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力量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548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重温纪录片,喜欢反复咀嚼里面的一些文字:
  时间是食物的挚友,也是食物的死敌。……时至今日,这些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食物,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饮食,并且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
  ——《舌尖上的中国》
  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我跟你说,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已经把自己也融到里头。
  ——《我在故宫修文物》
  作为一名教育者,内心常常沉静与震撼并存——
  在现实的浮沉中,功利、世俗、无奈……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头纠结,杏花烟雨吹散了曾经的美好,留下一地狼藉。在这喧嚣的当下,这些纪录片之所以成为震撼之作,是因为习惯了随波逐流的我们,已经越来越缺少专注力和坚持力了。
  其实,时间何尝不是教育的挚友和死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从来就没有捷径可走。我们工作的对象是孩子,我們希望用每一天的躬耕劳作,让孩子们收获和成长,让孩子们懂得生命,我们更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圆融丰满的生命和顶天立地的中国人。而我们要面对的残酷就在于教育没有回程票。因此,时间是慷慨的,也是吝啬的。我们付出着,我们也收获着。今天的懵懂顽童,几年、十几年后,可能是一个阳光睿智的少年,也有可能是……这一切都取决于在他们成长的这段时间里,我们采用的教育方式。可是,我们也看到,有的人在无意识间把孩子的生命弄得七零八碎。好的教育,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好的教育和时光结合,慢慢发酵,一定是最为醇美的味道。
  教育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教育更大的作用在于能够改变一座城市乃至一个民族的文化风貌和精神气质,这就更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绝不是朝令夕改、盲目跃进可以实现的。教育无小事,但是教育又是由点点滴滴的小事和时间的碎片组成的。让我们怀着对时间的敬畏之心,用博大的胸襟,践行日行一善的小事,真的是为别人,也是为自己。
  平静专注地去做一件事,对于很多人来说太难了。但是,只有让心静下来,坚持做好自己,甚至“一生只为一事来”,才能让这一生不白过。对人生是如此,对教育更是如此。信仰时间,是一种内在的高贵,并不是委屈自己,而是更笃实,更坚定。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时时警醒自己:多思考,多体味,想要成为行家里手,就得耐得住寂寞,才能良行致远。
  在静好的岁月里,我信仰真诚,信仰坚持,信仰播种,信仰时光;在时间的坚守里,我种下希望,润以心血,期待生命,守候未来。
  走过时间,最初,我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我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现在,我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梭罗说: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相信时间的力量,遵道而行,会心不远,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其他文献
一、读好课文  师:同学们知道今天讲的  是哪一课吗?我先把人物的名字写出来。(板书:严监生)  (生齐读)  生:严监生。  师:知道这篇课文的名字  了吗?  生:《临死前的严监生》。  师:大家齐读课题。(课件出示)  生:《临死前的严监生》。  师:这篇课文选自中国古典小说《儒林外史》,它是两百多年前的作家吴敬梓的作品,所以很多用语与我们现在的用语不同。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书,结合注释,来把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嘻、龇”等6个生字,会写“淙、龇”等10个生字,掌握“淙淙、龇牙咧嘴”等词语。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歌声”里所包含的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歌声”里所包含的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永远的歌声》。通过上节课
鲁迅与他的文章,大多数人多少是会觉得有一丝生分的。这份“生”来自鲁迅的文字,如果单从语言外部形式上浮光掠影,作为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主将的鲁迅,文字文白夹杂,加上本身所带有的绍兴本土地域特点的语言,使得今天课堂上的儿童读起他的文章来,会有些距离与生疏;从内容思想上仔细揣摩,除了少数回忆性的文字,比如关于少年闰土,关于三味书屋、百草园等,绝大部分散文、小说、杂文总是与当时的时局有密切联系,往往都寄寓着
一、谈话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的父母是怎么爱你们的?  生:他们每天接送我上学,  每天做好吃的给我吃。  生:他们会带我去旅游。  生:他们会教育我做个好孩子。  ……  师:每一位父母表达爱的方式都不相同。毫无疑问,他们都是爱你们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板书课题)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课题。发现了吗?这个课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今天陈老师要带大家学一首诗歌。这首诗你们已经预习过了,对吧?  生:对。  师:谁来读一下题目?举手的人太棒了。  生:木瓜。  师:木瓜,整个题目有几个字啊?看到了吗?  生:诗经·卫风·木瓜。  师:你的普通话真标准,比我好,读得好。你再读一下。  生:诗经·卫风·木瓜。  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诗经——预备,起。  生:诗经·卫风·木瓜。  师:平时
为了改变熟悉的教学内容、熟悉的教学视角、熟悉的教学套路、费时多而收效微的阅读教学,我提出并努力践行着“陌生化”阅读教学。这一阅读教学的新思维、新视域、新样态、新方法,受到了生来就好奇、求变的小学生的欢迎,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厘清“陌生化”的相关理论,明确“陌生化教学”的概念及其原则与特性,我进行了相关文献研究,并结合阅读教学实际和个人教学主张做如下阐释。  一、什么是“陌生化”  1.先哲与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知识产权局、科技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知识产权工作管理机构、科技司,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以来,高校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大幅提升。但是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相比,我国高校专利还存在“重数量轻质量”“
何谓儿童文学阅读推荐书目?从教师的角度看,就是指教师依据课标的指导思想,根据本校的特点按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适合儿童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的图书目录。  从学生的角度看,儿童文学阅读推荐书目就是学生阅读课外书的一份导学书单。其带有隐性的指导性,可以给学生打开一个广阔的阅读空间。  然而,审视当前课外阅读实施情况,我们发现很多学校在制订推荐书目时存在随意选择、缺少版本意识、忽略学生主体等弊端。古语有言:“
【教学目标】  1. 学习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能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 尝试用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和调动“五感”把事情写具体。  3. 乐于将自己的习作与他人分享,互相提建议,再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前准备】  学生:认真阅读《小木船》《爬天都峰》,完成预学单。  教师: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写作任务  1.每天
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  师:这学期,我们课间、课外的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了,大家玩得越来越开心了,是吧?不少同学在大家玩的时候还拍下了快乐的瞬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日子我们都玩些什么游戏。  (师播放学生活动照片)  【评析:朱老师是有心人,不但引领学生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还让学生把活动的精彩瞬间留了下来。当学生看到这些多彩的照片,一定会勾起美好的回忆,必然会激发表达的欲望。】  师:我们