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教师在设计时必须注意这一点。
(二)以单元为单位,整体安排,来确定读写结合的方法。每个单元的教材在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体现出一定的整体性,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整体考虑单元教学的重点,特别是与读同步的写。
以七下第一单元为例,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让学生仿写第二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拟人、比喻,仿照雪地捕鸟的情形写动作描写片断;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就让学生写自己与爸爸的故事;学习《伤仲永》就让学生仿写叙议结合;另外,这个单元的文章,以“成长”为话题,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都给学生以有益的启迪。该单元的整体写作设计还应该围绕“成长”的话题,结合课文内容,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的成长体验与思考,学习叙事讲故事与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方法。这样就会避免写作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不系统性,避免课堂读写与单元作文训练脱节,使得写的效果大大提高。
(三)注重对文章内容的拓展理解、生活化解读和对作者思想、人格的深入认识、评析的写作,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感悟能力来确定读写结合的方法。大量的事实证明,任何一个人的写作都离不开他阅读的经验。学生的写作更离不开阅读,甚至于有的学生的写作完全依赖于阅读的经验,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读是写的重要源泉之一。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贴近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并引导学生将文本生活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此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
例如,学习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的《丑小鸭》,引导学生认识丑小鸭的奋斗成长历程,感悟生命的意义,是本文阅读教学的重点,那么引导学生回归自己的生活,书写自己成长中奋斗的经历、失败与成功的滋味,或者让学生结合生活阐释文中精彩的语句,如“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对人生的指导意义,都可以达到增进对文章理解、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的作用,与单元的重点密切结合。
总之,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中的难点,也是最自然最实惠的语言实践方式,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唯有从教材入手,挖掘读写的亮点、妙点,我们才能最终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